夜里仿生人开着那台被改装过的狰狞卡车一路向港口开去。
这里距离港口有四个小时的路程,大约天亮就可以将小玉在互联网上购买的建材拉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明宇就被卡车的轰鸣声吵醒。
那辆被改装过的大卡车像是推土机一般在原始森林里横冲直撞,一排排环抱粗的巨树在车头锯齿的收割下齐齐倒下,随后被机械臂修剪掉枝丫放置到卡车中间车厢被打成极为细小的木屑,混合着其他的建筑材料一起运输到车尾,一个横排的机器将混合物一起扑在了地上。
使用等离子体作为燃料的机器在刚刚浇筑的混合物上不断喷吐出高温火焰,原本还很柔软的混合物快速凝结,变成了一条平坦的柏油马路。
卡车从港口一路开到李明宇昨晚搭建的帐篷旁边,一条连着港口的四车道马路就这样铺成了。
如果放在以前,这样长度的马路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耗费无数的财力和物力才能修建完成,但是因为有了烯烃-3型高分子材料,这个时间和成本会被大大的缩短。
沿途连绵不绝的巨树本身就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卡车车厢的机械可以将巨木从分子层面打碎,形成一种粘稠的有机晶体溶液,在充分混合少量的烯烃-3型高分子材料后,这种有机晶体融合会快速纤维化,变成一种像是高浓度的蜘蛛网结构的液体。
将这种液体铺在地表上,液体会快速与泥土反应并粘合在地表上,通过高温蒸发液体内的水分,这种有机晶体溶液会变得比水泥更加坚硬牢固,这种有机晶体溶液用来做建筑材料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了马路就可以向基地内运输物资了,小玉很快就联系上了临近国家的大型原材料供应商。
建筑光是靠树肯定是不行了,主体的工程还是必须要使用金属质地的原材料。
三万亩的土地并不大,李明宇打算先修个临时的生产基地。
首先是工具的生产线,目前一穷二白的,可以说什么趁手的工具都没有,要想在重头修建出一个生产基地肯定是不现实的。
原材料供应商的速度很快,毕竟小玉采用的是美元结算,而且还先给了一半的定金,大约到中午的时候一辆辆卡车就远远不断的从新修的马路上开了过来。
“嗯?这里怎么修了一条这么宽的马路?上周我去送货都还没有呢?”运送货物的司机有不少是附近的居民,对凭空出现的马路诧异不已。
小玉订购的东西可谓是五花八门,金属矿石、钢材水泥、稀有气体、新型建材几乎是无所不包,仿生人指挥着送货的卡车在一处处空地上将货物分门别类的对方完善。
那辆被改装的卡车也是一刻都没闲着,从这块平坦的土地中心按着圆周不断开动,将周围的树木全部都砍得干干净净,很快大片大片的土地就被平整了出来。
工业级3D打印机经过一晚上的自我复制,已经打印出了相当客观的数量,分出一部分打印机继续自我复制,另外一部分则开始进行组装,以便打印更为庞大的生产设备。
在灌注了充足的原材料之后,一个三十几米高二十几米宽,由三十多台打印机组装起来的庞然大物缓缓启动,超过十米长的机械臂从各个方向按照既定的打印方案开始喷涂各种不同的材料。
这是李明宇准备打印的第一个重型机械设备:分子熔炉。
目前市面上的建筑材料太脆弱了,要想修建大型的建筑无一例外都是通过钢筋搭建结构,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却有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
在小玉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李明宇能够选择更加高效安全并且快捷的方式去修建自己的基地。
工业级3D打印机的速度很快,分子熔炉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并不需要太过于精细化的打印,在几十条机械臂的快速喷涂下,仅仅过了四五个小时就完成了打印。
十几米高的分子熔炉建成后,仿生人很快拉着之前平整土地砍伐的木材过来,将所有的木材全部都投放到了分子熔炉之内。
这些木材全部会被溶解成为有机晶体溶液,作为基地建材的一部分。
烯烃-3型以及烯烃-3型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线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很快就被打印机打印了出来,没办法,市场上目前兜售的这种新型材料实在太劣质了,尤其是几内亚湾这种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兜售的新材料几乎都是不合格的残次品,李明宇可不敢用这些材料来建自己的基地。
但这里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这里生产的原油品质上乘,进口的各种矿石也是价格便宜,几千美元就可以买好几大卡车的铁矿石。
李明宇看着忙碌的仿生人,调出了他昨晚挑选的城市规划设计图。
淡蓝色的三维投影悬浮在李明宇面前,一个复杂庞大的城市虚影若隐若现,设计当然是小玉设计的,李明宇只是提供了些许的想法。
目前的三万亩只是整个城市的西南角,这片土地的东边和北边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因为本身就处在刚果盆地的中心,地势相较而言还算平坦。
整个城市采用拼接组合的方式,按照功能模块的不同进行布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只要生产出了相应功能模块的生产线,那么就可以进行快速的组装。
这些城市模块都采用小玉设计的规格进行建设,以确保拼接过程各个模块的一致性。
首先是地基部分以及地下管网部分。
分子熔炉生产出的有机晶体溶液被投入到工业级3D打印机中,一个个10000*10000的地基很快就被打印了出来,这些地基模块在打印的时候已经规划好了内置的管网,因为一体成型的缘故更加坚固不易磨损。
每块地基的四周都被安置了特殊的装置,一旦铺放在空地上之后,这些装置会不断向下钻探,在钻探到一定深度之后伸展出固定锚,防止因为地形的沉降使地基移位。
以往的建筑都是通过深挖地基的方式规避地形沉降,而这种方式不仅简便高效,而且因为材料硬度的提升,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方式更加牢靠。
三万亩的土地很快就被平铺上了一排排10000*10000的地基,生产基地也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但是这距离城市的模样还很远。
工业级3D打印机打印出很多的建筑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安装了浅层训练的人工智能,不过干些搬运的工作已经足够了。
临近夜晚的时候,一组工业级3D打印机打印的几千个高分子墙终于完工了,长达一千四百多米,厚三米的高分子墙平铺在地上,看着像是一条长长的宽阔跑道。
机器人将一面高分子墙固定在最中心的地基上,随即在固定的底部用类似千斤顶的装置将高分子墙立了起来。
一面泛着银灰色光泽的墙伫立在这片空地上,因为天色已经暗沉下来,远远看过来倒是不怎么显眼。
随着一面面墙不断的被机器人伫立起来,一栋高一千四百多米的大厦就这样建成了。
不过这栋大厦还只有一个外壳,里面都还是空的。
高分子墙采用的是卯榫结构组装起来的,在铆接的位置都使用了特殊型号材料,按照小玉的计算,这种大厦即便不保养也有七八百年的使用寿命,安全性比传统混凝土浇筑的高楼大厦还要好。
机器人将其他各种型号的高分子墙一点一点的搬进了大厦内,开始搭建大厦的内部结构,按照三米的层高进行分层,这栋大厦足足有四百五十层。
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连续安装,整栋大厦的内置框架基本完成了,只差在里面安装上家具和装饰,从外面看大厦和其他用混凝土浇筑的大厦几乎没有区别。
如果硬要说区别的话,那只能说这栋新修的大厦看起来更高端气派,毕竟一千四百多米的高度摆在那里,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柄利剑一样直入云霄,如果天气晴朗,方圆几百公里都可以看到它银灰色的模样。
这栋大厦虽然外观和传统的大厦类似,但是内部的设计却和传统的大厦天差地别。
首先是高分子墙的内部,整个大厦的内部墙体都是智能化设计,也就是说大厦的任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智能终端与人进行交互,整个大楼被内置的人工智能管控,可以智能化调节大厦任意房间的颜色、温度、湿度和光照,给在内的居民最为舒适的居住体验。
第一栋大厦建成后,第二栋大厦随后也被组装了起来,这栋大楼紧挨着第一栋大厦,但是高度只有九百多米,在李明宇挑选的城市规划图中,楼层的高度从中心向四周递减,整个城市西南部的建设呈现一个中高周低的倒锥型,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面积,同时也为以后留下改建的空间。
工业级3D打印机一刻不停高效率的打印着,高分子墙体像是流水线上生产的螺丝钉一样源源不断的被打印出来,机器人将打印出来的高分子墙体快速组装成固定建筑,几乎是一个晚上就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城镇。
当天夜里,李明宇没有住在昨晚搭建的铁皮帐篷里,而是搬到了第一栋大厦的最顶层。
这里已经被布置的很完善了,沙发桌椅一应俱全,都是打印机整体打印出来的,虽然一个晚上要布置整栋大楼还有些困难,但是只布置顶层还是没有啥问题的。
李明宇躺在洁白柔然的大床上,周围的墙体被设置成为了完全透明,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览无余,躺在这里仿佛置身云端。
整个大厦的温控系统为李明宇一个人而运行,四百五十层的顶楼内没有丝毫的凉意,房间内一直保持着22度的适宜温度。
这就是未来科技加持下的效率!
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拔地而起。
作为始作俑者的李明宇看着脚下蚂蚁大小忙忙碌碌的建筑机器人将一栋栋楼房组装完毕,心中感慨不已。
“这时候要是能有杯红酒就好了。”李明宇摇了摇头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