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对船员的家属而言,此时一别,再有相见之日,那就真得是靠天了!
不过对于古代人来说,不要说出海远航这种事情了,就是普通的出远门,也都是有可能生死离别的。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一份书信报平安,真得是非常珍贵!但是,平头百姓是没有投递书信的方式。
就如今来说,大明朝的通讯,最普通的是驿站,根据消息等级的不同分不同的加急。最急的消息传递,还是信号塔传讯方式。
不过所有这些传讯方式,都只是为朝廷服务。当官的可以夹份私信什么的,普通老百姓就不用想了。
码头上,看着送别的一幕,张一凡忽然就想到了这个事情。
以前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其实是不会出远门的。一辈子就生活在出生的地方,或者方圆百里之内而已。也就是商人这种,才会出远门。
但是,随着将来的蒸汽火车普及,水泥官道越修越多,普通百姓的活动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对于书信投递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
那么,是不是考虑发行邮票的方式,来保证官府建立一套服务于普通百姓需求的通讯?随着全国义务教育的推广,书信需求肯定会更多!
好像原本的历史上,第一枚邮票就是最先开始工业化的英国发行的。这事儿,肯定也得改改了!
这么想着,他决定回去之后和自己媳妇说说,让朱镜静来牵头实施这个事情。等回头同城通信,指不定还是她们女人写得更勤快,用得更多!
至于他自己,还在被朱元璋叫着参加各种会,然后又要在国子监上课,实在有点忙不过来。
这种生活,虽然是种田了,但是感觉好像有点忙碌,就像天天在“双抢”一样的种田。真得是和那個老丈人混一起,不自觉地就会成这个样子!
不过,这个大明朝在按照张一凡的设计方向走,这让他也很欣慰。每每想到如今的大明朝,从制度上就开始和原本历史上不一样,他倒也是挺开心的。
洪武十五年八月中旬,张一凡陪着朱元璋再次到了兵仗局这里。不过这次不是为了蒸汽机而来,而是为了流水线生产板甲。
这个板甲的生产,乃是用炒钢炉出的中碳钢先热轧成薄钢板,并于红热时使用重型冲压机冲压制造,最后再经过回火、淬火、退火等一连串热处理程序,完成基本的板甲打造。
主要还是张一凡给朱元璋讲解,有了蒸汽机的帮助,这一套流程所需动力不依赖水力,在朱元璋眼里,就有一种机器美!
要是当年打仗的时候,自个要有这么一套东西生产板甲的话,那甚至都不用苟!
这不,朱元璋看着拿在手中的板甲,就一直在点头称赞。
甲是兵之胆!有甲防护,士兵就会变得悍勇。就手中这种板甲,刀砍不坏,枪扎不进,更不用说用箭射了。有这甲在身,敌我士气那绝对是此长彼消的!
当然,最关键的,还不是这,就听朱元璋赞道:“一凡啊,真得没想到,这么一套板甲的花费,比我想象中至少要便宜一半以上,难得啊!”
张一凡一听便笑了,这就是技术的进步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本身就是降成本的。而且因为有了蒸汽机,不依赖水力等地形,这热处理炉使用的,还能是炼铁炉炉尾热废气,又能节省燃料成本。这种方式打造出来的板甲,价格绝对比起以前用手锻打出来的,便宜地不是一点两点的事情!
不过这套板甲,其实只包括了头盔和胸甲,以及铁裙,并不是全身甲。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这是为在北方集结的骑兵部队横扫大漠准备的。
此时,就见朱元璋手中拿着一套板甲,有些感慨地说道:“今年怕是来不及了,我也等得起,就拖到明年春暖花开,各军都能分到上千副板甲,再对草原全力一击,争取能一举荡平蒙元残余!”
听到这话,张一凡想了下,便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我其实也考虑了下这个草原之战。”
“哦?”朱元璋一听,有些好奇,便随手把手中板甲递给侍卫,然后看向张一凡问道:“有什么想法,你说来听听?”
草原之战,在他看来,就没有什么计谋可以用了,真得是要凭草原上的实力,也就是骑兵的力量才行。
为此,他一直在囤积北方的骑兵部队,从辽东到秦地,都是在整顿骑兵备战。
看到朱元璋看向自己,张一凡便讲出了他的想法道:“儿臣觉得,要想在草原上也能长治久安,也需要实施类似内地的粮田归公分配法才好!”
草原上的粮田归公分配法?
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朱元璋不由得非常感兴趣,当即要求道:“详细说说!”
张一凡所搞得粮田归公分配法,已经证明是一个非常得民心的措施,特别是在西南战事这边。原本以为,西南战事会是一场非常持久的战事,甚至需要囤积重兵镇守西南。毕竟那边的百姓都是土蛮,不开化,和中原的习俗多有不同。
总之,历朝历代对于西南这边,一直也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可谁知,在西南那边实施了粮田归公分配法之后,一开始效果不明显,似乎以前怎么样,如今也怎么样。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地方上传来的消息,那是大变样了。
西南的百姓,对朝廷空前拥戴起来,甚至有不少躲藏起来的土司头人之类的,都是当地人主动抓了送到官府的。派去巡查的御史,也都是对当地的民风非常赞赏,说朝廷在那边做事,非常地受当地百姓拥护。
也是这个原因,当初从北方征调的二十万大军,朱元璋才放心下旨,让傅有德领军一半人马,离开西南前往北方备战了。
不得不说,西南战事和治理的顺利,真得要归功于粮田归公分配法。
此时,草原上实施类似的政策,朱元璋当然是一听就感兴趣了。
于是,就听张一凡对朱元璋说道:“草原部族的社会架构,其实也是很落后的。简单来说,就是草原部族中的族长、贵族,特别是铁木真的后代,掌握了最多的生产资源,也就是他们的牧群。普通的牧民,都是为他们放牧,为他们卖命……”
一听这话,朱元璋立刻便明白了草原上的粮田归公分配法,便立刻微笑着向张一凡确认道:“你的意思是,朝廷许诺,每个牧民都有自己的牧群,是这意思么?”
张一凡听了,顺口送上一个马屁道:“父皇英明神武,儿臣就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听了,摇摇头说道:“这么做虽然确实能赢得草原牧民的人心,但是,一代之后呢,草原上弱肉强食,最终又会形成新的部族、头人等等,然后如果出现铁木真那样的人,被他联合起了各部族,那便又是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张一凡一听,当即笑了下说道:“父皇考虑地深远,因此,还需要加上一些别的政策才好。”
一听这话,朱元璋便笑了,他就知道,女婿后面的话,才会是重点,便点点头,示意女婿接着说。
于是,张一凡便讲他的思路道:“为了防止草原部族再强大起来,就要控制他们,不但是军事,还可以从经济手段上。比如说,随着蒸汽机的使用,纺织业肯定也会突飞猛进,对于羊毛的需求会非常大。因此,朝廷可以在草原上设点收购羊毛,让牧民可以通过出售羊毛来过日子。什么部族过得好不好,都取决于朝廷对他们的羊毛收购价!”
“同样的道理,对于牛马羊的收购,也是可以一样操作的。回头在草原上筑城当贸易中心,以火车连到中原,这样就能确保朝廷有足够的实力影响草原。等到未来新学再发达,只靠畜牧业的草原部族,让他们拿刀枪来干架都不会干了,有的,只会是能歌善舞!”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一直对朝廷实施经济政策。不过这个经济政策,不是去控制,而是封锁。
这种封锁,是有成效,但是也有反复。比如说也先时代的草原,还有俺答汗时代的草原,都是比较强盛,兵锋都直达北京城下过,甚至还俘虏了个大明皇帝。
不过也是这种封锁,让蒙古部族最终穷得到明末时候,箭头都没有铁做的,而是石头磨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最终辽东的女真能横扫草原,就有大明朝封锁之功。
不过张一凡看来,封锁是下策,堵不如疏,用经济大棒引导草原部族,时刻掌握草原部族的动向,掌握他们的经济,对草原部族分而治之,才是上策。
此时,听到他的回答,朱元璋的表情严肃,认真思索着,最终点点头说道:“你这套计策,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在铁路修到草原上才好。要不然,朝廷对草原掌握不够及时,依旧是会出问题的。”
他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并不会张一凡说什么就是什么。如今只是一开口,就指出了解决草原最关键的点,那就是朝廷对草原的掌控程度。
通过铁路,如果能让草原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那么其他政策的实施才会有意义。
只听朱元璋继续说道:“草原上筑城,用于管辖治理草原,驻守军队,收购牛马羊和羊毛等等,也必须要选好地方才可以。这个,回头要仔细考虑考虑才好!”
草原上筑城也不是新鲜事,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也都有能在力量能延伸到的地方筑城。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中原王朝虚弱时候,要么主动放弃,要么被迫放弃等等。原因就是驻军草原太耗钱粮,最后驻守不起。
但是如今,有铁路延伸的话,不管是往草原上运送物资补给,还是把草原特产运送到中原,都会变得轻松起来。驻军的后勤问题,经济问题,都会不成问题。
朱元璋沿着张一凡的思路,讲了重点之后,似乎是理顺了整个思路,就露出了笑容,对张一凡说道:“你的这个想法,可以抵十万大军啊,哈哈!”
不管言语还是神态,都能看到他的开心。
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蒙元残余。甚至为了防止蒙元重新崛起而攻打大明朝,他把他的儿子全都封去了边塞,并且给了他们军权,让他们保卫大明的北疆,直面草原威胁。
不但如此,他后续分封的儿子,还组建了第二道对草原的防线,就是沿着黄河一路封。由此可见,他对蒙元的防备和对蒙元将来强大的担心。
可是,如今在张一凡的帮助下,朱元璋有空前的信心,在他还当皇帝的时候就彻底打败逃到草原上的蒙元残余。然后又有了长远的政策,来预防草原部族的重新强大。
试想一下,朱元璋最大的心病将去,如何会不开心,不高兴?
张一凡听了他的夸奖,倒是谦虚道:“儿臣其实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还得父皇为国操心,真不值一提!”.M
看到他这么谦虚,朱元璋心中不由得非常感慨,这个女婿,真得是太值了!
要是自己的儿子,都像女婿这样,那就……
一想到这,朱元璋心中想起一个事情,脸上开心的表情顿时就没有了。
张一凡看到他犹如川剧变脸一样,突然之间脸色就变得难看,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不由得一愣,便连忙问道:“父皇,咋了?儿臣什么地方说错话,还是做错事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连忙摇头说道:“不是,你很好,一凡啊,我为我有你这个女婿而骄傲。也为老四有出息而开心。至于其他的,老五也还可以,伱让他去学医道的,他确实一直在努力,我看着也是欣慰。但是……”
一听他这话,张一凡便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老丈人会变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