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的这座城门应该是西门,因为县城不是坐落在这条大路的一边,而是在路尽头。
这座县城应该是一道防线,想要继续往东走必须穿过这座县城才行,两边并没有可以绕过去的路。
而之前丑丑说的那条河就在县城的南面,也就是右边。
北面是一座高山,这座山还没到县城的时候就有了,连绵起伏的,占地面积很广,算是两道天然的屏障。
丑丑对倾妍道:“想要往南去渡河的话,必须要过了这座县城之后才有渡口,过了县城再往东走五六里地,那里应该是这条河最窄的地方,有一座横跨南北的石桥。
这条河过了县城以后,水流就缓了下来,可能这也是这座县城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吧。”
倾妍挑挑眉,这么说来的话,他们之前所在的地方都算是关外了吧,当然,也有可能这里是第一道防线,要不然不应该是县城,应该是什么什么关才对。
把马车赶向前,排在进县城的队伍后面。
刚刚路过县城附近的村子,路上就开始有人走动了,跟之前在西丰镇那边的样子差不多,都是一些推着车挑着担子挎着篮子的人。
有可能是去外面的村子里头买东西了,或者是外出办事回来的,这个时间点已经下午快四点了,进城里面做买卖的不太可能,那些人一般都是一大早就来排队进城的。
出城的那边基本上没人,城里人没事不会这个点出来,外边进去的这会儿出来又有点儿早,估计再晚一些出城的人就多了。
进城的队伍排了两排,前面的城门一宽一窄,宽的是走牲口车的,窄的是走行人的。
她刚过来只能排在最后,跟她并排着走在左前方一点的,是一个中年男子,那人挑着两个筐,一个筐里面挑着一些萝卜白菜,另一个筐里的挑着个孩子。
倾妍觉得挺好玩儿的,盯着看了好一会儿,想到妈妈对她说,她妈小时候也被姥爷这么挑过,那会儿姥爷还把自行车一边放一个筐,把她放在里头。
的那时候的二八大杠很能载重,两边都是挂着两个方筐,一边装东西,一边可以把孩子放在里头。
倾妍跟着一起回老家的时候见过,但她没有坐过,她出生以后出门基本都是坐汽车,家里的自行车基本上都是爷爷骑着去自家不远处的市场用的。
当然不是去买菜的,他们家附近的那个市场是她姥爷和爸爸一起建的,爷爷是过去盯着的,虽然请了管理人员,老爷子和老太太不放心,闲着没事儿就跑那里去看着。
爸妈觉得老爷子老太太年纪大了,有点事做挺好,也就不管他们,不过也提前说好了,不让他们太累了,不然那就得不偿失了。
话题扯远了,回到现在。
倾妍看着坐在筐里头吸自己大拇指的小女孩儿,虽不说白白胖胖的,但看着挺精神的,大眼睛滴溜溜转,可爱的很。
说明这家人对孩子挺好,还不重男轻女。
她可是知道,这古代尤其是宋朝以后,重男轻女越来越严重,之前还好一点,女的能自由上街,甚至是打马游街。
只是越往后,对女子的束缚越多,把她们的天性都压制了。
那小丫头应该也是察觉到了倾妍的视线,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了过来。
倾妍友善的对她笑了笑,小姑娘眨了眨眼,也回了一个漏出满口小米牙的笑容。
倾妍感觉自己心情立马就更好了,果然,微笑是最好的沟通语言。
小姑娘好奇的盯着她和马车看,她对马倒是没有什么关注,应该是在县城里头经常见到,对马车棚子倒是更好奇。
估计是因为这边没有这么做棚子的吧,至少她之前给驴车改造棚子的时候,那一路上看到的要么有钱人家专门定制的木质车厢,要么直接就是敞篷的,根本就没有棚子。
当时赶着那驴车,可是吸引了好多人好奇的盯着看,也不知道自己在这县城里面逛一圈,会不会引领一种新风尚。
那些家里有牲口车,又不想定制车厢的人,估计会学着做这种可以拆卸的临时车棚子吧。
因为人不多,很快就轮到她了,正巧挑着小姑娘的男子也在接受检查。
那边行人别看排的多,因为手上东西少,检查的反而更快些。
守城的士兵并没有询问倾妍的户籍,也没有问路引什么的,这让她松了口气。
虽然有之前那个户籍证明,可也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改朝换代,那个还能不能用。
而且这边距离那边千里迢迢的,也容易引起别人怀疑。
士兵只是询问了一下她进城做什么,是路过还是走亲访友,还是做买卖。
倾妍没说来走亲戚的,怕对方细问亲戚名讳什么的,直接就说路过,要去秦州府城。
那士兵没再问别的,只是例行公事的检查了一下她车厢里面有没有问题,收了两文钱就放行了。
倾妍刚刚一心二用的看着行人那边,看到之前的那些步行进城的人空着手的就不收进城钱,若是推着车或挑着担子的,上面有东西就收一文钱。
像之前那个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