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搞定荀攸,都以为有荀攸前例,能很快就招募到足够的博士,教导学员知识的。
可是现实很快就无情地扇了吕布一巴掌。
“建公。来军校当个博士,不要你干其他的,就是要你教授四书五经。”
才四十三岁的司马防拱手说:“将军,老朽年纪大了,治理京兆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实在无力再再兼顾其他事了。还请将军见谅。”
司马防拿自己岁数来说事,吕布就算明知道对方是推辞也不好多说什么。
他只好继续去找其他人。
毛玠、杜畿个个找过,但是没有一个人同意。
碰了一鼻子灰的吕布郁闷地找上贾诩。
“文和,为什么他们个个不同意,都将在军校当经书博士是洪水猛兽?”
贾诩给吕布倒了一杯水酒。
“将军,他们不是不想,是怕?”
吕布想到了一些事,他不敢确定地问道:“怕什么?他们到底害怕什么。难道当经书博士还能害他们的命不成。”
贾诩摇摇头说:“将军,公达先生其实是不想当经书博士的,只是他不好拒绝。他要是拒绝的话,就会损害你的威严。为了能维持将军你的威严,他明知道这会对自己名声造成影响,也要硬着头皮答应你的要求。”
吕布听到贾诩说荀攸不想担任军校经书博士,只是想要维持自己的威名这才同意的。
他不是傻瓜,很快就想到了原因。
“你的意思是我成立军校错了。”
贾诩很满意吕布的反应。
他苦笑了一下说:“将军,你是将军。公达、建公他们都惧怕将军开办军校,一心尚武,最后穷兵黩武。”
吕布想反驳的,可是这根本无法解释。
毕竟自己是真的想布武天下,征讨四方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自己也不是像汉武帝、秦始皇那样为了打仗,掏空了国库。
自己更希望是能像成吉思汗,或者是后世的英国那般以战养战,征战天下的。
不过这种掠夺他人的做法实在不好公然说出口。
有些事只能做,但是不能堂皇说出口的。
吕布想了一下,说:“那我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打消这个顾虑。”
贾诩说出了自己的计策。“将军,你要大家知道你并不是穷兵黩武的人。我大致了解过将军设想的军校。前期都是要启蒙,学习四书五经。关中子弟尚武,相信有不少子弟都想要参军。既然这样将军何不效仿太学,先建立一间书院,先启蒙、教四书五经。这样既能打消大家的顾虑,又能树立将军崇尚文治的形象。而且也能帮将军你培养贤才!”
吕布回答说:“我一开始也是想过建立书院的,只是想等到造纸术改善后,再顺势建立的。不过文和你说的对。那就先。”
贾诩很满意吕布的态度。
主公犯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所谓的尊严、脸面这些虚无的东西,一错再错。
“恭喜将军,书院建成,就会有无数英才供将军驱使。”
吕布宣布不建军校,要先效仿太学,建书院的消息一公布,立马得到了手下文官的大力支持。
个个一改之前的拖拉,个个积极主动。
西汉时期的破败的太学很快就修建好,充当新的书院。
光是大讲堂就长十丈,宽三丈。
要不是吕布及时赶到,那个自称老头的司马防就要自己当山长,还他娘的不要脸要亲笔提名书院的名字了。
对于司马防这老贼的行为,吕布当然是不会惯着他了。
就在一众人的惊愕中,吕布提笔写下长安书院四个大字。
笔劲苍劲,笔锋似刀,十分有气势,刚劲有力。
让司马防、荀攸这些人都十分惊叹。
想不到吕布身为武将,书法竟然有如此造诣。
看到荀攸他们惊讶的眼神,吕布心里暗笑。
惊叹吧!
没见过这样的书法吧!
后世的练毛笔的,谁没有临摹过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的书法。
荀攸称赞说:“想不到将军不单武艺高强,书法更是一绝。比蔡邕的飞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司马防也是和蔡邕有过交集,见过蔡邕的书法。
他点头说:“蔡中郎笔法虽有力,但不及将军有筋骨。”
吕布笑着继续提笔写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贾诩看到吕布写的这类似辞赋中的骈体文,不由地叫好说。
“将军写的这骈偶十分有深意。这是要勉励那些太学生不单要学问,还要心怀天下。”
荀攸、司马防、毛玠他们看到吕布露的这一手书法和文采,也是在心里嘀咕。
这主公平时说话直来直去,好似没多少文采。
原来是藏着捏着。
现在才露出来。
主公到底还藏着多少本事,是我们的不知道的?
这心机,这城府实在是高。
书院很快就成立,并且招收学员。
清晨,铜钟声铛铛响起。
但是不行,或者是坐着牛车来的学员只有寥寥几个。
当中有几个都是成廉、魏越他们几个武将次子、庶子。
吕布当然也明白学员家长的担忧。
汉代文具虽然已有缣帛、纸、笔,但是使用并不普遍。
在书写出版相当困难的年代,大师们的经说讲解是很难写在简牍竹卷上的。
多是师师相传。
想要学习知识就必须从师。
经师讲学也就成为汉代大学的主要教学形式。
当初秦始皇焚书坑儒。
儒家学说遭到严重破坏。
后来秦灭汉立,一些幸存下来的儒生靠着记忆背诵出四书五经,用隶书记录并整理出来,被称为‘今文经’。
到了汉武帝、汉成帝时期,拆孔子的旧居室,在墙壁中发现了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多种儒家典籍。
河间献王刘德收购到了古文书写的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诗》、《春秋左氏传》等多种儒家典籍。
学习古文典籍的学派,被称为古文学派。
古文典籍和今文典籍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两者互相指斥对方为伪书。
由于没有统一教材,这方面的纷争一直没有平息。
至东汉熹平四年,蔡邕有感于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
于是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奏请订正《六经》的文字。
汉灵帝予以批准,蔡邕于是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让工人刻好立在太学的门外,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
初步解决了统一经书的问题。
经学的问题算解决了,但是两派学者研究的方式方法方向也不尽相同。
加上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各家各门对经书的含义理解有很大不同,渐渐就形成了儒家著名的经学和家学。
传经时以汉初立为博士的经师的经说为准的就是经学。
师所传授,弟子一字不能改变,界限甚严,称为家法。
这两派都坚信自己注解才是正统,指斥其他家是伪学,各家势如水火,相互攻击。
吕布建立的长安书院可没有一个能压的住场子的经学家。
自然没有几个人愿意将儿孙,族里的子弟送来入学,以免被误人子弟。
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才建起的书院才几个学生,吕布十分生气。
看来不放大招,你们是真的以为我吕布没资格当校长啊!
等着,看我不将东汉的学术界不闹个天翻地覆。
老子就不姓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