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十二章、沸沸长安

作者:若风95 字数:2586 更新:2023-02-13 03:55:41

李仁走后,皇帝李重盛跌坐在御榻上,心里说不出地难受

对你一忍再忍,今日逆子敢尔!

昔日温柔雅静的王皇后,如何竟生出了这一个纨绔子?

不过,细想之下,李仁的话也并非全无道理。自己这几十年,是不是对他也苛刻了一点?

因为过早地给了他太子的名分,过早地给了他储君的权威,是不是无意之中,自己竟不知不觉间,对他有所设防了呢?

天下是朕一人的天下,所有的权力都是朕一个人的,不允许有任何一个人跟自己分享,连朕的亲身儿子,也不能!

自己对诸皇子都百般疼爱,尤其是老三老四老八老十四,平日里大小赏赐不断,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却从小到大,独独对他排行老二的太子,非但异常冷淡,还处处提防

自己一反常规,在亲王的头衔之上,还要加授王珠,给楚王赵王魏王都加了七颗王珠,将这三个亲王的权威几乎提升到了与太子并齐的高度。并且,自己又给楚王魏王晋王实授管辖各部之权,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先例。自己这样做,难道不是想着分化削弱太子的权力,让他自始至终,都无法与自己抗衡吗?

是不是,自己虽然从小就给了他一个无上的权威,却并没有给他一个做父亲的关怀?以至于他自小到大,既失去了母亲的关爱,又缺少了父亲的垂怜,于是一直心下惴惴,动辄不安,也养成了他乖张怪癖优柔怯弱的性格?

咳!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李重盛不禁暗叹了一声,无奈地做出了他的决定。

康元七十一年元月初三,皇帝下诏,废太子李仁为庶人。诏书中除了历数太子这数十年来暴戾恣睢任性妄为等诸般过错外,更是痛斥他私相交结左武卫将领,阴图掌控禁军,心存怨望,意图不轨,欲待非常之时,遽行谋逆之举

伴随着废储诏书同步下达的,便是另一道皇帝的敕令:着即褫夺左武卫大将军五莲乡公李君羡一切官职爵名,押入青衣卫诏狱中,听候审谳定罪。

接下来,太子一党,自然尽数被打压

元月初四,皇帝又接连下旨,贬黜吏部尚书毕松云为江州司马;贬黜刑部侍郎王清泉为庐州知府;贬黜殿中侍御史钱靖为庐江知县;随同被贬的,还有礼部侍郎秘书丞御史各道的观察使

由于李仁还遥领着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一职,皇帝于是废行台之设,又将行台左右仆射等一干官员,各行降级录用

随着这次太子被废而受到牵连被贬的官员,前后竟有二十余名!一时间,朝野震动,中外皆惊

边疆有四名将领,据传与太子交情非同寻常,皇帝非但未予贬黜责罚,还命内侍持节亲往,拿着皇帝的敕书公开宣读,以示慰勉。

太子李仁被贬为庶人之后,诏令即刻动身,迁往庐州府择地圈禁,终身不得出门一步。皇帝对李仁也算是仁至义尽,虽然在诏书里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但实际上,却命人一路上都善待李仁,并命沈环派遣青衣卫得力干将随同保护。李重盛还把王清泉叫到宫里面,亲自接见了他。除了褒奖王清泉于刑部为官十年来,做事勤恳判案公正之外,特别叮嘱他赴任庐州后,要好生关照李仁,择一清静之地让李仁全家居住,日常供给,务须周到那王清泉直听得跪在御前痛哭流涕,发誓要善护李仁周全,不使他余生受累。

这样一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欢喜的,任谁都想不到,竟是那礼部员外郎元玉楼。他也算是太子一党,之前蒙太子关照,一路青云而上,从一个四品的礼部员外郎被拔擢到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成为三品重臣。却未曾想,御前关于变法的一通奏对,竟无端惹恼了皇帝,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皇帝将他贬为礼部员外郎,还是回到了老位置。可这礼部员外郎也还是个四品官呀!这一次,太子突然被废,整个太子一党广受牵连,几乎被连根拔起!他毕松云堂堂一个正三品的吏部尚书,竟被贬黜为一个从八品的江州司马,不啻于从高空坠入谷底。自己这一个从四品的员外郎,竟然丝毫没动!看来,这位老皇帝在匆忙之间,居然把他元玉楼给忘了。

正所谓有所失必有所得啊,我元某人若非先前无端遭贬,被连降了三级,今日焉能逃过此劫?!元玉楼一想到这里,心中却情不自禁乐开了花,这一连三日,他竟举杯狂饮,心中窃喜莫名

而最倒霉的,却是任谁都没能想到,正是那左武卫大将军李君羡。

李君羡何许人也?他也是皇族之后,本是太宗爷的旁支血脉,已经袭封乡公之爵。又加他一身武艺,在军中效力十余年后,因功受封为左武卫大将军。李君羡所辖的左武卫可是禁军中的一支劲旅,一直以来都深受皇帝信任。皇帝是以让他率左武卫专门驻守玄武门,拱卫整个皇城的安全。应该说,这李君羡也算是太子的一个亲戚,只不过,真的是一个远亲罢了。不想,只是在当年一次太子的宴会上,他当众得到了几句太子的夸奖,说了几句谢辞,又与太子亲密地喝了几杯酒如今,太子被废,他李君羡竟然也无端惹祸,被打入了青衣卫北安平司诏狱之中。那诏狱是个什么地方,举朝皆知,那是一个如阴司地狱一般的恐怖之地,你一旦进了那里,还能出的来吗?

到了元月初六,皇帝又下诏,给楚王魏王各加两颗王珠,褒奖他们用心国事,为此次赈灾筹银,勤勉不辍晨昏忧劳。这样一来,这两位亲王已然各加至九颗王珠,可谓天子之下,人臣之极矣!

但是,关于更立新的太子,皇帝却只口不提

而此时,宫中却又传出一个消息,皇帝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这个消息一出,不啻一声闷雷炸响,原本就已激扬鼎沸的朝堂,更是如同炸开了锅一般,群臣一个个惊惶不安,都是无心做事虽然这些大乾的百官们都在刻意避讳着一个话题,但任谁听闻此事后都会忧心忡忡。大家都在想着,皇帝已八十高龄,如今又迭遭变故,骤然不豫,若万一驾崩,这储君未立,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非但是大乾朝堂,就连这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酒楼歌坊中,也都在议论纷纷。老百姓既是心忧天子的病情,又是担心新太子未立,这心思跟百官们一样,万一老皇帝不行了,到底由谁来接掌天下?要是皇子们谁也不服谁,一旦打起来,最后遭殃的,还不是老百姓么?

整个长安城,在新年元月,本该万户皆欢,千家共庆,然此时,却都是无心过节。明面上,普通百姓不敢妄言朝政,暗地里,这些长安人却都按奈不住,四处打听谈论不休

这七十年的康元盛世,到如今,皇帝已老,太子被废,新储君未立,天子又不豫,一时间,朝局动荡,人心惶惶这京城长安的形势,从来都没这么乱过。

连续三日,百官恳请天子尽快新立储君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入宫中,送到皇帝的御案前,但皇帝均是留中不回

皇子宰相重臣们,一个个地跑进大明宫,要觐见天子,探问病情,但都被内廷总管高良士给挡了回来。

皇帝只接见了三个人,大丞相长孙顺德青衣卫都督沈环禁军大总管程万里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1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