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13章 最后一个铜板也给你

作者:静舟小妖 字数:6674 更新:2023-02-14 19:07:34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三人一起再度回到u型池的出发点,沿着楼梯一路上去,才一探头,就看见了已经热身结束,准备进行训练的孙烈和杭峰两人。

眼神对上,该打招呼吧?

算了,何必委屈自己。

三人几乎一致地避开杭峰的目光,走到了座椅上坐下休息。

杭峰和孙烈还没开始训练,范总还有些话要交代,也在小凳子上坐下,三人坐了个等边儿三角形。

范总说:“……说再多也没用,想适应场地吧,冰的软硬度一点不一样就是天差地别,别莽,先找脚感……”

这么一听,范总大概也在担心着杭峰急于证明自己怕他受伤。

职业运动员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伤病。

训练在进行。

国家队就那么些人,早就编了号,轮到谁滑谁起身,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杭峰来了,u型池这边的教练训练的态度也很积极,这边眼观六路看队员的训练,那边嘴说八方将队员们要改进的地方一一点出。

第二梯队的队员虽然和杭峰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也想有个好的表现,还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孙烈今天训练前的准备动作都比平时多。

杭峰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国家队这摊已经不算太活跃的水,气氛空前紧张热烈。

第二梯队男队员平均实力还是在三周半左右,偶尔能在最后一两跳完成个四周,但技巧难度都不算高。

能在这里的已经是全国选拔出的优秀运动员了,至少从杭峰的角度看,他们的动作都很干净标准,而且都有潜力,随时可能进四周。

对比起省队樊立那些人,差距很明显的,有没有潜力和上升空间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每年呼呼啦啦百来号人到国家队集训,最后能选进的国家队的可能一个都没有,而这些人可是从省队里精挑细选选□□的。

眼看着又要到董杨三人,杭峰见董杨都起来了,还挺期待的转头看去。

结果范总说:“杭峰你先滑。”

杭峰“哦”了一声,也没多想,拎着雪板就站起身走了出去。

身后气氛有些浮躁,彼此眼神交换,又看向杭峰。

为啥?

董杨之前是孙烈,孙烈每次训练都第一个上场,董杨第二个,随后是另外两名一线,这是国家队队员在长期的训练里,自然而然形成的顺序。

最强的人先滑。

范总安排这个时候杭峰上场,所以他这是0号,还是1号?

其实都是小事儿,可现在国家队员的神经太敏感了,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能脑补出一场厮杀大战。

还挺希望队里的大佬们给杭峰一个“下马威”的。

也不是讨厌他,还挺钦佩他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就,雄性的好斗基因嘿,不争个你弱我强,压抑不住我四十米的大刀啊啊啊!

杭峰就在这群看好奇的、警惕的、也不乏一些友好期待的目光中,完成了他在国家队的一场训练。

滑出去。

第一个折返,半周。

第二个折返,半周倒滑。

第三个折返,半周正滑。

第四个折返,一周正滑。

第五个折返,一周正滑。

完成,滑完离开。

卧槽!

说是适应场地你还真就适应场地!

老子的纸都拿出来了!握紧的拳头让我这旺盛的雄性基因何处发泄!!

所有人。

包括孙烈,都有种一拳打出去,却锤在了棉花上的感觉。

这也太放松了,简直和纯滑没差别,你丫连板子都没抓好不好?这么多人看着呢,就来这?

杭峰回去就连范总都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问了一句:“感觉怎么样?有差别吗?”

杭峰说:“有些细微的差距,得多滑适应。”

“行,慢慢来不着急。”

杭峰回来的时候,排在他后面的孙烈已经滑完了,杭峰没看见他的表现,在和范总谈完后,只能去看国家队“二哥”董杨的水平。

董杨已经出发了。

一看就是卯足了劲儿的要表现,第一个折返就做了个偏轴的一周转体。

落地滑行再跳,一周半。

通过两次折返,速度上来了,第三个折返就上了两周的内转偏轴转体+一周的转体,还是一个双手的难度抓板。

“咻咻——”也不知道谁还吹了口哨,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撩事!

到了第四周,三周的内转偏轴转体+一周转体。

上四周了!

看这意思,是要在最后一周冲击四周半啊!

“咻咻——”还没完全落下的口哨声再次响起,在雪场里回荡。

杭峰却嘴角抿了一下,继续看。

最后一次,也是速度和力量累积到最高的一次,董杨冲上u型池壁,高高抛起,双手抓着雪板奋力拧动身体。

内刃,偏轴,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落地前再拧动身体接上一个半周的转体,变成外刃落地。

稳!

站住了!

滑出u型池的男人回头看了一眼,隔着护目镜,杭峰已经感觉他在看自己,接着转头滑远了。

这边儿,国家队员起哄:“董哥帅了!”

“四周半,还是内刃换外刃的动作,彪了!”

“董哥今天四周半成功率高啊!这是稳在这个状态了。”

“俊宇哥加油!”

国家队员一边大夸特夸董杨,一边给即将出发的葛俊宇加油拱火。

葛俊宇深呼吸一口气,出发了。

这时候,孙烈回来坐在了杭峰身边,小声问他:“怎么样?”

“挺好,都很厉害。”

“实话,我看你眼里就没服气的意思。”

“真心的。”

“别虚伪……算了,你不敢说,我说,不用你说我也知道董杨的三板斧是什么,单拎出来的他的四周半难度还是不错,但他前面为了积累最后一跳的力气,经常大量叠招,对不对?”

杭峰笑着没说话。

可不是吗?

内刃两周偏轴,然后变成内刃三周偏轴,最后是内刃四周偏轴。

这个动作,一定是董杨十拿九稳练的最好的动作,就像孙烈说的为了保证最后一跳,同通过反复的叠招,让身体形成最高度的肌肉记忆,才能够保证最后一跳的百分百成功。

下马威啊。

就是做给他看的。

毕竟四周半能做出来已经很厉害了。

杭峰经历的多了,对下马威这东西特别免疫,自己什么水准自己还不清楚吗?看见对方表现好点儿就信心动摇了?又不是墙头草水蛇腰,这点儿自信还没有?

就觉得没意思。

尤其是挑衅你的人,并没有让你心悦诚服的实力,是真没意思。

倒是葛俊宇大抵是看出来了董杨的急于求成,只放大招的错误策略,滑出来的东西变化性就多了一些,最后一周也只是完成个四周,但看着比董杨有深度。

等到了傅宏伟,又是一个去冲四周半不管变化的,而且都这么孤注一掷了,他的四周半还没有成功。

摔倒的瞬间,好像整个人就蔫吧了。

承受力不够啊。

杭峰算是能够体会到裁判的心情了。

这几个都是做给他看的,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摸到他的脉门获得认同,有人只能让他莞尔一笑。

在裁判眼里,那些拼命表现的运动员,应该也就是这样参差不齐吧。

这一轮,获胜的是葛俊宇。

人回来的时候,杭峰还多看了他两眼,一下就把人记住了。

年纪看起来有点儿大,眼神没有年轻孩子那么锐利璀璨,但有种沉稳感,仔细回忆,葛俊宇好像是国家队很老的队员了。

华国的单板滑雪队成立的时间不长,葛俊宇应该是第一批的队员。

或许曾经也是“一哥”呢。

再轮到杭峰,杭峰依旧没急着上技巧,适应场地非常重要,他不急,慢慢来。

只不过这次,他滑完停下,转头去看孙烈。

隔着一百多米的距离,正把护目镜戴上的孙烈和杭峰视线对上,笑容灿烂地挥了挥手,滑了出来。

不愧是“一哥”,状态心态都非常的好,做自己该练的技巧,前手抓板尾一周,先来个“大背”,也就是平时说的将身体向后拗出的“月圆弯刀”。

接着前手抓板头,翻腾一周。

第三个折返开始上力,技巧来了,是个前手抓前刃的翻腾一周+偏轴两周,反向落地。

再回来,在所有人以为他第四个折返要上四周的时候,他却只是做了个后手抓后刃,一个外刃旋转的三周偏轴,再度回到正面落地。

第五跳也没莽,前手抓外刃,翻腾一周的同时偏轴转体三周,正面落地,四周。

五个折返五个不同的动作,充分展示了自己在u型池上的从容,每一个动作都完成的质量极高,高度、旋转速度、抛物线距离,再到落地的稳定性,这是一种就是外行人看着,都会不明觉厉的优质发挥。

不愧是世界级的运动员,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把孙烈和董杨放在一起,连比都没办法比。

孙烈滑到面前,杭峰眼里是真的钦佩:“烈哥很厉害。”

孙烈笑着摆了摆手:“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也不敢贸然上更高难度,这阶段先找四周半的感觉,五周就是我也得碰,好一天赖一天的,说到底,我们的实力差距不大。你在x-games的那场比赛我们是复了盘的,你那天的比赛质量非常高,周数虽然不比巴蒙德他们,但整场比赛看下来,你发挥的最是稳定,也最是亮眼的那一个,我觉得第七名都给的低了。”

孙烈是真能说话,都给杭峰整不会了,但这世上,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可是定律,一番谈话,两人的关系又好了一点。

那边儿,除了付宏宇,另外两个也被其他队员们捧着呢。

董杨觉得今天能做出四周半的自己真牛皮!

葛俊宇觉得能把这套变化性的动作顺利完成的自己,今天发挥的还不错。

就连付宏宇都在暗暗发誓,今天说什么都要搞出一个四周半来。

队里竞争的气氛趋于火热,教练们看在眼里,不说。

有竞争才有进步,也只有把自己的全部能量释放出来,他们才能看出一个队员的毛病,并加以指正啊。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性格经历不同,带到赛场上的展现方式也不一样,国家队不是菜市场的批发商,针对每个人他们都有不同的训练方案,并且随时调整。

所以不怕你暴露自己的缺点,就怕你随着大流千篇一律。

教练们冷眼旁观。

接下来的训练,孙烈和葛俊宇继续往变化上走,董杨在四周半的基础上也开始做变化,只有傅宏伟还在拼四周半的大招,越失败越上头,一副输红了眼的赌徒状态。

杭峰嘛,就不停的滑,时不时的来一个简单的技巧,还是重在适应上,技巧难度再说。

上午的训练结束,中午大家吃饭,董杨一副自己赢了的模样,有点儿张扬兴奋。

孙烈一直带着杭峰,吃饭的时候也在一起,还问他什么感觉。

杭峰能说什么感觉,总不能说他有点儿后悔过来吧?

耽搁一上午的时间,下午还不知道能不能上技巧呢,要是在n市,他今天的训练指不定又能找回一个四周半的技巧。

都是室内的训练场,又不是大雪山里的赛场需要适应,他过来干啥呢?

哦,对了,一开始是为了带着唐隽避开他爸妈来着。

想到这里,杭峰拿起手机看了一眼。

唐小弟的短信没发过来,看来那对父母还没有要出发去见唐隽的打算,这是真不把大儿子放心上啊,还是在拿乔等着唐隽示弱?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杭峰放下了心来。

却不知道,杭峰前脚出发,后脚唐隽就给唐小弟打了个电话过去,在唐小弟激动的应声里,叮嘱他不要再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杭峰,免得影响了杭峰的训练。

唐隽很清楚,自己要是真出事了,杭峰得飞回来。

再说u型池的训练也有危险,容不得一点儿走神,受伤怎么办?

唐小弟一听自己发消息会影响偶像的训练,那是绝对不可以啊!

一边是想要找回来的哥哥,一边儿是喜欢的偶像,偶像很重要,但哥哥更重要,而且瞒着消息也是为了偶像好呀。

然后“小间谍”的行踪汇报就换了个接头人。

唐隽他爸妈过来前两个来小时,唐隽就得了消息,也做好了准备。

收拾,出门,在市中心找了家咖啡厅,慢悠悠地喝着咖啡看着书,等接到电话,不疾不徐地把自己的地点报了。

在自己家见那两口子?

智障吗?

真要闹起来,是那两口子一起动手,还是他先动手啊?到底也是亲子关系,唐隽不想让自己走到那一步,太难看了。

所以在外面见面,就是唯一的选择。

那么多人看着,他们总是要脸的。

至于后面见面,就没什么说的必要。

唐隽水泼不进针扎不透,所有的伤都在心里深处,倒是他爸一副气出高血压的模样,捂着脑袋急喘,他妈又是好一顿的说。

这期间唐隽给唐骏递了好几次眼神,压住了小孩儿想站起来替他说话的意思,反正他名义上的家人就是这么烂了,早就知道的事还期待什么?见过了个面就继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生活好不好,是自己选的。

喜欢。

如今有了杭峰,更是千匹马都拉不走他!

临分开前,好不容易缓过来一点的唐家夫妻知道是没戏了,再有半年唐隽就成年,以唐隽这个态度,是不可能把遗产分给他们。

所以眼珠子一转,把主意打在了唐小弟的身上。

“骏骏,你不是说想你哥了吗?我们就快走了,要不你今天跟你哥处一天?”

唐骏挺想点头,但看他哥的脸色,喉结滑动,“咕咚”一声吞下口水,扯着嗓子挥着手,熊孩子的样做足:“我才不要呢!我今天要去冲浪!”

唐隽嘴角一勾,乖孩子。

唐家两口子苦劝几句,唐骏死活不答应,最后女人说了一句:“你这孩子怎么突然学坏了?”

嗯,坏孩子。

不顺着自己就是坏孩子呵。

唐隽从容离开,大庭广众下唐家两口子又留不下人,话都说尽了,连说他们家快破产的都没用,这样的儿子要来有什么用,真想断绝关系啊!

恨!

怎么生了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白眼狼!

唐隽在电梯里拿出手机,想了想给唐小弟发了个短信:【什么时候走?杭峰28号回来,时间赶得及,让他带你冲浪。】

咖啡厅里。

“嗷呜!!!”

唐小弟从座位上弹起来,在唐家两口子灰头土脸的目光中,疯了一样地扭来扭去!

“干吗?你还笑的出来?是不是傻?”

有哥哥的感觉真好,嘿嘿嘿!!

一天训练结束,下午杭峰最高也就完成了三周半的技巧。

适应场地的时间比想象的长,董杨和傅宏伟像是拿了冠军一样,说话硬气,存在感超强,杭峰有点烦。

孙烈说:“明天我们要去训练房练体能,你可以不跟我们走,只有女队在训练,排队也快一点。”

杭峰看孙烈。

孙烈说:“我知道国家队这气氛不好,不能说以前不是这样,否则就像只针对你似的,但名额就那么两个,你上去就有人下来,与其让别人还有念想,不如用实力告诉所有人,这个名额我拿了。杭峰,我看好你。”

杭峰觉得孙烈这话说的太对了。

明明可以一拳干倒的事情,来什么软刀子割肉,腻歪。

所以第二天,杭峰在雪场里满满当当地练了一天,终于算是达到了在n省的水准。

第三天,男队回来训练。

杭峰清净了一天的眼睛又开始闹腾了起来。

董杨抬高的声音说给杭峰听:“昨天一直在练外刃转内刃的动作,今天看看能不能成。”

傅宏伟说:“单一个动作也不行,前面还得都没有错。”

“一次就行咱们还练什么,反正先定个目标,争取今天恢复出来。”

“想起来了,你之前做过这个动作,赛场上失误对吧?”

董杨一沉,目光在杭峰脸上快速扫过,皮笑肉不笑:“所以今年要把这个动作练透。”

“那你没问题。”傅宏伟哄着,他和董杨也是竞争关系,但又有情分在,说话自然不会说死。

u型池的教练把队员聚在一起训话,杭峰犹豫不知道往哪里站,幸好范总招手让他过去。

“今天再稳一稳,回头安排你上气垫,要不要在这里开发一个新动作?做得到吗?”

杭峰点头,很有信心。

他和董杨这类硬拔上去的四周半不同,他是快把四周半“池子”刷满了,水到渠成似的冲上的四周半。

刚进四周半的头几天,他就能够完成两个最简单的四周半,以他现在的状态,去完成新动作的成功率很高。

说不定就在国家队把新动作练出来了呢。

范总见杭峰点头,笑的眼弯,甭管最后能不能成,有态度就行。

杭峰要真能在国家队练出一个新动作,他也踏实一点,不然就像自己强占了人家父母精心栽培的“果子”似的,再是以国家名义招募的队员,也不地道。

范总一门心思想让杭峰出新动作,所以一直在和他说技术要领,每个细节都说,掰的非常碎,错误的正确的,更多错误的,方方面面,一听就是有经验的。

杭峰也听的痴迷专注,满脸的求知若渴。

怎么这么说呢?

杭峰的滑雪是他妈教的,作为省一级的教练,陈虹女士的教学水平是处于一个高级程度,而且有着很丰富的基础训练能力。

可省队实力最强的队员也就是才摸到四周的边儿,还好一阵坏一阵的很不稳定。对于已经突破四周,进入四周半的杭峰而言,陈虹女士的水平就有点不够了。

现在反倒换成他妈在他身上找经验,教导队里的队员。

万一杭峰走岔路了呢?

再说简。

简从来不负责杭峰的日常训练,他也不是平时不带杭峰,只是不会抓的那么细,他不是常规赛场走出来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门门道道,用自己的身体和胆量开出的路,只适合他自己,不适合教给其他人。

杭峰从他身上学到的是国际赛场的应对和心态,是对整个大局面的掌控。

换句话说,杭峰这个时间来国家队就来对了。

范总有足够多的经验和资格,去指导杭峰在四周以后的技术。

“空”和“满”这是在教授过程里,一听就能听出来的东西。

杭峰听的专心致志,眼眸发亮。

相比起冲浪和滑板速降这两个项目,杭峰最力不从心的就是u型池。

而且也确实落下很多。

能补足自己的短板,自然最好。

一个好说,一个好听。

范总看着杭峰那双求知的大眼睛哦

恨不得把自己兜里的最后一枚硬币都掏给他!!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1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