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53章 洲际杯决赛:第一场(下)

作者:静舟小妖 字数:7547 更新:2023-02-14 19:07:43

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实说,这一跳的起跳点,用苛刻的目光看,不如前面两跳的位置好。

当然这是和最完美发挥做出的对比,事实上倒滑的起跳可以达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

杭峰一起跳,就知道自己稍微早了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差距大概在30厘米左右。

勉强算个小失误。

还不至于惊慌。

淡定的杭峰控制身体的肌肉,沿着一开始给出的力量路线,在半空翻滚。

不得不说,爆发力是真的很强啊。

空中翻腾的速度非常快,身体团着翻滚的时候甚至留下的一道残影,模糊的看不清楚他究竟完成了几周。

待得一个抛物线来到尾声,那缩紧的身体又极致地舒展开来,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几周来着?

这样的速度,单靠数是数不过来的,但有经验的人可以凭借他空中的停留时间和旋转速度,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样的高度,这样的速度,必然是四周。

翻腾一周是少不了的,这个动作属于高周数的基础,如果不能在翻腾的基础下去完成其他的转体动作,很难冲上4周。

翻腾的同时,身体还在快速的横向转体,这个部分也很重要,如果转体的线条偏斜,不但裁判会判定这是个翻腾动作,同时还会影响旋转的速度。

毕竟转体动作才是最小的旋转周径,一旦偏向翻腾,周径变大,有限的时间,也就完不成了。

困扰大部分选手,翻腾和转体的“边界”难题,从来不用担心杭峰。

大概是他的基础打的非常牢固,在去年以前,一直停留在三周的原因,他的空中技巧部分,绝对是教科书般的水准。

也正是这夯实的基础,让杭峰进入四周后,从来没有出现其他队员出现的动作变形、动作松散以及边界不明确的情况。

杭峰要去做什么,做的就是什么。

他利用自己上抛时候的爆发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一周的向前翻腾和三周的内刃转体。

四周1440°。

第三跳,完成1440°还是不错。

包括范总在内,以及众多裁判,表示杭峰的这一跳,在自己的期待值内。

毕竟只是第三跳,60迈的速度起步,还指望什么呢?

四周已经非常棒了啊。

可是下一秒,杭峰的表现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他展开等待下落的身体,就这样在垂直落地的前一瞬,轻松拧动。

半周!!

又加了半周!!

半周落地,随后肩膀和头才跟着拧过来。

这身体的柔韧性也很强啊!

不不不。

关键是加上这最后的半周,杭峰岂不是在第三跳就做出了四周半?

“哇哦!?”

有裁判当场就忍不住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确实出乎意料了。

在u型池的赛场上,虽然每一跳,每一步的完成度,都可以区分一个选手的优秀与否,但是在第三跳去做四周半,并且还顺利完成的选手,绝对是世界头部运动员,和普通世界健将的差距。

很少见。

除了欧洲赛场,几乎其他的洲际赛场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难度。

所以……杭峰有这样的实力,东道主的特权好像用不用都没什么差别啊。

很多裁判有点困惑。

如果接下来杭峰还能有这样稳定的发挥,就算是白鸟优宇也未必比他更强。

唔……该不会是华国方面都不知道杭峰有这个实力吧?

毕竟

他在资格赛拿出的水平,多少还是差上白鸟优宇一点点的。

三位华国裁判,能够明显感觉到裁判室里,随着杭峰第三跳超乎预料的完成,气氛有些变化。

有裁判甚至在比赛的关键时间,忍不住看向了查利总裁判一眼。

查利总裁判根本没注意到这快速扫过来的一眼。

他的注意力完全在杭峰身上。

嗯,一名非常优秀的u型池选手。

查利作为总裁判,见识自然不俗,别说担任这类“洲际杯”的裁判,他在“世界杯”和“奥运会”赛场上,也都担任过总裁判。

见过的优秀运动员多了,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评估标准。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杭峰确实是一个具有争夺世界冠军实力的选手。

关键还很年轻,现在也刚刚进入“黄金期”,不出意外,在接下来的五六年时间,他都会一直处于成长阶段。

这样的运动员,要是让他感受到赛场的不公平,跑去只参加极限运动,简直就是他们常规赛场的一大损失。

大笑话!

什么?

东道主暗箱他给杭峰特权?

别开玩笑了!

干到他这个高度,给再多钱也不能让权钱侵蚀他的个人名誉。

之所以在会前特意提前裁判们,提高他们对杭峰的关注度,无外乎就是看出杭峰在这个项目上的潜力。

作为一名热爱这个赛场,并且真心希望u型池可以出现更优秀选手的从业者,他考虑的绝不是某一个赛场的好坏,而是一名好的运动员能够给这个赛场带来什么。

自从莫泊桑去年在“x-games”拿到了大满贯后,就表现出了一种无欲无求的态度,今年的国内联赛都没参加,对“洲际杯”的冲劲儿也不足。

再加上莫泊桑的年龄已经到了运动生涯的末期,旧的时代已经过去,u型池的赛场迫切需要撑起这个赛场的“明星运动员”出现。

对杭峰有期待,当然不是说他就一定能做到,毕竟目前看来,全世界能够战胜杭峰的人还是有的。

他只是希望杭峰能够在这个项目坚持下去,具有足够的动力去冲击最高的王座。

杭峰只是他赋予u型池项目的“种子”之一罢了。

如今看见杭峰没有辜负自己的期待,在第三跳完成一个非常优秀的动作后,查利总裁判内心是满意无比。

保持住啊小伙子,未来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的。

这样想着,赛场上的杭峰也迎来了他的第四跳。

不用怀疑,此时惯性已经冲进70迈的杭峰,在最后一跳必然是一个五周。

但是在第四周,还充满悬疑。

杭峰是继续保持自己不断升高的难度呢?

还是为第五跳选择积蓄力量,保留一手呢?

有时候,猜测选手下一步的选择,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只不过,如果远远低于裁判的预期,那“有意思”可就变成了“大恐怖”啦!

杭峰这一次是正面地冲向第四跳区。

这是一个难题,这一跳的难度未必高于第三跳。

第三跳他可是一个反向的起跳,可以说是为那一跳拿足了分数,在这第四跳,他不可能再做一个反向落地。

对于五周本来就有点勉强的他而言,一旦用上反向起跳,别说拿不拿高分,能不能完成都是问题。

杭峰俨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更何况赛场不等人。

他凭借超快的速度冲上池壁,在最靠近池沿的地方起跳。

双脚用力,脑袋后甩,肩膀随后跟上,于是一个向后翻腾的动作出现。

这很常见,正方向起跳,大多是向后翻腾。

不过杭峰这一跳的亮点竟然在抓板上。

“什么!?”

有裁判看见了,杭峰这一跳竟然选择了前手抓后板的难度。

而且还是向后翻腾的前提条件下。

这个抓板动作可以说顶了抓板难度的“天花板”。

前后抓在后板上,身体需要的柔韧性非常高,腰腿部必须往后拉。

往后拉伸的动作,缩紧的时候难,打开的时候更难。

再优秀的运动员,都不能缩短这个动作在伸缩上耽搁的时间。

这样一看,突然就反应过来,杭峰在第三跳,虽然做了反向起跳的四周半,但他的抓板动作却选择了最简单的。

后手抓内刃。

这些小细节看来还是得通过慢放才能看清,对于这类优秀运动员而言,真是一点都不能大意。

差点就被糊弄过去了。

不过裁判这么想,也只是针对杭峰而言,他们对杭峰的期待高,要求自然会更高。

换了任何一个赛场,能在第三跳就完成四周半,简直就是直接夺冠啦!

裁判眼里,杭峰对标的是白鸟优宇,是世界前五,是这个赛场的第一名。

要求再高一点也不过分。

而这边,杭峰已经凭借一个抓板动作,吓得范总心里一颤,猛地就紧张了起来。

无他。

向后抓板的动作,是杭峰在“四周半池子”里,唯一成功率不足70的难度动作。

毕竟已经到了1620四周半,来到了人体的极限区域,就是杭峰也不能说任何动作都能完美地做出来。

他也开始出现了失误率。

尤其是这种最高难度的动作,在训练的时候,简直就是和孙烈在比着谁摔的更惨。

如果是提前定制的动作,范总是不会让杭峰上这个动作的。

反正终极目标是五周,为什么要在四周半为难自己呢?

类似难度,并且成功率更高的动作又不是没有,根本没必要在赛场上拿出自己不熟练的动作。

怎么的?

以为自己不熟练,去拼命做了,裁判就能给更高分?

很抱歉这不可能。

世界赛场太大了,并不缺一些左撇子,或者就喜欢用这个抓板姿势的选手,在经验丰富的裁判眼里,你的这个难度动作并不代表更高分,只是你个人不擅长而已。

范总不知道杭峰在想什么,在赛场上又不能阻止,只能干着急。

心脏像是提到了嗓子眼儿里,完全是屏息在看比赛。

杭峰选择这个动作,当然有想法。

无他,刷裁判“印象分”罢了。

从今年进入常规赛场后,杭峰先后参加了两场国内联赛,和在洲际杯里滑了两次资格赛,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四周半难度都拿了出来。

只除了这个成功率最不高的抓板动作。

毕竟他又不认识查利总裁判,也不知道其他裁判怎么想,为了之后的国际赛场做准备,哪怕是为了冲击这场比赛的冠军,他也不能在裁判的眼里落下一个不够完美的印象。

这个动作难,难也要硬啃。

反正决赛有三场,容错率这么大,他完全可以在第一场精神最饱满的时候,去尝试冲击这个难度。

万一就成功了呢?

就算没成功,还有后面两场,也足够他去选择别的动作,再度冲击冠军。

这大概就是简对杭峰最大的影响了吧。

固然所有人都知道,技巧类依靠裁判个人审美打分的运动,都有一个印象周期,可是到了赛场上,大部分人还是会拿出自己最擅

长的动作,拿下保底分后,再去尝试解锁新动作。

只有杭峰,在简的教导下,赛场的格局非常大,并不是十分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他只希望在裁判的心里留下自己足够全面完美的印象。

这就是杭峰冒险去做不擅长动作的全部理由。

多么阴差阳错的误会。

要是杭峰早知道查理总裁判比赛开始前说的那些话,他就不做这个决定了。

这个决定确实为他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危机。

人类有种心理状态,越不擅长的越是畏惧,也就越是容易出现失误。

放在杭峰身上,虽然不如孙烈那样直接卡在瓶颈几年都走不出来,但是当杭峰打算去这么做的时候,身体的状态还是发生了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心脏过度渠动,过大的力量让他有一瞬间的头晕目眩。

在半空中旋转的时候,没有任何借力,天旋地转的同时脑袋还不清醒,这不是要命吗?

血液冲上大脑的瞬间,杭峰甚至有种自己失明了一瞬的感觉。

好在这一刻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面对问题不能逃避,必须迎难而上。

就像做数学题,再难的题也要去学着解出来,然后不停的刷同类型的题,才能从陌生畏惧到熟捻于心。

所以在心跳失控的几乎同一时间,杭峰牙根就狠狠咬在了一起,同时一口等待了半天的冷空气气吸入肺腑。

疼痛和冰冷同时抵达身体,被神经捕获,传递到中枢。

于是,即便心脏还在不受控的乱跳,但大脑却先一步地冷静了下来。

同时,有些模糊的双眼,重新变得清晰。

看着时而白色的冰面,时而耀眼的灯光,还有那灯光背后的黑夜,杭峰终于在最后一刻,成功判断出了身体展开的时机。

毫不犹豫,松开雪板,身体展开。

唔!

稍微早了一点点。

展开后不是完全的垂直状态。

没关系,还有惯性。

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不能慌。

这一刻,杭峰身体里的所有肌肉纤维都在运作,拉扯绷紧积蓄,在那极为短暂的时间,寻找到平衡点。

又或者说,这是一个核心力量的全面展现。

如果选手能够一步到位地完成动作,那最好不过。可要是在过程里出现失误,优秀的运动员靠核心力量也不是不能拯救。

杭峰就是在拯救自己有点偏斜的平衡感。

终于在极致地拉扯下,最后一刻成功找到了立足的点。

“嘭!”

巨大的滑雪单板与冰壁碰撞出声响,在雪谷里不断地回荡着。

这种碰撞的声音并不正常,只看前面杭峰的落地都格外轻盈,落地只有“唰”的声音,就知道其中的差距。

所以这一跳,杭峰还是有些问题的。

好在它到底是完成了。

或许有点勉强,或许有点难看,可是当他将向后抓板,且完成1620的周数,最后稳稳站在板上继续往前滑的时候,哪怕裁判们能够看出这个动作的问题,该给的完成分也要给。

完成分是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分数。

u型池的满分是100分。

一共五次跳跃。

每一次的跳跃都会拿到最高20分的分数。

其中,完成分就占了一半以上,至少10分。

随后才是裁判根据实际情况,对难度进行的评分。

就比如第一跳杭峰完成的一周半,要是他敢安排在第四跳,裁判就敢只给他10分的完成分,剩下的10分技巧分一点都不给。

所以一周半,就只

能放在第一跳。

在技巧分占据了5分的情况下,剩下的5分,裁判就会通过选手完成动作的高度,起落点,以及空中姿态的优美程度进行打分了。

说起来复杂。

但如果用杭峰这第四跳来做例子。

他拿到了10分的完成分,拿到了5分的难度分,裁判能够扣掉的只有“勉强”部分的分数,只能在最后的5分里扣。

而这五分,还要被高度、起落点和空中姿态分开。

所以杭峰的高度有问题吗?

没有!

杭峰的起落点有问题吗?

没有!

也就空中姿态。

前半部分都挺好,落地差了一点点而已。

那就扣个05分?

05分而已,杭峰拿得起。

他至少在比赛里完成了这个动作。

而且他展示的是这个动作吗?

不是!

是态度!

对裁判的尊敬,对赛场的尊敬!!

杭峰的选择确实没有错。

简太了解国际赛场那些老家伙们的想法了。

你不敢做和做了没完成,就是不一样。

这一次,在“x-games”上曾经出现的一幕,再一次地出现在了查利总裁判的身上。

查利总裁判笑了。

比起那三名华国裁判,查利总裁判应该是这里,最了解杭峰的那一个人。

毕竟要考察一个人是否具备成为“种子”的潜力,他肯定会对那个人做出更深入的了解。

到目前为止,杭峰所有拿到他这里的履历,唯独缺少的就是一个向后抓板的动作。

杭峰在资格赛第一场的第一跳,确实也做了向后抓板的动作,可要是以为那点儿展示就能取巧,让他忽略杭峰的弱点,那就太小看他了。

能当总裁判的人,眼光何止毒辣。

当然,杭峰今天就算不做这个动作,选择其他更擅长的动作,拿到的分也不会偏差。

可是他做了,态度就不一样了,至少在查利总裁判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在四周半趋于“小完美”的选手。

这种才是真正的好印象,之后会对杭峰在国际赛场上,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

查利总裁判回去述职的时候,也不会吝惜于告诉其他同事,杭峰的全面性。

所以很多u型池选手,在国际赛场上打拼了四五年,四周半的难度也没少上,可是最后的分数都不算高,都是有原因的。

总是那些翻来覆去的动作,却不给裁判看他们最希望看见的动作,还以为自己遮挡的足够严实,当裁判老眼昏花吗?

杭峰做了对的选择。

当然在格局不够的人眼里,就不一样了。

没有进入决赛的选手也在看这场比赛,当场就评论道:“这一跳完成的很勉强,要被扣分了。”

继而,说着这句话的人,就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就连来“一日游”的奥利,也在看见了杭峰这一跳后,为他狠狠地捏了一把汗。

杭峰怎么会在第四跳做这个动作呢?不是有其他更好的动作吗?难道是教练安排失误?还是杭峰真的失误了?会不会影响后面的得分啊?

格局不够的人,自然只看这一场比赛。

格局足够的人,看见的却是杭峰飞腾的未来。

“成了!”

在杭峰顺利落地后,关注这场比赛的范总和孙烈同时松了一口气,继而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范总是单纯觉得杭峰能够在自己最差的地方,成功完成,以后在裁判的眼里就是没有弱点的选手,对他未来的比赛影响深远

孙烈却是有种被触动的感觉。

毕竟他在一个瓶颈上停留的太久了,久到开始自我质疑,在绝望中一点点退步,那种身处迷雾,左右都无人可以帮他一把的感觉。

太孤独,太难过。

孙烈非常清楚杭峰的弱点在哪里。

他本来以为杭峰不会去暴露自己的弱点,可他还是在这么重要的比赛里做了,虽然做的不那么从容,可这种精神对他的鼓舞真的很大。

世界上滑到30岁的老将还比比皆是,我才23岁,难道就要这么轻易的给杭峰让步了吗?

对得起那过去15年的付出吗?

对得起自己这“一哥”的名头吗?

五周而已,又不是没有做过。

能成功第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做的多了,哪怕摔也能摔出一个成功吧?

年轻的小孩儿都气势凶凶地追了过来,自己真的不能再裹足不前,畏畏缩缩了。

杭峰这一跳,不能说完全打破了孙烈的瓶颈,但也给了他去重新挑战的动力。

不管了!

就在这个赛场上拼一拼吧。

没准就单车变摩托呢?

范总完全不知道孙烈已经在悄悄摸摸地改动作了。

只能说杭峰的强势,真的挺刺激人的。

这边杭峰第四跳完成,略微的勉强,多少有点影响第五跳。

一是不在完美状态下的起落,增加的迈速不够,一个就是混乱的心跳影响整体状态,呼吸的节奏都乱了。

最后一次向上冲的时候,杭峰张开嘴快速呼吸了两口,冰冷的空气刺激的肺部都隐隐刺痛。

勉强将又有点上头的热血压下来,脑袋勉强保持清明。

没关系。

只要最后的速度够,自己完成一个难度最低的五周没问题。

注意起跳点。

注意发力程度。

就是这里。

跳!!

身体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地抛高。

杭峰把自己团紧,几乎是无脑的进行旋转。

最简单的抓板方式。

后手抓板尾。

双腿向后弯曲,腰部尽量不动,于是板尾向后翘起,几乎到碰到屁股的程度。

最简单的五周转体。

内刃转。

连偏轴都不是,就是横向转动。

这种方法是最小的周径,也是最简单的五周技巧。

没有变化。

转就完事了。

一二三四五。

非常快。

只要高度足够就能完成。

最关键,这最后一跳不需要再考虑为下一跳积蓄力量,所以在牺牲一点“落点分”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晚一点展开,落在u型池的深处,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唰——”

极为轻松的,杭峰完成了这次的五周,稳稳落在u型池冰壁的中间部分,向下滑出。

直接滑出场地。

“啊啊啊啊——”

“啪啪啪啪——”

观众席传来热烈的掌声和尖叫声。

东道主的“天时地利人和”出现,观众们兴奋到脱下衣服舞动的热情,格外地振奋士气。

杭峰在冲出u型池后,没有第一时间停下,而是控制着板头朝着观众席的方向滑去。

观众们的尖叫声更热情了。

是因为朝他们滑来的是杭峰。

也是因为那最后一跳,即便外行都能看懂,杭峰这是做了一个五周的难度。

还不要说今天来到这里的观众都是u型池爱好者,能够看出杭峰的这场

比赛难度有多高。

哇咔咔!

出场一周半,第三、四跳全都是四周半1620,最后再来一个1800,这难度是我们洲际杯配有的吗?

一个亚洲的洲际杯,可以看见这种只在世界杯,才能看见的极品展示,牛不牛!就问你我们杭峰牛不牛!!

观众们兴奋到手舞足蹈,简直就是在庆祝这场比赛冠军的诞生。

一开场即高潮。

爽爆了好不好!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1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