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晖正文卷第三八一章北落师门级航母;手撕马奇诺?作为董方正秉持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的思路设计出来的特殊战舰,难以想象成化级会给予未来的对手多大的精神打击。
从舰体构型上来说,成化级不能算作大型巡洋舰,其本质上是缩小、减配的战列舰,这也决定了其天生具备不错的抗打击能力。
例如历史上美国建造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她常被后世诟病性价比极低,造价高达一艘依阿华级战列舰的70%,但作战效能却对不起高昂的成本。
阿拉斯加级的标准排水量为2.7万吨,看似与标准排水量2.45万吨的成化级差不多,然而阿拉斯加级实质上是放大、加强版的巡洋舰。
所以她的防护能力反倒不及成化级,尤其是水下防护系统——其防雷隔舱很单薄,全舰除了弹药库为三重底以外均为双重底。
而成化级则拥有大明特色的胡氏水下防护系统,是正儿八经战列舰级别。
所谓胡氏TDS指的是材料学家胡孟维设计的一种水下防护系统,其主要部分和世界主流的液舱-空舱-液舱多层设计一致,但在其中填充一种特殊的膨化沥青,起到吸收爆炸能量、缓冲的作用。
膨化沥青具有少许的弹性和流动性,这一套水下防护系统设计非常优异,虽然布置在成化级上因为宽度受限而使得效能有所降低,但也接近一流水准。
至于永乐级,由于有着充足宽度来布置TDS纵深,其水下防护能力和黎塞留级同属于顶流水准的独一档。
她的副炮配置也相当完备,计划搭载7座双联装128㎜高平两用炮、12座双联装38.4㎜高射炮、8座四联装20.8㎜高射炮、8座单装20.8㎜高射炮。
那7座双联装高平两用炮的布置比较独特,其中4座对称分布于左右两舷,另3座呈品字形布置在舰体后部。
根据兵部海军处预估,成化级首舰的造价大约为4100万圆,二号舰和三号舰的造价则可以降低到3900万圆。
这意味着一艘成化级的造价只相当于四艘驱逐舰、亦或是一艘半的重型巡洋舰。
而且还不占用建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船台,仅需180m船台便可开工建造,效费比高得吓人。
不过,世间万物皆有利有弊,成化级也有自己的缺点。
第一是人员拥挤,即使采用了长艏楼船型来加大内部空间,但成化级的舰体长度实在偏短,水兵们的生活空间仅有轻巡水平。
第二是续航距离较少,其在14节巡航速度下的最大航程也只有大约8000海里,与动辄上万海里的其余战舰相比确实有些腿短。
但就是这样一级白菜价的小型战列舰,其战术意义、甚至是战略意义都不可小觑。
论战术,进,她可以带领分遣舰队肆意游弋,参与前卫战;退,她可以担任航母舰队的带刀侍卫,提供强大的防空火力掩护。
美国人当下就很苦逼,因为在依阿华级服役之前,他们没有任何一艘航速大于28节的高速战列舰——新墨西哥级、田纳西级、科罗拉多级全都是低速铁乌龟。
而重巡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对抗成化级的,遇上了只能掉头就跑,真敢应战那就是被吊打的局面。
论战略,这将会使得美国人不得不暂缓一部分航空母舰或战列舰的建造,赶紧开建一级能够对付成化级的大型巡洋舰或者战列巡洋舰。
某种意义上来说,董方正在今后百年都将成为一个不朽的传奇——他成功以东拼西凑捡现成的最小成本,创造出了三个能把对手恶心到家的玩意。
不过成化级到底只能算一种特化产物,至于正规的下一代战列舰,大明海军内部仍然争执不休,看来一时半会没法拍板落定。
赞成方雄心勃勃的打算建造一级5万吨标准排水量、航速超过30节、搭载3座三联装超大口径主炮的超级战列舰。
主炮有十四寸和十四寸半两种方案,计划建造两艘。
反对方则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在逆潮流而行,注定白费周章。
两艘超级战列舰的建造周期恐怕都差不多够那两座船台完工四艘航空母舰了,太浪费了。
“我是觉着再开工造几艘战列舰太费时费力了,那种五万吨的大船怕是要造上三年半?”罗符一边写下自己的评判,一边说着,“但如果是两万吨的航母,两年就能竣工。”
“确实,我也挺喜欢大船,不过没办法,航母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周长风叹了一口气,“看局势吧,如果未来战局明朗,造一艘也不是不行。”
大明的航空母舰处在稳定扩充的状态,但尚未出现一级大量建造的饺子级,因为这条路仍在探索中,每一级航母都有少许改进。
大明海军其实有一艘名叫启明号的练习航母,她是二十年代初期由一艘巡洋舰改造而来的,排水量不过一万吨。因为是第一艘航母,她存在大量的疏漏和毛病,所以没过几年就退役了,时至今日一直在渤海和黑水洋当作训练舰。
除了她,目前在役的航母共有6艘,包括:
2艘改建自永元级战列巡洋舰的太微垣级,标排3万吨,封闭式机库,木质甲板,载机量90架;
2艘轻型航母派系支持建造的天市垣级,标排1.7万吨,开放式机库,木质甲板,载机量60架;
2艘不受干扰设计建造的装甲航母紫微垣级,标排2.33万吨,封闭式机库,装甲甲板,载机量60架。
除此之外还有几艘航母马上就要服役——3艘依《备战扩充建造案》建造的北落师门级轻型航母,标排1.4万吨,开放式机库,木质甲板,载机量52架。
北落师门级轻型航母比较尴尬,她们在设计时是为了配合永乐级战列舰一起行动的,用于提供战斗机掩护、侦察机辅助、轰炸机骚扰。
可她们都快完工了,航空母舰才证明了自身的独立打击威力,战列舰决战的模式似乎要一去不复返了。
北落师门号、离宫号、天纲号这三艘轻型航母该何去何从,大明海军也还在讨论中。
尔后,改建自永乐级三号舰和四号舰的大型装甲航母应该能在二十个月内竣工。
那时大明海军将拥有绝无仅有的标准排水量为4万吨的装甲航母,预计通常载机量为80架,最大载机量可达100架。
这时,罗符忽然惊喜的“哦豁”了一声。
“克行,你看,南军顺利拿下仁安羌了。”
“嗯?进展这么快?”
罗符拿起一份战报,伸手递给了斜前方的周长风,“可惜比不了咱们在南洋的突袭啊。光靠两条腿,跑得再快英人也有工夫炸了油井。”
后者一目十行地扫视了一遍,“还残留了百分之二十?呃…还行吧,缅甸的战局尘埃落定了。”
虽然安南人非常卖力,可是他们自身的战斗力不甚理想,而且缅甸的复杂地形也极大的制约了行动。
再加上英印军、英缅军的抵抗比较强烈,又有疟疾横行,所以安南王家陆军的十万大军历时两个多月才粉碎了七万多敌军的多道防线。
他们一共付出了死亡近三千人、负伤九千余人的巨大代价,这还不包括疟疾横行带来的大量非战斗减员。
经此一役,英国在东南亚的防线已经崩溃。
英印军和残存的英缅军只能向西撤退,依托孟加拉地区的有利地形重新布置防线。
新上任的远东战区总司令韦维尔宣称要坚定抵抗,绝不容许任何人染指大英帝国的宝石,来犯之敌必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但这在周长风看来等同于狺狺狂吠——咬人的狗不叫,像这样大放厥词多半是没底气。
如今暹罗已经彻底倒向了大明,虽然他们在派兵这方面有点磨洋工,只派出了一个步兵师和两个工兵营,但是却全力配合军需物资运输,也承担了一部分食品供给。
马来亚战役被俘的十万英联邦军队俘虏大部分被运到了暹罗,他们将承担起建造暹罗至缅甸的铁路的重任。
这样一来,假如以后需要向西进攻印杜地区,有这样一条铁路将会极大的减轻后勤保障难度。
大明军部早就有这个打算,安南人也大力支持。
鉴于英国人的和谈诚意不足,大明朝廷便批准了这一计划,开始进行前期准备。
以前,英国人就向暹罗人提议建造一条贯穿英属缅甸和暹罗的铁路,方便沟通、贸易,顺带还能施加影响力,不过暹罗人最后没有同意。
明军打算就沿用当年英国人勘察、总结的路线草案,节省时间,直接开始建造。
暹缅铁路设计为单向铁路,米轨,每天可往返三次五十节车皮的军列,最大运力为每天3000吨。
它与暹罗本土铁轨轨距相同,所需材料先挪用暹罗库存的铁轨备件,同时由暹罗和安南的民营企业工厂承担后续材料制造。
暹缅铁路要途经崇山峻岭和坎坷丛林,地形复杂,建造难度非常之大。
根据大明国立铁路派去的调查小组发回的报告,从起点和终点同时开始建造,按照正常劳作时长,预计工期二十六个月。
南方境况如此,而在北方,一场秘密交易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顺天府,丰台火车站。
“呜呜呜”的汽笛声中,一列五十四节编组的火车缓缓驶离了月台,逐渐加速,拖着飘散的黑烟消失在了北方地平线处。
这五十四节车皮全部为二十吨级轻型四轮棚车,也就是闷罐车,内部堆叠满了大木箱子。
外层的木箱中装着各种杂货,而内里的木箱中却装着满满当当的钨精矿、钼精矿、镍精矿、天然橡胶。
通常来说,铁路运输矿石会使用敞车,也就是上边不封顶的敞篷车厢,这样遮遮掩掩的做法显然是在……偷运。
因为稀有资源短缺而急不可耐的德社提出了这个主意——沙俄现在群雄逐鹿、混乱不堪,干脆就来一个浑水摸鱼!
根据秘密签订的协定,双方达成的交易是:
大明向德社分批偷运2500吨钨精矿、2000吨镍精矿、1800吨钼精矿、天然橡胶700吨、奎宁6.5吨。
同时提供全套的三七式火箭筒图纸,以及10具火箭筒样品和500发不同种类的弹药。
另外还有全套的三三式乙型航空鱼雷图纸,以及5枚鱼雷样品。
德社则向大明提供Seetakt型舰载对空警戒雷达、Freya型陆基对空警戒雷达、Würzburg型火控雷达的关键零部件样品和全套图纸。
还有LG39型无后坐力炮图纸,以及4门无后坐力炮样品和200发弹药。
明人认为自己大赚、德国人认为自己小赚,双方都觉得自己赚到了,这可以说是一笔愉快的交易。
世人所不知的是,大致从一个半月前开始,德社战争委员会命令人民軍总参谋部制订的一系列行动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来到了收尾阶段。
欺骗行动代号为“布拉格”;集结行动代号为“黑森林演习”;针对法国的进攻计划代号为“紫色印刷”。
尽管德社起初打算先解放东欧、确保资源供给充足,但是战争委员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强烈建议尽早进攻法国。
可以说恩斯特和德社上层是经过不小的心理斗争才应允这样的大胆计划的。
历史上,总参谋长哈德尔上将提交的黄色方案初稿几乎就是三十年前欧战时施里芬计划的翻版,以至于阿某人大发雷霆。
之后,曼不群和古不帅提出了大幅度修改的建议,但是被老将军们所抵触,认为太过于冒进。
这也是为什么阿某人吐槽国防军将领们都是迂腐的老古董。
客观上因为大量欧战时期的旧贵族将领不复存在,德社在这方面的战略部署从一开始就更为先进。
但这种先进是相对的,仅仅是一种“不循规蹈矩、不拘于过往”的先进。
从实际部署上就可以管中窥豹,依照计划,德军一共集结了两百万大军。
其中包括99个步兵师、6个摩托化步兵师、8个装甲师、3个山地师,还有大量的独立支援部队。
技术兵器统共有大约2700辆坦克、3800架战机,以及2门740㎜列车炮、8门280㎜列车炮、14门210㎜列车炮、3门600㎜履带式臼炮。
他们打算进攻比利时和荷兰,牵制北线敌军;同时通过南线的阿登森林发起突袭。
期间,中线部队对马其诺防线实施试探性的进攻,持续施加压力,同时评估在巨炮支援下能否达成正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