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朱阳这一举动,还真让许飞娘有点小感动。
不过许飞娘是谁,妥妥的御姐。
许飞娘似笑非笑的道:“小子,你就不怕我抓了你的气息,千里飞剑斩你的项上人头?”
朱阳自信一笑:“先不说仙子不是那样的人,就算是仙子是,我自问也还是有几分自保之道的。”
看到朱阳这么说,许飞娘也就不再废话。
直接抓住了朱阳的一缕气息,存入一个玉瓶之中。
之后,许飞娘二话没说,起剑光边走了。
关于如何放出血神子的事情,许飞娘还是需要找人商议一下才是。
且不说许飞娘如何合纵连横,勾连一群邪魔外道去放出血神子。
朱阳这边直接返回了武进城,等他回来的时候,许定川已经把剩下的绿营兵全都迫降了。
大局已定!
这一次,满清的七万大军算是又打了水漂了。
不过,这一次,针对这些绿营兵,朱并没有全部接收。
并且,朱阳还命令许定川,要选出其中罪大恶极的,拉出来全部砍了。
一方面是纯洁队伍,另一方面也是震慑这些绿营兵。
当然,更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朱阳根本不允许自己的军队之中有这种欺压乃至屠杀百姓的存在。
不要以为绿营是汉人就不会屠杀汉人了。
那可就真的想多了。
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扬州十日之中,汉人士兵可没少出力。
这些汉奸统统该杀!
最后投降的四万绿营兵,又足足拉出来三千多罪大恶极之人。
这里的罪是曾经干过杀良冒功、奸淫百姓的,如果要是把范围扩大,说不定一般的人都要拉出来被砍了。
不过,虽然没有把剩下的绿营兵杀了。
但是朱阳也没有让他们好受,除去一些确实洁身自好,没有干过坏事的,这部分人只有大约三千人左右。
其他人全部都被朱阳给搞去挖矿、修路、修建城池等,劳动改造。
干满三年之后,看自己的意愿,想要从军的从军,不想从军的可以从官府手中租一块地,然后为国家种地,租子只收三成。
这已经是非常的良心,简直良心到家了。
说白了,就是屯田。
不管什么时候,粮食都是第一位的。
只有能让治下的人吃饱饭,才会跟着你干。
不然的话,跟着你还是饿肚子,干个屁啊。
就算你是神仙,也跑得一干二净了。
说不定,半夜的时候趁你睡着了割了你的人头去领赏都是正常。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谁能解决吃饭问题,谁就能当皇帝。
说实话,江苏的这三个府,常州、镇江、苏州都是鱼米之乡,个顶个的能产米。
原因很简单,太湖平原便在这个地方。
按理来说,朱阳应该是不缺米粮的。
但是有个问题,现在不缺不代表以后不缺。
其他地方可不像这几个府这么富庶,所以,朱阳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两个东西。
地瓜和土豆。
也就是红薯和马铃薯。
这两个东西现在早就已经传入中国了,但是还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和种植。
朱阳直接喊来顾炎武,告诉他试种这两个东西,看如何才能提高产量。
朱阳又不是什么农业专家,这种事情交给顾炎武,让他去请几个有经验的老农摸索就好了。
相信用不了太久,就能摸索出适合的种植方法。
反正不管怎么样,多产粮食就没错。
因为人口才是朱阳的根基,只要麾下人口足够多,百姓又认可朱阳,那么朱阳便可源源不断的获得气运。
是的,朱阳发现了,这个气运用完之后并不是不增长了。
还是会增长的。
就算是不扩大地盘,他也会缓慢增长。
朱阳总结出来了规律。
扩大地盘和人口,这是一锤子的买卖,能够猛然暴增一大截的气运值。
但是后续的统治才是一个可持续的源泉。
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气运值。
所以,开疆拓土固然重要,但是巩固统治同样十分重要。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今,太平军掌控了一个常州府,又打掉了满清的七万平叛大军,正是声势最猛的时候。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
开疆拓土吧。
这一次,朱阳下了命令,直接把JS省所有的除去徐州和海州以外的州府的全部拿下,包括江宁府,也就是金陵所在。
江宁府将有朱阳亲自带兵去南下,其他的州府分别有许定川、夏怀龙和刘莱臣等人分别去取。
这个时候,顾炎武前期多招募几万后备兵的建议起了作用。
这一次,朱阳直接起七万大兵,浩浩荡荡,横扫整个江苏。
朱阳自己只带了五千士兵,一路直奔江宁而来。
镇江府根本没用攻打,直接投降了。
开玩笑,穆里玛的七万大军都被灭的干干净净,镇江府知府可不觉得自己能够挡得住朱阳。
于是,整个镇江府传檄而定。
实际上不止镇江,扬州、嘉定、太仓、松江基本都是如此,只有两个地方需要攻打,一个是苏州府,一个就是淮安府。
朱阳完全没有操心这些,因为此时整个江苏境内满清兵力十分空虚,以许定川他们的实力,拿下完全不成问题。
朱阳现在正跟顾炎武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拿下金陵之后,改制的问题。
一旦拿下金陵,太平军的声势跟现在就完全不同了。
占据一省之地,还占据了江陵的太平军,被清军视为大敌的同时,也会吸引无数明朝遗老和遗臣的目光。
到时候,整个江陵必然会变成如几百年前,洪武大帝占据金陵时的景象。
朱阳对顾炎武道:“亭林先生,你说我占据江陵之后,该怎么做?恢复大明,建国称帝?”
听到恢复大明四个字,顾炎武不由的一阵脸色潮红。
对顾炎武这样的明朝遗老遗臣,最听不得的就是恢复大明几个字了。
但是,顾炎武已经今非昔比,世事历练,已经让这位明朝的遗臣看透了很多事情。
“如果大王志在天下,光复大明,老臣劝大王暂且不要称帝。”
“哦,缘由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