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五刻,这已是后半夜。
略显阴寒的太渠阁衙门大堂内,一片寂静,唯有那盏燃尽的烛灯,似乎仍还在亮着,偶尔扑腾几下,显得尤为诡异。
「啊!」
夏元铖忽然叫出声,走在前面的陆昭漪被他这一叫,弄得比较不耐烦。
「自己家的衙门,你还能怕成这样……」她有些不屑的样子。
她的手上,正捧着油灯,而方才刚训斥完夏元铖,脑海里立刻陷入沉思。
不久,她一把将手中的油灯,重重的拍在面前的案几上,又将夏元铖吓了一遍。
「哎哟,到底怎么了?你纯粹想吓我是不是?」
「我才想明白,那两次的叫声,是怎么回事了。」
「那你快说呀?是怎么回事?别吓我……」夏元铖紧抓住陆昭漪的胳膊,一双眼睛里写满了惊悚的神色,生怕她突然又做出什么其他举动似的。
陆昭漪并未着急回答,反倒唤了衙役进来,让其天亮之后,去请梁王来此。
「让梁王堂兄来,所谓何事?」
她白了白眼,「明日本就要初审,梁王与谢家的朝歌案……你忘了?」
夏元铖依旧还抓着她的胳膊,哆哆嗦嗦地,「你要不将今夜那案子揭开吧?不然,今夜我怕是睡不着觉……」
陆昭漪无奈地叹气。
「我也想将那案子揭开,但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办法。」
「我们没有证据,不代表李潜也没有证据。」
「……」陆昭漪怔住,干脆便说了自己的想法。
「今夜的死者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死前被人下药昏迷,二是腹部中刀失血过多而死,并且偏偏被施了要,减缓了失血速度。这便说明,守卫们从窗户边看到的影子,就不是死者,而是有人为的,故意制造出死者出现在人前的假象,凶手也为了自己制造了不在场证明……」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两种特征,都包含下药的情况,可宣武观没有外人进出,只能是道观里面的人下的手」
夏元铖点点头,「为什么凶手要杀他?还有,你说你破解了两次尖叫那事,怎么做到的?」
「宣武观内,他们都是道士,但也别忘了,他们也都是……官!」
明面上是道观,但三名道士,分别为皇帝掌簿、掌印与掌册,也是正经有官职称谓之人。
既然是官,那定是有朝堂上的同党,之所以安排这场刺杀,还是为了能让使节闭嘴,继续激化大渊与鲜卑的矛盾,进而让战事继续。
可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夏裴事先就安排了这一切,秘密送真正的使节出城,同时又找了个人冒充使节,这样一来,那些人打的算盘彻底毁了。
听到这里,夏元铖忽然懂了,紧张的神色,逐渐松弛下来,没刚开始那般恐怖,可有一点还是想不通。
「那叫声是怎么回事?你与李潜,还有禁卫都只听到一声,我与影冲,为何能听到两次?」
陆昭漪展眉,淡淡一笑,「你想一下,宣武观离步广里有多远?」
「二里多,不到三里。」夏元铖答。
「那你觉得这么远,能听到什么?」陆昭漪郑重其事道。
「其实,在风满楼,跟本不可能听到声音,就连第一次我们听到的叫声,也都不是从宣武观传来的……而是我们刚好,听到就近的声响,再看向宣武观混乱的景象,便以为自己听到的,是从那里传来的,但这距离太远,根本传不到……」
「那我们听到的是什么?还有,在宣武观,影冲为何听到两次,其他人只听到一次?」
陆昭漪点点头,「你
刚刚进衙门叫的那一声,是一声,还是两声?」
「一声啊!」
「不,是两声。」她坚定道,「因为第二声,是传出来的回音,所以你自己只听到一声,而旁人便能听见回声。」
这让夏元铖不能理解了。
不过,陆昭漪继续解释着,「当时宣武观内场面混乱,禁卫一想到使节大概是遭遇不测,怕被陛下怪罪,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死者就寝的房间,而忽略了回声。而影卫则是在围墙之外,又是深夜,又不知围墙内的情节,身处局面之外,影冲自然能听清,第一声尖叫后的回声……」
至此,所有的疑惑都已解开,而她也不认为,这案子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接下来,便是要从观主口中套出指使之人,而套话这种事,对李潜来说,是他最为拿手的一项技艺。
她有一种直觉,今夜的这场命案,跟梁王被牵扯的朝歌案,有着极大的联系。
这才,她想要在开审前,先将梁王叫来谋划一番,也是为了能在那些人出手之前,先做出反计之法。
这一夜,似乎是不太平静。
直到寅时三刻左右,谍网探子传来消息,仍通过箭矢传递,其内容是李潜已查出真相,将凶手押解进宫,面见陛下。
还有半个多时辰,便要天亮了,陆昭漪坐在太渠阁衙门内,瞧了瞧外面蒙蒙亮的天色,当即找来外面的衙役,派人去梁王府外等候。只待卯时一到,便请梁王来此。
衙门内发出的一丝响动,顿时令趴在悬镜高堂之下的夏元铖惊醒,忙爬起来站直。
陆昭漪转头,见他神色慌张,不禁笑出了声,「阁令先去后院歇息吧?梁王与谢东风至少也得巳时前后,才能到齐。」
「嗯。那有劳堂嫂……」夏元铖点点头,便往后堂走去。
陆昭漪望着他匆匆而去的背影,目光中带着几许复杂。
夏氏男子,个顶个的人中之龙,文治武功样样都是出类拔萃的。而她所接触到的夏氏之人,大抵都是个个身怀绝技,或有惊世之才。
反倒是夏元铖,好似没有一项特别出众的天赋,终究在夏氏个个出类拔萃的家族之中,成了一个特例。
烛台中的火烛,随着蜡烛见底,一个个渐渐熄灭,整个太渠阁内,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陆昭漪收敛心神,重新去点了一支烛台,走向书架,取出一份竹简回到座席,摊开书简,将所有的思绪投入到朝歌案的卷宗之中。
一夜已过,朝阳升起,明媚的阳光照在洛京的街坊之内,原本空荡荡的巷子里,百姓们陆续出行,又热闹起来。
太渠阁衙门,此时迎来一名不速之客,趁着陆昭漪全神贯注在案卷时,一声不吭的,就站在大堂之上。
可她并非全然不知道有人进来,在翻阅竹简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她也从未抬头看向来人,语气淡漠道:「左相来此,怕是有何重要的事吧?」
来人正是袁奇。
「呵呵呵,刚从皇宫出来,顺道就来你这儿看看……」
袁奇毫不迟疑,便坐到她对面,低下声,「我陪陛下听了一夜,李潜对昨夜案情的揭露,大殿之上,宣武观主居然畏罪自杀,牵连出一些朝堂之上的重臣啊!」
「陛下呢?此时在干嘛?」陆昭漪仍未抬头,问。
「哦,陛下兴许睡了。」袁奇道,「临走前吩咐金吾卫去抄了严府、陈家以及宋家。」
说的这儿,陆昭漪才缓缓放下笔,抬起头与他对视,「陈家与宋家,是尹川士族,虽不及你袁家在尹川之声望,可摆明了,要削弱尹川对朝堂的掌控……」
「我袁奇,位列三公之上
,一人之下,此等殊荣,我已经满足了。从未想过要控制朝廷……」袁奇皱着眉,连连叹息。
「我知道……」陆昭漪安慰道,「你也算是陛下最亲近之人,你也当知晓,陛下针对的,并非你袁家,而是要借此消除对朝堂、社稷之隐患。」
「那么,先生你,之后想怎么做?」袁奇问。Z.br>
「我?」陆昭漪愣了愣。
她自然是要清除世家门第对朝堂的影响,甚至不惜,彻底掀翻士族之利益,破而后立。
其中,也不乏有士族与寒门在暗中支持。
例如邱家,作为司隶河内郡的世家,邱渠子却加入到她的计划之中,起因却是,邱家处于世家门阀的边缘,若不是与夏裴有着患难与共之情分,邱家也就只是好不起眼的小门阀。
故而,掀翻士族,对他家倒是影响不大。可对于袁家,那就不一样了。
袁家自武公起事之始,便一直在扶持,直到如今,已经成了撼动河南与尹川两地的大士族,更是与其他士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或许像袁奇、袁询等人,都是一心忠于社稷,可袁家其他人,可不像他们这般无私。
其背后所做所为根本无法与外人说道。
陆昭漪心中感叹,不知该不该与他说出来,她所要做的计划。
但是,她能肯定的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也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让袁家保住当前在朝堂之上的地位。
只要袁家能保住现有的势力,今后朝堂如何变化,袁家人稳坐朝堂,这天下便不会有何大的危机。
这就相当于一棵参天大树,无论经历何等风雨,大树岿然不动,底下如何腥风血雨,都不过是,大树根系所覆盖的枝桠。
而一旦袁家有所异动,那么这株藤蔓必定承受不了巨大的打击而折断,到时候,朝野大震,朝野大乱。
她相信,袁奇是能够领悟到她的苦衷的。
「先生?」袁奇见她沉默良久,轻唤道。
猛的瞬间,陆昭漪回过神,正要开口之时,外面传来衙役的汇报声。
「回禀长史,梁王与梁王妃已在堂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