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签约写小说
第一,找个好的网站注册。打个比方,若你是想和潇湘签约那你可以直接到潇湘上去发表。(注意选择你发表的等级,就象专属和驻站是有很大区别的,仔细看清楚。还有,只要你选择的不是专属,那你可以一稿多投)
第二,就是看你的文了,写的好,自然有人主动找你签约,都会给先你看协议的。但是你要知道,文都是看点击率来的,不要简单的以为只要签约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这是误区。
第三,新手发表,要注意人气,你可以去其他作者那灌灌水,提高下你的知名度。
第四,注意真假。选择网站签约最好是选择出名的大型网站,正规的网站下面有许可证号的。
第五,你的书类型,现在的书都分男生区和女生区。象潇湘和新小说吧等就是标榜的专业女性网站。
第六,更新的速度,这很重要,要自己掌握比例。
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2、祖师公签:祷丹难沉
三平祖师爷签诗解
第一首姜太公在天水宫学道
姜太公在渭水河钓鱼
诗偈:南无世界若虚舟不用张帆任去留
俄闻晓唱丝纶后月落空垂一钓钩
姜大公是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人物。名尚,字子牙。他十三岁上昆仑山,拜元始天尊为师,在天水宫学道四十年。一日,天尊对子牙说:“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姜太公下山后,历尽坎坷,八十岁时隐居在渭水河边,朝暮垂钓,作歌取乐,为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助周武王起兵伐纣,终于完成兴周的大业。最后又奉命发榜封神。
本首签题意“待时而动,谋事皆吉”。
第二首苏东坡赤壁游舟
韩信钩于城下
诗偈:无忧树下有何忧不尽长江日夜流
月明风清无限景好将杯酒共追游
苏东坡(1037―1101)名轶,字子瞻.北来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于嘉佑年间考中进士,历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苏东坡诗句,诬其“讥切时政”逮捕下狱,不久,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苏东坡被贬黄州后,政治上失意,生活态度趋向消极,经常与朋友泛舟赤壁,以遣忧愁。元丰五年八月至十月间,苏东坡写下两篇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文章,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韩信(?一前196),西汉三大开国功臣之一。他初属项羽,继归刘邦,统率汉军打败项羽。汉朝建立后,封为楚王,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最后被吕后杀害。韩信未出身前,生活困苦,常常在淮阴城下淮水河边钓鱼,以此度日。有个洗衣服的老妇人可怜他,拿些饭菜救济.他接受了;有个恶少年看不起他,要他从胯下爬过去,他也照做了。
苏东坡赤壁游舟和韩信钩于城下都是在患难无奈之时,出头尚有时日。
第三首太阳偏自恨枝无叶
宋太祖被困河东
诗偈:机感运用无休歇寒暑相推冷有热
朝必种兮幕必收冬既凋零春又发
“太阳启自恨枝无叶”是句口头传说。太阳斜照时,树影倾斜,树身看不到自己倒影,为此而唉叹:只有光秃秃的身子,无枝无叶真难看啊!做人也是这个道理,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应该树立信心才对。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据小说《杨家将演义》载,宋太祖曾亲率二十万大军征讨北汉,在河东被北汉王刘钧重兵所困,情势危急,后幸得援兵所救。才幸免于难。
宋太祖乃开国之君。权倾天下,尚有被困之日,况芸芸众生
第四首杨宗保得病在三关
杨文广得病回宋朝
诗偈:投神告佛想难医疾病缠身有许时
喜得平安痊愈日春风桃李又生枝
杨宗保和杨文广都是《杨家将演义》中人物。杨宗保是杨家将第三代,杨令公之孙,杨延昭之子。杨延昭死后,宗保继承遗志,镇守三关。数十年间。辽兵未能入侵边关一寸之地.一年秋天,杨宗保染病,将士们劝其回天波府养病,但他以军国大事为重,谢绝回京,最后病死在三关,鞠躬尽瘁。
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也是一个能征惯战的帅才。所不同的是,他父亲长年镇守北疆,抵御辽国,而他却是在南方建功立业。相传北宋仁宗年间,闽粤一带十八洞蛮人造反,杨文广奉旨南征,一举平定南蛮。其间,杨文广因不习惯南方水土,得了重病,他听从将士劝告,回到北方养病,不久痊愈.杨氏父子一样在军旅中得病,但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后果也不同
第五首韩文公拜将相
韩文公受封王
诗偈:石室颗珠并隐玉百年家道丰盈足
谁识韩公拜将相忘记昔日偷瓜粟
韩文公(768―824)名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朝著名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后来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韩愈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据史实,韩文公未曾拜将人相,也没有封王。签诗中所言,只是一种民间传说。
韩文公在潮州当刺史期间,曾结交大颠和尚,相传还与三平祖师公杨义中有过一段佛缘。韩愈刚上任没几天,便询吏民疾苦。得知湫水有鳄鱼,伤害百姓牲畜,导致百姓穷困。韩愈求救于大颠和尚,示意杨义中,祖师公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读书人什么东西最有威力?”韩愈顿悟,立即采取行动,消灭鳄鱼。回衙后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次日到江边,摆下香案,命下属以一头猪、一只羊投入湫水中,读了祭文,用红?笔一勾。抛下江中,然后组织“村技吏民”驱鳄。新、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述:韩愈祭鳄那天晚上,暴风雷起于溪中,翌日江水尽涸,鳄鱼南徒60里人海。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殿各宫大小尊神,一齐赴蟠桃嘉会。
王母娘娘仙桃大会可谓“百事称心、万福来迎”
3、小说中古诗怎么编写
故乡情
音乐:
段银莹-国乐醉筝
图片
“由于心脏的搏动而咏唱出来的真理,是诗。”—钟敬文
前曾有网友问我,如何写作古诗词。听后茫然,一时还真不知如何回答;说,写诗词要有诗化的语言吧,太空泛;说,心灵所致,情感所发吧,太抽象。闲来上网查阅资料,这方面的论述很多,言简易懂的到是【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黛玉教香菱写诗所言极是通俗好记,其文如下:“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
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看来,如黛玉教香菱写诗所言,学写古诗词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嘛!不过做为现代人的我辈,学写古诗词,还是要先掌握一定的有关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也就是说,在写之前要对何谓古诗词有个基本的概念。大体上说,古诗可依格律要求不同分为“近体”与“古风”(也称古体)两种(词另论),区别如下: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hàn)联,五、六句为颈(jǐng)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词说
词,初名曲子、曲子词,又叫倚声,后来也被称作是长短句、诗馀等。从音乐文体的角度来说,词原是配合隋、唐燕乐而创作的歌辞。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即词调名,也就是一首词所依附的乐曲名。
词最早是没有题目的,词牌本身就是题目,也就是说词的文辞必和词牌有关联。然而后来词剥离了音乐后,词牌和词的文辞之间,就不一定要有关联了。又词牌中往往有令、引、近、慢等字眼,如《浪淘沙令》、《青门引》、《祝英台近》、《石州慢》等,这些名词,是与词的节拍有关的。
今天我们填词需要参照以平仄律为基础的词谱,是为了表示对格律诗传统的尊重和敬畏,而不是为了合乐可歌。
常见的词谱有《钦定词谱》、《词律》、《白香词谱》等,《钦定词谱》是官修的词谱,收罗最广,而舛误多于《词律》。《白香词谱》收谱最少而最粗疏。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是目前比较好而且比较方便使用的一种。
按谱填词,需要注意者有如下数端:
一、词中有领字,有逗,为诗中所无。
词中领字,有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一字领如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渐”字一直领到“残照当楼”。二字领,如秦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三字领,如秦观同阕“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销香减”。一般一字领的字都用去声。
词中用逗,乃在意思相连,而语气略作停顿之处,如史达祖《双双燕》:“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宋徽宋《宴山亭》:“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凡逗之处,必上下文连在一起始为一完整句子,然而在语气上,却又有一停顿。
二、词中对仗与诗不甚相类。
词中对仗,只求字面与句意成对仗,至其平仄,因为词谱有一定不易之规定,所以往往会出现平声与平声、仄声与仄声的对仗,而且很多时候会出现出句收平声尾,对句收仄声尾的情形。这些在诗中绝不允许的情况,在词中却是很正常的。比如张炎的《绮罗香》“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芳树”,“舣”与“绕”,是仄声和仄声对仗,“孤村”对“芳树”,上句收平,下句收仄。又如他的《高阳台·西湖春感》:“接叶巢莺,平波卷絮”。甚至有时候词中对仗时不避同字,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清照《一剪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4]又词中往往用鼎足对,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滩》)扇面对,如“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三、词的用笔与章法
词是一种最适宜表达芬芳绵缈之思的文体。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又说“诗之境阔,词之境长”。词的转折、腾挪远比诗复杂。词要写得像词,有词的味道,就得善于用笔,尤以长调为然。用笔之法,前人有主张“一气贯注,盘旋而下”的,有“着重上下照应”的,还有倡导“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的。以上种种,实际上皆是指整篇的章法而言,本节课所要讲的用笔,指的是词中两个意象元之间的承接与转换。有问答、提顿、对照、透过、翻转、折进、虚笔、逆写、开阖等笔法,以下逐一论之。
一、问答
问答者,上句发问,下句作答,而所答之辞,又往往虚致空灵,不能是明确的答案。如: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白《菩萨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黄庭坚《清平乐》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贺铸《石州慢》
何处是京华?暮云遮。——万俟咏《昭君怨》
……
二、提顿
提与顿,本来都是书法上的名词。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所谓提笔,是指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所谓顿笔,则是指线条点画要求变粗变特出时,用力下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提与顿,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笔法,没有提,就无所谓顿,没有顿,提也就失去了意义。词中提顿,第一种情况是是提笔在前渲染,而顿笔则在后明白了当地说明意思,这叫做正提顿。如: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朱敦儒《水龙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逆提顿,则是顿笔在前实写,提笔在后虚写烘托。如: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王诜《忆故人》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织成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吴文英《浣溪沙》
三、对照
对照之意,甚为显豁。词中上一意与下一意相互对照,以为呼应,即谓之对照。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谢逸《江城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
四、透过
透过者,下意直承上意,而用意加深。如: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情到不堪言处,吩咐东流。——张耒《风流子》
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晏几道《蝶恋花》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李廌《虞美人》
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万俟咏《昭君怨》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相见欢》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五、翻转
翻转是两意分成正副,前一意与后一意相反相成。一种情况是前一意是副,后一意是正,如: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谢薖《鹊桥仙》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徐俯《卜算子》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叶梦得《贺新郎》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程垓《水龙吟》
不是不相逢,泪空滴、年年别袖。——仲并《蓦山溪》
另一种情况则是前一意是正,后一意是副:
且尽樽前今日意,休记绿窗眉妩。——李南金《贺新郎》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木兰花》
六、折进
折进者,是前后两意,下一意相对上一意而言,既是转折,又是深入递进。如: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4、关于网络写手签约的注意事项
网络写手签约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了解签约年限,了解网站,了解签的版权种类,及时解约。1、了解签约年限
现在基本所有的网站签约年限都是在3年,5年,10年,当然有少量的网站签约年限是终身版权。有的网站无论是签约还是买断,书的终身版权都不在作者的手上。简单意思就是,书作者只能有一-次收益。
2、了解网站
签约时候理应向编辑对网站的整体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要编辑一说福利怎么样好,怎么样好,自己就晕头转向。天下是没有馅饼让人随便捡的。现在的网站分3种:
(1)私营公司:这样的网站其实就是个人掏钱开的一家,没有太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后台,很多都是一些写手赚钱后自己掏钱开的。
(2)子公司:这样的网站就是某家大型网站,或者其他类型的公司名下的附属公司。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3)社团,机制型
像这样的文学网站资金可能会不像某大型公司那么雄厚,但是它们后台强大。因为它们的老板直接就是出版社,所以如果走出版路线的话,更加方便。
3、了解签的版权种类
文不管签的多少年,首先一点要清楚的知道,都签了哪些版权给网站。如:无线版权,网络传播版权,实体出版版权,还有各种影视版权,影音版权。大家自己在合同里自己看清楚。现在很多网站因为作者是新人,在合同里动手脚,给作者的版权是全版权。
所谓的全版权就是指,签约这个文以后,这个文不管是什么出版,电子,影视等各种想得到版权,想不到的版权作者都没有了。就算这个文有出版社找作者出版,作者也没有资格自行出版。
4、及时解约
清楚地知道自己签了多少年,签了哪些版权之后,就要做一个整理档案。将自己的文签约日期算起,到合同截至日期做个备案。
现在所有的网站合约上面都有一条,在“合约到期前三个月或者六个月内作者没有提出书面申请向相关网站申请解除合同的,网站将自动视为作者本人自愿将合同与他们续签”。所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文什么合约到期了,就要即使的联系网站的相关编辑,提出解除合同的申请,合作继续授权。
(4)小说中如何写签诗扩展资料:
网络写手签约后写作的设施:
1、电脑
其实撰稿人使用的电脑是相当朴实的,不要非常高档的显卡,也不用着很高速的CPU。比起游戏玩家的电脑配置,撰稿人使用的配置要差得多,而且也要便宜得多。赛扬级的CPU再加个128M内存对于撰稿来说已经足够了。
2、网络
网络已经成为网络写手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有条件的用户来说,还是一步到位安装个宽带网合适一些。毕竟现在拨号上网更费钱,而且性能也不高。
一方面,网络是一个极好的宝库,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许多资料(比如电子书什么的);另一方面,网络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沟通工具,可以将自己的稿件用电子邮件发给编辑。一般网络的接入费用是80-100元左右,开销也不算太大,对于能力较强的撰稿人来说也不算什么。
3、
对于撰稿人来说,QQ是一种沟通工具,撰稿人天天要在QQ上和编辑见面谈写作题材、组稿件等。撰稿人往往一上网就会打开QQ,所以他们在QQ上的头像经常是亮着的。
4、
Word是微软推出的功能非常强大的字处理软件,使用Word撰稿人可以方便地写好文章。当然word的几项功能也是挺实用的,比如字数统计功能可以帮助撰稿人迅速算出自己写了多少字,而且word2000还可以在有错误的地方用红色下划线标出,帮助迅速找到文章中的语法错误。
5.黑马校对
黑马校对是一个不错的校对工具,可以迅速找出文章中的错误。可以考虑安装一个金山快译2001,里面就包含了一个黑马校对工具。
5、小说签名分为几种
小说签名分为两种。
一般分为线下签售会作者当面题写,和网上购买书籍作者在书里面签名两种。小说亲签的就是作者亲笔签名,一般是作者直接签个名字,而特签就是作者会给你写一些祝福语,反正字呢就是比亲签多,而特签如果出手的话,价钱是比亲签高的。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出自《庄子·外物》。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基本信息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悬疑、古传、当代、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按照小说的发生载体分的话,小说可以分为传统纸质小说和网络电子小说。
6、结合怡红欢聚抽签中的诗句以及小说中对相关人物的描写,分析一位得签者后来的命运。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节。占花名儿抽签时,黛玉抽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芙蓉花也即莲花。宝钗掣得的是牡丹花签,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来分别比喻两人呢?我们可以从宋代周敦颐所写的影响深远的《爱莲说》中找到答案:“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与牡丹的这种对比正契合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叛逆之心。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崇的“美德”,她的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的爱,是“宜乎众矣”。但作者对此却是不屑的,他独爱芙蓉花的真性情。所以,作者撇开了众多称颂牡丹的诗句,单挑了全唐诗中唯一说牡丹无情的诗来配宝钗,无疑是饶有深意的。
一、宝钗的“动人”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怪不得宝玉为她的雪白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被黛玉讥为“呆雁”。曹雪芹把宝钗的美表现为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代表的是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正与她的“安分随时”的性格相契合。
论才情,她也堪与黛玉比肩。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如此才情卓著,为她的“动人”凭添了优雅智性的神韵。
然而,才、貌并不是宝钗的最动人之出,曹雪芹要表现的,是这位“品格端方”女子的“人情练达”之动人。在这方面,率性而叛逆的黛玉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而宝钗竟可以两全,以至贾府上下,无有不说她好的。连深爱黛玉的作者也忍不住赠了黛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放纵着闺阁知识分子特有的感情,写诗作画,沉溺情感,一任自然的纾放着她的性灵。而宝钗则秉持世俗的理智,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夫有治国才,妻有停机德。这也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最高人生理想。宝钗的所有人情练达都因这个最终理想而带了明显的功利色彩,将纯情少女本该有的朝气和灵性完全掩盖了。但在统治者眼里,宝钗的品行却是最合心意也是最动人的。
二、宝钗的无情
《红楼梦》中,黛玉是最为感性的人物,她游离于世俗之外,只管诗意的活着。而宝钗却是最理性的人物,她是现实的活着,努力于“做人”而非“做诗”。理性的冷静不仅使宝钗在活色生香的大观园兀显了“品格端方”的大家仪态,也给她笼上了“无情”的色彩。
宝钗的无情首先表现在对待自己的情感上。在第三十四回,她去探望受笞的宝玉,情切之下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了,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得急了,不觉就红了脸。这处描写是最传神的。宝钗毕竟是个怀春少女,但她所接受的教育和行事哲学使她不得不将自然的情感欲望深深地隐藏起来。而潜意识中的至情所在,却不是森严的礼教和严苛的自律能抵制的了得,所以在某些场合,宝钗的真情就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当然这种“失态”会很快被她根深蒂固的理性发觉并制止。她惯于“装愚守拙”,“一问摇头三不知,事不关己不开口”,宁可泯灭自然天性,生生将自己变成一个随时俯仰,随俗媚俗的“木美人”。这般毁心弃性,丧失自我,已不是一句“无情”所能负载。它既是她个人人格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整个人性的悲哀。
在对待他人方面,宝钗的冷静与理智也很令人惊异。“悍妇”如王夫人,尚且对逼死金钏感到不安;无恶不作的“薛呆子”也对好友的“冷遁”感到伤心。而青春年少的宝钗在这两件事上的反应却是无比冷静,她没有表现出一点人性的怜悯和同情,只想着如何安慰王夫人,如何安顿跟随哥哥的家人。滴翠亭外,她以“金蝉脱壳”之计全身而退,远离了祸患,却是以牺牲无辜的黛玉为代价,让黛玉在一众下人中更失人心。如果说明哲保身尚有可原,这等损人利己行径已彻底暴露了她人性中虚伪冷酷的阴影。封建礼教所期望她的以及她自己所追求的“完美人格”,在自欺欺人的鲜美外衣下,掩不住可怜而可卑的本质。
甚至对待至情至性的个人情感,宝钗也能做到“无情”。她的一生并不是为恋爱而来,而是为一场理想的婚姻而来。所以在理智与情感的对峙中,她总能将情感掩藏在理智之下,呈现出“无情”的淑仪风范。世事洞明的她,早已看出宝黛之间的爱情,却仍能置若惘闻。她的确常常巧妙地排挤黛玉,但更多的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在那场轰轰烈烈的骗婚闹剧中,她任由家长将嫁衣披在自己身上,居然没有发出一点声息。以至当她已身为宝玉的合法妻子,而宝玉却以众所周知的方式怀念黛玉时,她所想到的也只是如何才能使他恢复正常的心智,以考取功名,让她得到梦寐以求的夫贵妻荣的结局。怎奈宝玉是情根深种,“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失去了人生最后的慰籍,他终于也遁却了红尘。留下宝钗,独自品味着“金玉良缘终悲苦,琴边衾里总无缘”的凄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