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郊。
朱慈烺正步行在其中,这是一座刚刚修建的大学。
这几年,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正式的课本颁布,大明朝的教育制度,也基本确立了,是成功的建立起来了,规模并不算是太大的近代教育体系。
虽然这个教育体系,只是覆盖了极少数人。
没能够覆盖全民。
但饶是如此,这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也是颇大的——大明朝是世界是第一个,建立起来了近代教育体系的国家。
从初级,到高级的教育体系。
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大量学堂。
还有大学。
同时,还拿出来宝贵的财政,去支援一批贫寒士子们读书。
呃,虽然这些贫寒学子们,在其成年后,要为自己享受的福利而付出代价。
但饶是如此。
朱慈烺所开创的这些教育制度,也是开创历史之先例了。
在如今的天下,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这座在西郊修建的大学,是大明朝刚刚修建的金陵大学。
分为男校与女校。
呃,大明朝竟然也有女校了。
女性受教育在明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当然,也不是说绝对不可能。
后世总有些人以为,古代的大家闺秀们,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亦是绝佳的存在。
但这嘛。
实际上完全就是后人的想象。
绝大多数的大家闺秀,或许可以受教育,但其文化程度,断然不会太高,尤其是明清时期,盛行理学,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便是从这里面产生的。
而到了清朝,满清入关后,那就更甚了。
许多所谓的大家闺秀,甚至连特么字都不识。
更甭提什么琴棋书画之类的东东了。
这是大户人家,至于民间小户人家,那就更甭想了。
男娃都受不了教育,何况是女娃?
不过,饶是如此,朱慈烺还是在南京的金陵大学,建立了男校与女校。
“陛下,这个女校之事,在民间是掀起了不少的风浪,不少士人觉得此事,是伤风败俗,而且,这女子读书者本来就少,设立这女校,岂不是要浪费钱财无算,却又起不到多大的用处……”
教育部尚书,王公壁陪同着朱慈烺,视察着女校的校区,还有宿舍一边朝朱慈烺说道。
明代的大学生,那肯定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骄子。
其本身的地位就崇高,而且前途无量,是国家珍贵的人才,所以待遇方面,自然是相当不错——朱慈烺不是那种,喜欢吹嘘苦难,歌讼苦难的主。
在他看来,苦难这玩意,你要是遇上了,那也没辄,但你要是主动找苦头吃,而且还觉得这能磨练意志什么的,那就有些傻逼喽。
所以,朱慈烺是不会整出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折腾这群未来帝国的人才。
因此,虽然是十七世纪,但学校内部的设施,却是相当不错。
尤其是宿舍。
那就更不错了,后世甭管是哪个学校的宿舍,都比不上大明朝的金陵大学的宿舍。
哦不对。
这话说的有些太绝对喽。
后世,赴华留学的非洲留学生们的宿舍,就能赶的上朱慈烺的金陵大学的宿舍,不只赶的上,甚至还能超越哩!
但只见到,每个宿舍约莫有十几平米大小,里面有书桌,还有木制标准式的床塌,一个宿舍里面,只住两个人,而其后面,还有独立的厕所。
哦对了,要提一嘴,冲水厕所这种技术含量不算太高的东西,朱慈烺当然也早就发明了。
当然,这玩意也就是应用在了金陵大学。
是一种新设计,还未广泛推广开来。
此刻,参观着被打扫一新,掩盖在大量树荫下的校园(当然要多种树了,要不然没有空调,得多热啊?)听着王公壁说着女校的不是,朱慈烺挑了挑眉头,然后看向王公壁道。
“你是觉得,这个女校太浪费资源了?”
“臣,臣……”
王公壁不敢多说,毕竟,这可是朱慈烺提出来的要求,他可不敢驳了朱慈烺的面子。
“这个女校,又不是招收寻常女子过来读书的,为什么天底下,我大明朝各省,都相继建了大学,可朕却只在金陵设女校?”
“臣,臣不知……”
王公壁不明白。
他确实不明白朱慈烺要干什么。
这时,朱慈烺却是解释。
“答案很简单,我大明朝的京师,富家千金,勋臣闺秀,亦或是皇家宗室里面的公主,郡主,皆可以入此读书,光是这些人,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女校,断然不会闲着了!”
“另外,每年选入宫中的秀女,若是有才貌俱佳的,朕也会安排其入女校读书!”
“臣明白了!”
王公壁顿时明白了。
寻常小户人家的女儿,自然是没可能入女校读书。
便是有,那大概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这所女校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替大明朝的高层,培养女儿。
这么做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大明朝的高层女性,可以更为的优秀,而他们的优秀了,那自然也有利于大明江山——因为这群精英女性,大概率也能够培养出来一大群精英子女。
而如果大明朝的高层的下一代都精英了。
哪怕只是一部分精英。
也足够让大明朝未来俯视天下了。
在视察过了女校后,朱慈烺便又询问道。
“何时开学啊?”
“陛下,按照您定下来的教育大纲,今年六月,会考试招生,然后初秋便正式开学,学校的管理,也按陛下的规定……”
大明朝的教育事业,朱慈烺是一定程度的参考了后世华夏的教育制度,寒假与暑假都是有的。
只不过长度,以及开始的时间,略有不同。
同时呢,金陵大学说是大学,但是其却远不如后世华夏大学那般的宽松——垃圾大砖除外。
其管理可以说是严格了。
平常不能随意出入校门不说,课程安排也很是密集,同时,男校与女校之间,也是不可接触的,虽然同属于一个大学,但却是单独管理。
另外,学校内全员住校,哪怕是朱慈烺的公主,皇子,都得住在两人一间的“简陋”宿舍里面。
除了普通课程外,后世垃圾大砖会有的跑早操,也是有的。
而且,这个金陵大学,还是有类似于后世大砖学校才会有的“军事化管理”。
呃,这个确实是事实。
因为大明朝的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栋梁之才,而未来战争无疑是非常频繁的,作为高级人才,他们自然也需要对战争,对军事有基本的认知。
虽然他们上的不是军校,但对军事的基本了解,还有接受军事训练,以及,完成部分初级的军事课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这些大学里面的学生,过的大概是相当的苦逼的。
在跟王公壁了解了一下,大学的情况下,朱慈烺又问及了校长的人选。
“这个学校的校长,可曾定下来了?”
金陵大学作为大明朝新设立的大学,而且,十有八九要成为大明朝的清华北大的的存在。
校长职位可是相当紧要的。
这个校长的级别,也不至于低了。
当听到朱慈烺的询问。
王公壁当即开始举贤。
“陛下,傅山如何?”
“傅山?”
朱慈烺想到了这货。
这家伙在历史上,屡不仕清,康麻子手底下的鞑清官员,把他抬到了北京城三十里外,他愣是靠自己对医术的了解,服用大黄,化身为喷射战士,成功躲避了参加所谓的鸿儒考试。
而且这货貌似挺长寿的啊。
这金陵大学初创,如果隔三差五换校长,也不是件好事。
最重要的是,傅山才学也不错。
是正儿八经的学者,于经学、考据、理学、佛学、道教、诸子、汉方、诗法、书画、金石、地理、武术皆有涉猎。
这几年估计对物理技术也有研究了——这类学者,涉猎一般都是很广泛的。
只不过,此君的官运不太好,一是他不是正途进士出身,而是军前赞画幕僚出身,虽然是官宦世家,但没有功名,在仕途是很能走的开的,毕竟明朝不是清末。
有大量没有功名,靠团练起家,靠平定农民起义,染红了顶子的团练大臣。
二嘛,他虽然有才名,但运气不好,跟着李建泰一块从了贼!
当然,这肯定不是他所愿意的。
毕竟,傅山可是瞧不上李自成的,这主要是李建泰这厮实在没种,投降了李自成,结果就连带着傅山一块投降了。
再加上,他的好朋友韩霖,也被迫从了贼。
这污点可就大大的了。
虽然他从贼后并没有落得好,反倒是因为家里是官宦世家,跟李建泰一块被逮起来拷饷了。
唯一幸运的就是,他没有官身,所以拷饷时被要的银子虽然多,但也不是拿不出来。
而李建泰这厮就惨的多了。
好好的贰臣,原以为可以在大顺朝当新朝大臣。
结果被刘宗敏拷打一通,死在了北京的镇抚司衙门里头。
但由于,他在北京城的时候,又因为清兵入关的缘故,被李自成裹胁到了山西,虽然到了山西后,他成功的脱身,但吴三桂这个狗汉奸入山西后,这家伙又被吴三桂征辟了。
身上又有了个汉奸的污点——虽然吴三桂已经反正,但他的汉奸污点,是一生一世也洗刷不了的。
毕竟,他可没有奉旨投降,潜伏敌营的官方背书!
因此,连带着傅山,仕途上是再走不通了,隆武六年,更是直接出家当了道士。
当然了,虽然是当了道士,但至少也比历史上强了——再不济,大明朝也没有亡,也不用康麻子的骚扰式的征辟,更不用剃发了。
不过,虽然对傅山有所了解。
但当听到,王公壁提及此人后,朱慈烺还是下意识的皱眉问道。
“此人行吗?”
“陛下,此人的才学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王公壁说道。
他跟傅山倒不是朋友,只是觉得这个人选不错,也算是为国举荐人才了。
“朕倒不是担心这个,朕担心的是,他愿不愿意出仕?”
“而且,他身上的污点……”
朱慈烺又皱眉。
校长可是一校之长,管着那么多老师学生,可这个校长身上却有着从贼,汉奸的污点。
朱慈烺同意,倒没关系。
但万一学生们不同意呢?
朱慈烺可不能不顾及这个啊!
“只要陛下愿意洗刷其身上的污点,他必然愿意出仕!”
听罢,王公壁沉吟片刻后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