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祈虽常年待在书坊里,不曾过问外面的事情,但苏少夫人这种风云人物多少还是知道的。听说她武功不错,曾经在清河镇还曾与当铺掌柜一伙儿交过手,对面一群穷凶极恶的老爷们丝毫没有占到便宜。那之后苏家少夫人会武功不好惹的事情便传开了。
如此,他也不算欺负她了。
然而虽然宇文祈这么想,但叶知秋显然并不领情。
笑着回绝道,“宇文公子谦逊有礼弃文比武乃是君子行为,知秋很是感激。不过就如同公子刚才所言,若是公子明知比文更胜一筹却故意取短相较,那我堂堂苏家少夫人赢了怕是也不光彩,胜之不武啊。”
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叶知秋不想占宇文祈便宜,如此就算自己赢了也并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堵不住悠悠众口,难免为日后的管理工作埋下隐患。既然要一较高下,那她就要赢得对方心服口服。
宇文祈没想到她会拒绝,他不过是因为上次叶知秋扰乱自己书坊想给她个教训,并不想让她输得那么难看,可谁曾想人家并不领情。
就在这时,楚南辞发话了。
“既如此,不如抓阄决定,两位意下如何?”
“甚好。”两位不约而同应下。
下一秒,在众人的见证下,一只披盖着红布的托盘由下人呈了上来。
红布一揭,两只一模一样倒扣着的木杯子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按照规则,这杯子里面装着“比文”与“比武”两张纸条,抽中其中任何一张纸条,便比试上面的内容,不容再换。
“请吧。”楚南辞说道。
宇文祈朝叶知秋示意,让女士优先。
叶知秋笑着回礼,称来者为客,让宇文祈来选。
宇文祈拗不过,来到托盘前,扫视了一眼两只杯子,思忖片刻后目光落在了左手边那只。
打开,一张纸条静静躺在托盘上,宇文祈拿起纸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比文”两个字。
“比文。”一旁小厮揭报答案。
答案揭晓,指责起她不识好歹,人家给了台阶却偏偏不下,这下好了,鸡蛋碰到石头上了。
然而更多的,则是抱着一种看戏的态度。
宇文祈悄悄看了一眼叶知秋,只见她信心十足,神色没有丝毫害怕。
“宇文公子,那咱们开始吧。”
宇文祈点点头。
下一秒,两人对坐在台中央,面前书案上整齐摆放着纸墨笔砚。
为了公正,题目并不是由楚南辞所出,而是随意在人群中找来三人,每人出一道题目,以示公正。
在场每位考生均须参与投票,得票者多的获得该题胜利。三题中赢得两题者则成为最后的赢家。
两人身边分别站着一位小厮,用以监督是否作弊,再由两名婢女将誊抄好的第一道题目送至两人面前的书案上。
第一道题,就边关战争作诗一首,限时半柱香。
宇文祈看了看题目,脑海里立马涌现出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悲凉景象。
神情一重,落笔如有神,写道:
“渡淮水,此去边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着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金城,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度日,驻马相看泪千行。”
作罢,笔落,抬头看向对面的女人。
叶知秋看到题目,有些头大。
不管是在新代还是在这个时代,她都没有经历过战争,脑子里所有关于战争的景象都是在电视剧电影文学诗词等里面看到的。就算是最后用辞藻堆砌出了诗词,那也一定失真,没有真情实感的诗词是绝对无法让读者产生共鸣的。
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传达不了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自然算不得一首成功的诗。
宇文祈与她不一样,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这个战乱的时代,读书习文等用到的也都是古言,作起诗来势必更有心得更加得心应手。更何况,她本就非等闲之辈。
既然自己写行不通,那她就只有借鉴下唐诗三百首了。
拿起粗大还不太习惯的毛笔在纸上写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山海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羌南终不还。”
她将“玉门关”改为了现在的“山海关”,将“楼兰”改为了大邑国最大的敌国“羌南”。
叶知秋歪歪斜斜写完,满意地直起身子,看到对面的宇文祈正盯着自己看。到底是“抄袭”的,她有些心虚。可一想到大邑千千万万无法上学虚度时光,急需改革的孩童,便又重新挺直了腰板。
她不能输,就算为了这些孩子,她也一定要坚定不移将教育发展下去。
或许有人会说,换别的人做了院长一样可以让孩子有学上,但这关乎孩子,关乎百姓,更关乎国家,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勤思学院如今有太多人关注,若是出现什么问题,那往后想要在大邑其他城市再想开展怕就难了。所以,在运转还不成熟前,她是绝对不会放心将学堂交给别人管的。
更何况还是只见过一面的人。
本需半柱香完成的诗句,最后两人皆在短短时间内便已完成,这让在场之人无不感到惊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