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军工科技生产之路,虽然历经千难万险,但先辈们仍激情未减,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继续生产,保障供给军需民用。
以中央电工器材厂为例,当时几乎每天都有日本飞机来轰炸,妄图摧毁我国的后方工业。每次飞机轰炸的时候,大家就躲到防空洞里,等警报解除后,继续生产。
而为了及早完成工作,工人们有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的人都累吐了好几回。但大家同仇敌忾、生产热情高涨。
而在整个抗战时期,中央电工器材厂面对战时物资紧缺以及对外采购交通线中断的情况,通过研究人员的自主研发,已经能生产多项电工器材,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僵局。
在当时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的氛围中,象中央电工器材厂这样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
以昆明为例,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为了负荷涌入昆明的全国各地的同胞,并为抗战前线提供大量抗战物资,昆明乃至全省的农民努力开荒、生产、节衣缩食,可以用“以一隅而荷天下之重任”来形容。
同时,战争带给全国一场灾难,但也给昆明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
遇。
抗战爆发后,内地一些企业迁来昆明,为昆明现代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昆明的四大工业基地——马街、茨坝、海口、安宁。
中国工业的很多“第一”都诞生在昆明:中国第一根电缆、第一台汽车、第一架军用望远镜、第一炉电力炼制的钢水……
现在,这些人才在大后方辛勤工作,而三村根据地,汉岩山上的专家也不在少数,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不逊于后方了。
陈天民专程去看了飞机的制造,现在距离成品产出还要一定时间,不过肯定不会太久。
飞机的研制和制造,是目前晋中北军分区最大的秘密,陈天民采用了最高级的保密层级。
不但军统山西站完全不知情,就算最近一直有合作抗战的晋绥军肖云天旅,也是瞒的水泄不通。
因为陈天民知道,八路军总部也知道,甚至国府军常凯申也知道,晋绥军的当家带头人阎老西,一直在和鬼子勾勾搭搭,牵扯不清。
肖云天旅最近的对日作战,只不过是阎老西为了和鬼子谈判,多积攒点儿筹码而已。
要是晋绥军完全没有战斗力和影响力,鬼子又何必在意他
阎老西呢。
而最近,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就亲自参与了和阎锡山晋绥军的谈判。
这谈判阎锡山也是亲自参加了。
这个谈判,确切地说,就是日本对阎锡山的招降谈判。
阎锡山原则上是同意投降的,最近两个月,双方一直在投降的条件上进行拉锯战。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没有了日寇的大规模进攻,但是,对于山西王阎锡山而言反而更加艰难。
因为,此时,山西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基本被日本占据,在山西广大的农村则是八路军的天下。而曾经的山西王,却被迫龟缩在晋西七个贫瘠的小县城苟延残喘。
当时,经过惨烈大战后的晋绥军兵力只剩下4万余人。最惨的是,不仅兵力受损极为严重,阎锡山的所面临的形势也极为严峻。
他不但不再是山西最强的一方,甚至连前三都排不上:占据山西大中城市和交通要地的日寇,凭借精良的装备和强大的工业实力,成为山西实力最强的一方势力。
第2强的并不是阎锡山和麾下的晋绥军,反而是进入山西作战
的中央军,当时,集结在山西的中央军高达10余万。
再其次则是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这部分力量由于强烈的爱国热情、坚定的抗战意志和民众的支持,也在日益蓬勃发展。
1939年时,仅山西新军就已经超越了晋绥军的人数。
而曾经的山西王阎锡山晋绥军,却只能排到第四。这让阎锡山心急如焚的同时,也对于抗战初期的巨大牺牲感到了后悔,他曾说:“忻口一战,牺牲咱们兵力70%,这才使牺盟会的力量超过我们”。
而众所周知,在民国,山西王阎锡山最著名的,就是他实用主义的“存在即合理”了。
因为在阎锡山看来,存在也就是生存,才是第1位的。因此,才有了阎锡山著名的“三个鸡蛋上跳舞”的言论。
因为对于阎锡山而言,他的对手,无论是掌控国民政府的蒋,介,石,还是位于陕西的共。产。党,亦或是野心勃勃的日本,在他心目中都是他统治山西的威胁。
但是,偏偏这三方势力有各有优势,并不是晋绥军所能轻易击败的。所以,用阎锡山的话说:“在三颗鸡蛋上跳舞,
哪一颗也不能踩破”。
然而,阎锡山的这番话,其实也透露出阎锡山的言外之意,那就是,在阎锡山的心目中,威胁他土皇帝地位的三方势力,在本质上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这种心态,恰恰促使了他在实力急剧缩减之后,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以日寇谈判从而获得喘息之机。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日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及毫无人性的武士道精神,在中国横冲直撞。当时中国,无论是国。民。党的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部队,面对日寇都败多胜少。
山西的晋绥军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抗战初期为了保护老巢,也出于民族大义,阎锡山曾率领晋绥军奋起反抗,也曾在忻口会战中与日寇浴血奋战。
然而,晋绥军将士的爱国热情并不能抵消日寇巨大的优势,所以,忻口会战等战役虽然给了日寇巨大的杀伤,但是,日军依然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山西全境几乎都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晋绥军也遭遇了极为惨重的伤亡。
太原会战之后,一败再败、一退再退的晋绥军,最后只能龟缩在晋西7个贫瘠的县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