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也自如他们所想, 安史之乱的信息进一步透露出来。
【木槿花开: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杨国忠。对于安禄山,杨国忠是非常的敌视, 他对唐玄宗说安禄山有造反的想法。但唐玄宗是非常的信任安禄山, 都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被迷了心窍,根本就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
【魂落归秋:可能不止是被迷了心窍,是觉得对方肯定不敢造反。虽然不知道他这样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就拿当时安禄山拿的最强的兵是最强的还是20万,中央的兵力却不足八万, 这是什么概念啊?!在这样的状态下,居然还相信对方, 真不是脑子坏掉了吗?】
【千陌:再次众筹拼多多砍一刀, 坎下来的寿命分给始皇、二凤、凰后。】
【一苟:可不是,我记得好像还有对方一口气提拔五百名将军, 两千名中郎将的事, 李隆基依然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后来, 又来了一波,虽然就几十个, 但李隆基还是不在意,并对着提出意见的群臣说安禄山一直很忠心, 你们这些人是不是因为嫉妒安禄山,所以才污蔑对方造反呢?
啊啊啊啊,我就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尽管知道这种信任放在别人的身上没有什么, 可你不看看他提的数量有多少啊!】
观看神迹投影的皇帝、将领也都被李隆基的这个行为给惊呆了。
且不提内外兵力相差较大, 其中数量多又强的兵力还集中于对方的手中, 就拿提拔那些将领的数量来讲, 真不觉得有问题吗?
唐玄宗前期的李隆基也被神迹里的“他”给惊呆了,这绝对是脑子被吃了吧!
想到日后的他会变成这个样子,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不过,很快的他又打起精神,只要他记住这些信息,未来避免掉,绝对不会再发生的。
心中暗下决心的李隆基不由得将目光瞥向大殿,发觉那些大臣似乎都在不着痕迹的打量着他,仿佛是借此来判断他是否犹如神迹描写的那般荒唐。
这样的思绪令他立刻调整好状态,微笑着说道:“众卿放心,朕绝对不会成为神迹里描写的那般。如若各位不放心,也可以进行监督。而且,朕想有了神迹警醒,大唐的未来会更好的。”
听到他话的百官自是知晓此时的李隆基的确没有任何的问题,他所做的那些决策也是让大唐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可也正是如此,他们看着神迹内的描述心情更为复杂。
尤其是观神迹,此事还没有结束。或许,短时间内不会轻易结束。
他们还没有忘记杨国忠的存在,不知对方在里面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保持着这想法的诸人向神迹望去,似借此得到答案。
【Yuki:这时候我们的杨国忠又上场了,为了找出安禄山叛乱的证据,也是为了逼迫对方露馅,就没有跟唐玄宗说搜查的事,直接去让京兆尹搜在长安的私宅。安禄山听了以后有点琢磨不透到底是唐玄宗还是杨国忠,最后就生出造反念头,并在几个月后造反了。
一时之间,我不知道该骂坑爹的杨国忠还是该骂不相信安禄山造反的唐玄宗亦或者要造反的安禄山。总之,三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赵跑跑快跑:这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Yuki: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按照这种情况,安禄山想要造反难度还挺大,应该成功不了。可是,安禄山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轻松杀过了黄河。】
“啥?黄河那么好过吗?”有些将领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但重新看一遍神迹上所写的内容,的确是很快的过去了。摧枯拉朽,《晋书》里有写,“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意思就是像野草般那么容易摧毁,拿着这词去形容叛军行为,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都明白。
更不用说编撰《晋书》的房玄龄等人,对此意更是明白。
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明白其意的他很快的皱起眉头。这样频繁皱眉的情况,都让人怀疑他这天皱眉的次数要比往常一旬皱眉的次数还要多。
但他好像是忽略了此事,注意力全部放在神迹所显现出来的文字。内心的担忧急剧上升,可是无奈的他只能看着,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尤其是当他在看见新显现的内容后,有点头晕。信任大臣不是不行,可也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也要对人有所判断,而不是就任由着对方的行为,什么都不想不说的去做。
一旁的长孙皇后看李世民快被气哭的样子,不由伸出手握紧他,让他的气息能有点回转。
不过,当她也瞥到神迹里描写的内容后,顿时沉默了。
【不觉归:哇啊啊啊啊啊,一般情况下,知道这种事会快速的去做准备吧。结果该死的李隆基竟然还不相信安禄山造反,这种行为都让人忍不住怀疑安禄山才是唐玄宗的真爱。
要不然不相信太子,不相信大臣,就相信安禄山。为此,竟然还有人说是杨玉环的耳边风。特别是在李林甫死后,杨国忠跟安禄山争夺权势,杨国忠说安禄山势力太大,需要控制。结果安禄山对着唐玄宗哭了两声,就不了了之了。所以,李隆基的真爱是安禄山吧!要不然怎么会啥都不信呢?一直打到河北,最后越来越多的奏折飞来,李隆基才相信安禄山造反。
可这种时候已经太迟了哇!等安排将领到前线,很快就被打败,洛阳也沦陷了。甚至,随着洛阳沦陷,叛军又刷刷刷的三下五除二,就跟收割稻草差不多,陈留、荥阳还有其他地方也沦陷了。
你特么的李隆基,这就是你信任的安禄山,一个月,大唐就变成这样了。我家二凤知道了肯定得哭死,这都是什么坑爹的后代子孙啊!】
【蝉鸣后又初雪:所以李隆基还是早点死吧,把那多出来的二十五年寿命捐赠给二凤好了,反正也是你祖宗,不用浪费。】
【月上柳梢:所以说啊!皇帝就不能在位时间太长,就我知道的长寿的皇帝里有不少昏庸的。这种状况下,我啊,就建议这些长寿的皇帝去开发个拼多多吧,比如说康熙,又比如说乾隆,嘉靖,梁朝武帝萧衍,当然,我们的唐玄宗李隆基是第一个,把自己的寿命挂上去去砍一刀,有需要的皇帝可以拼团你一刀我一刀,这样不仅想要多花点时间处理政务的皇帝获得了寿命,你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几乎是所有的皇帝、将领还有平民百姓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神迹内的人都想要将李隆基的寿命给砍的捐赠给别的皇帝。
其中,黔首们看那些被提到的名字:二凤、凰后、秦始皇,这些人是不是做的很好呢?
不过,有些人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还要给秦始皇呢?哪怕前面有人说过秦始皇不是暴君,但长久以来的观念亘古在大脑里,想要快速改变是不容易的。
但作为秦朝的黔首们对此感到高兴,哪怕心里还有些不理解,可也明白在神迹中,他们的陛下很得人心。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黔首们希望生活能够越来越好。
而六国之人对于神迹里提及的事依然觉得神迹太过偏心,为什么要把寿命捐赠给那个暴君。为什么不捐赠给他们呢?
跟他们持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乾隆和康熙,虽然被神迹提到名字不错,说明寿命长。但让他们也把寿命捐赠给别人,这是说明他们也跟李隆基一样昏庸吗?
这事情乾隆和康熙以及嘉靖等人丝毫不认,他们认为自己又没有像对方那样被叛军攻进都城。
他们死盯着神迹投影,希望对方给个交待。
然而,交待没有,安史之乱后续的内容却是有。
【秦始皇的小宝贝:我支持@月上柳梢你的建议。李隆基这狗头真不知道咋说,明明是他派出去的人,对方兵败,结果就把锅直接甩给对方的身上。当时,他还说要御驾亲征,结果跑的比谁还都快。尤其是在得知高仙芝放弃陕州,退到潼关后就直接下旨咔嚓了高仙芝跟他先前派出去的封常清。
本来嘛,叛军那边多是经验老道的老兵,还是骑兵,高仙芝这边是新征进来的老百姓,你要老百姓还是步兵去对抗叛军的骑兵,还是老兵,这不是推着百姓去死吗?典型的送人头。就因为怕影响形象,什么都不管。
结果咔嚓了那两个人前线就没有统兵的人了,然后他就想起哥舒翰,让对方去。哥舒翰不愿意,李隆基愤怒了,这样你来我往之下,李隆基的疑心病又犯了。哥舒翰逃回潼关,谁知被二五仔给绑了送给了安禄山。这时候安禄山已经在洛阳称帝,而随着哥舒翰被捉,潼关也失守了。
李隆基也开始逃跑之路,抛下大臣和百姓,带着妃子从长安跑了。第二天大臣们来上朝才知道皇帝竟然跑了,而百姓、富商、官兵们一听说皇帝跑了,也开始逃跑,长安也就此被攻陷。后面就是有名的马嵬坡之变了,逃跑路上,有人说是杨国忠作乱才引发的安禄山谋反,待杨国忠死后,又开始说是为保定军心,杀死杨玉环。于是杨玉环也死了。】
即使神迹不再再说,众人都能想到,长安失陷,会变成什么样子。
看着这些的李世民只觉得痛心,眼前仿佛是呈现出相应的画面。
长安啊,大唐的都城,就那么扔下跑了?
将百姓性命置于何地?皇帝是有这样当的吗?
再次想到“国都六陷,天子九逃”这句话,李世民只觉眼前一黑。
一次都是这样了,还要经历六次?!
深呼吸口气,李世民不敢去想象经历六次如此事件的大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可以,他真的想要亲自去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尤其是在说明御驾亲征,又逃跑,将天子的信誉置于何地?
长孙皇后见他的神色有些不太好,关心的说道:“陛下,要不要休息一下?”
“不用。”李世民反手握住长孙皇后,平缓着气息眼神锐利的盯着神迹,“我想要看看究竟还有什么样的荒唐事。”
长孙皇后能够感觉到李世民此时的状态有些不太好,但也没有办法阻止。
无奈之下,只能跟着他去看神迹。
【天真不复:我真的要哭死了,该死的李隆基。要不是他太过自信,也不会发生安史之乱。要不是他太无能,没有办法平息叛乱,还抛下大臣百姓,带着妃子跑了。要是没有这些事,太子也不会登基,也不会有后面那些惨烈的事情。本来太子事情做的好好的,刚有点起色,该死的李隆基却又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权力,也不关心叛军带来的影响。到了后面,为了应对安禄山的叛军,从安西调兵,还一去不复返,也没有任何的补充,以至于仅剩下满城的白发兵。但凡能够将那里放在心上,怎么可能变成这样?】
【大橘喵喵叫:还有还有睢阳之战,依然安史之乱时,因为死守睢阳,导致最后内没有粮草外没有援兵,这样来来回回交战了四百多次,守军们不是饿死就是疲惫不堪。以至于最后张巡杀了自己爱姬,食人之行为我不评价这事放在现代和古代是以什么样的目光去看待。我只知道,如果没有发生安史之乱,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发生。所以李隆基真是该死啊!】
【一口一个仁尼:他做的事情又何止这些啊!婉儿,我的婉儿!不仅修史书,对婉儿的形象进行修改,还推翻了婉儿的墓,这样的行为着实让人觉得无耻。】
【莱昂:更无耻的你还没看呢,所以李隆基为什么不死一死呢?】
“是啊,为什么不去死一死呢?”一时之间,有些人下意识的跟着神迹内的文字一起说道。
但很快的,那些人连忙捂住嘴,左顾右看担心被人发现。如果是私下说,周边没有人,还不会被发现。可若是被旁的人听到就好了。
不过,也有的人说出来就被当事人给听到了。
站在他身边的大臣悄悄挪开,以避免被牵连。
将这幕看在眼中的李隆基心里很不爽,明明是神迹里的那个唐玄宗所做的事情,和才登基的他又没有多少关系。
于是,他克制住情绪,面带微笑的对着大殿的群臣说道:“朕也觉得神迹里面的那个李隆基该死,大家有话就说,不用在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