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将军府。
庞统沉吟了一下略有一点担心:
“也不知道那赵大身处何时?”
“若是早了还好,若是晚了……”
言下之意也很清楚,若是晚了恐怕便已来不及了。
这史册经其手所展露的手段仅此而已,但实际上暗植的亲信只会更多。
刘备倒是相当乐观:
“从这赵大观光幕起,境遇便与后世之史不相同也。”
这一点上刘备觉得自己还是与那赵大有些许共感的。
他刘备逢汉室衰颓,乱世显相而曹贼势大,天下之势晦暗难明。
那赵大经五代十国,群雄相残皆朝不保夕,乱世终点尚无定数。
这时候光幕骤然出现,告诉他汉祚未绝汉儿未亡,振奋精神而欲兴炎汉。
那赵大观光幕也已一年有余,即便后辈此前所言涉宋不多,但至少也能清楚知晓赵宋确实终结了唐末的藩镇乱世。
单单这个消息对赵大来说便已不啻于无价之宝了。
兄终弟及刘备不太懂,但对一个稳定的王朝来说,兄终弟及与嫡子立嗣,孰优孰劣还是相当清楚的。
这般道理赵大也应该是完全明白的。
孔明总结道:
“失之豪厘,差以千里,史不外乎亦如是。”
他与主公的意见相同,这赵大虽然夺人孤儿寡母手段不光彩了点,但能从乱世冲杀出来且兴文治不复乱世,必非庸才也。
就比如那礼贤宅的打算便让孔明拍着大腿懊丧:
应当与那夏侯妙才算一下在长安的钱财用度才是。
【至此,无论是马韶的突然发疯预言,还是程德玄半夜睡不着觉在晋王府在枯坐等到了王继恩,都算得上形迹可疑。
两位赵二亲信的行为共同说明了一件事,赵二对于赵大之死是有所准备的。
即便赵大是因意外而死,但王继恩的出现则是基本可以确定赵二确实有在暗中培植班底,为此不惜将细作插到了赵大的枕头边。
行为已经有了,但现在还缺乏一个动机。
现在有个说法认为赵大在活着的时候实际上就属意赵二继位,兄弟两人感情好的蜜里调油,作为佐证的便是宰辅赵普的失势。
除开赵普在正史上反对赵二岳父掌兵权、打击贿赂赵二幕僚、强杀赵二手下姚恕等事之外,《宋史》的《廷美传》记载,赵二登基后曾询问过赵普传国之事,当时赵普的回答是:
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这句话当中的“太祖已误”,明清学者认为多半是赵大活着的时候,赵普就偷偷劝谏过传国之事,可惜赵大不听。
从赵普和赵二针锋相对的态度来看,公元973年赵普的罢相失势,看起来的确像是赵匡胤在为赵光义铺路。
但973年发生的事情并非只有赵普失势,这一年赵德昭嘉封检校太傅,首次官居赵光美之上。
自开宋伊始,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三人官职一直是以年龄大小依次相授的,但在赵普离京的这一年,这个次序不声不响的被打破了。
赵光美赵德昭同嘉检校官,赵德昭为太傅,居赵光美的太保之上。
另外就在赵匡胤死的当年,钱俶入朝。
按照开宋以来传统,接待降王都是由赵光义负责,但这一年赵匡胤额外下旨,要求赵德昭督办此事。
综上,赵匡胤在开宝年间打算在儿子当中培养继承人的倾向还算是明显,这或许就是赵二勾连党羽的动机。
而由此看,赵普的失职多半都是因为自己作的,跟传国之争关系应该并不大。
也是因为这样的早期矛盾,赵普后来返京之后郁郁不得志,处处受卢多逊的排挤打压,先是妹夫侯仁宝冤屈被杀,随后是儿子赵承宗前脚娶妻后脚就被驱离京城。
这种情况下赵普最终也审时度势,给赵光义献上了他一手炮制的《金匮之盟》希望借此翻身,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由此也可见赵匡胤之死的突然:
真正的顺位嫡长赵德昭茫然不知。
近水楼台的宋皇后想推举关系更好的赵德芳。
最终早有布局的赵光义从容入宫摘桃子,等到天亮已然尘埃落定。
受限于“不能记”的史料,即便赵光义的行为再可疑,动机再充分,也只能说他有很大的弑兄嫌疑。
无论有再多非议,他终归还是成功坐到了这个皇位上。
接下来便是我们都熟悉的:
进击的高粱河车神!】
赵普是从没想过还会有自己的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