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61章 丰收

作者:茶小茶123 字数:4012 更新:2023-11-08 16:42:07

天气越来越热,稻谷很快就由青变黄,稻穗更弯了,稻田里一片金黄,到了收割稻谷的时候。

连山镇喜气洋洋。

宽叔来找唐明,说谢大林管事找他们几个去做短工,去割禾。不止他们原来几个男的壮劳力可以去,像李小薇李大丫这样能干活的姑娘或者妇人都可以去。让宽叔带人去。

“家里也需要人手,去还是不去?”唐明拿不定主意。

周婆子的意思是唐明一个人去,李小薇的意思是她自己一个人去,唐明力气大,在家里摔打禾把脱稻粒。何秀芳说小兰和她两人就可以把家里的水稻收割回来。

最后一家人商量好李小薇一个人去 。

宽叔,李大丫,李小薇,李二妹还有另外一个青年一共五个人去谢家庄干活。

李大娃家只有一亩田,他阿奶帮着干一些,也应付得了,就让李二妹去了。

何秀芳家两亩水田,四天时间就割完水稻,天气好,稻谷再晒两天就全部晒干了。

李小薇走之前拿出一些鸡蛋让何秀芳她们吃。肉早吃没有了。

割完水稻,还要把田整理好,种晚稻。在李小薇的提议下,这一次她们家是预先撒了谷种,育了秧苗的。只要田平整好,立刻就可以把秧苗移栽到水田里。

村里十户有八户都是跟着李小薇家一样做的。

何秀芳和李村长说清楚,她家是第一次这样种,到时候收成不好不要怪她家。

因为大家对于晚稻本来没有抱希望,以前种的晚稻除了交税,每亩只有五六十斤收成,比空着强一点。

大家都表示自己负责,就算比上上之前的收成,也不会怪何秀芳家。

何秀芳家割完禾后过两天,宽叔就带着去做工的人回来了 。

他们在谢家庄干了六天的活,每人拿回来七十二文。

李大丫和李小薇李二妹三个人累得直不起腰,右手胳膊都酸了,她们三个一直卖力干活,生怕拖后腿,谢大林都对她们三个很满意,不住点头。

李小薇到家,何秀芳坚持让她在家休息一天。

周婆子也出去帮忙翻田踩田,让李小薇看家。

踩好田,何秀芳和唐明把草木灰树叶泥等堆的肥撒到田里面去,尽量撒得均匀一些。

放完肥后过两天就插秧。

在秧田里拔秧苗,再把秧苗按一定距离一行一行插到田里。李小薇嘱咐栽种到田里每一把秧苗大概有六到八株秧苗。

又忙碌了两三天,晚稻插完了。大家都瘦了一圈,黑了一圈。

收花生,挖番薯这些活就可以慢慢来。

李小薇家拔回家的花生刚摘完洗干净泥晒在竹窝里,李村长就来通知收粮税的官员第二天会来,让大家准备好。

第二天,虽然没有人欢迎,两辆马车还是来了李家村。

一亩上等田交一百二十斤稻谷,一亩下等田交八十斤稻谷。

李小薇家三亩下等田,要交两百四十斤稻谷。

他们家种了两亩水稻,总共得了六百斤稻谷,交完税后还有三百六十斤稻谷。李大娃还给李小薇家五十斤稻谷。她们家总共有四百一十斤稻谷。

好像挺多。何秀芳第一次看见自己家有这么多粮食。

交完粮税村里几户人家结伴去镇上碾米。

何秀芳在家里干活,唐明和两个妹妹一起去碾米。总共挑一百斤稻谷去碾,唐明挑一担,李小薇和李小兰各用袋子背了一些,唐明本来说不用两个妹妹背谷子的,但没有人听他的。

“每个人都要吃饭,同样大家都要为这个家出力,做力所能及的事。”何秀芳说。

周婆子看着他们戴上草帽,拿上装了水的竹筒。

随后兄妹三人就和村里其他人一起出发了,他们选的不是赶集日,希望镇上碾米的人能少一些。

镇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

米铺外面早就没有了差役看守,另外一家米铺也打开门做生意。

李小薇她们守着碾米厂一个时辰各家都碾好米,付完钱,挑上米和米糠准备回家。

镇抚司外面的报告栏围了一些人。

“镇抚司收购新米,六文钱一斤。”李小薇一行听到围观的人群里面有人说道。

李家村一同来的人停下来商量。

“过一段时间,米价可能会恢复到以前一样,新米三文一斤。”

“我们可以卖掉一部分,到时候买三文一斤的米来吃也可以 ,这样一卖一买 ,我们赚三文钱。”

和他们一样想法的人不少,他们又排了一个时辰队才把米都卖了。只挑着谷糠准备回家。

想到家里的鸡鸭大了,吃得更多,李小薇几兄妹又去碾米厂买了一些谷糠。这才和村里人一起回了李家村。约好过几天再一起去碾米,这次他们的米就不卖了,要留着自家吃,万一过段时间米价不降反升呢?

一时间,镇抚司以六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购大米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连山镇几十个小村庄。

有心卖米的人都涌到镇上碾米卖米,碾米厂被逼晚上都要开工,整夜不停歇。三天后镇抚司停止收购大米,给倒卖大米的米贩子一个措手不及,他们才刚把大米运到,人家就不收了。

又过了几天,李小薇她们才挑米去镇上的碾米厂碾米,这一次大家的米都挑回去自家吃。

晚上,何秀芳煮了一顿没有掺杂粮的米饭,庆祝一家人熬过了旱灾,庆祝收到了新粮 。

地里的黄豆,豆子都收回家,空出来的地种花生。

原来种花生的地收了花生之后还可以继续种,不想让地空着,何秀芳又带着几个孩子种上了番薯。

忙忙碌碌,每天不得闲。

李小薇惦记山上的大竹笋,三兄妹去挖了好几次,竹笋吃不完,大部分都晒干,另外用坛子腌了两坛子酸笋,还放辣椒一起腌。

直到上山挖竹笋,一家人才意识到忘记去山上摘野果了,酸梅,酸李子都错过了。

就等着吃栗子的时候到来,去打栗子。

栗子还没有吃到,中秋节到了。

镇上的肉价降下来一些,肥肉三十文一斤,瘦肉二十文一斤。

何秀芳交代唐明去买一斤瘦肉过节,月饼看着合适也买两只。唐明和李大娃还有宽叔一起去赶集。

唐明带了五十文钱,除了买一斤瘦肉,还带了一只竹筒买半斤酱油,花了三十文钱。李大娃家也是买一斤瘦肉,买半斤酱油。宽叔家只买肉,不买酱油。

唐明又花十二文钱要了一只猪脚,再买两只月饼,把钱花光了。另外两家也是各买两只月饼。买完东西他们特意去谢宅后院外面转了两圈,没有遇到谢大林管事,就回家了。

本来中秋节应该杀一只鸡吃的,但鸡还嫩,快要下蛋了,周婆子舍不得。鸭子养的时日比鸡还短一些,周婆子更舍不得。

晚饭,吃的的是大米饭,纯大米的,饭桌上有一道香菇红枣煮瘦肉,一大盘煮青菜是缺不了的。

本来还有一个菜,花生煲猪脚,何秀芳和周婆子硬是说有一个肉吃就行了,猪脚要放到第二天吃。

没办法。

吃完饭喝一碗米饭汤,也挺满足。

各人洗漱完毕。

李小薇两姐妹跟何秀芳张罗拜月光的供品。

一碗煮鸡蛋,一碗芋头,一只带两片叶子的柚子,柚子是村口的柚子树结的,每户都分到一只。还有一把红枣,两把晒干的煮花生,还有两只唐明去镇上买的月饼。

东西摆了一桌子。

李小兰搬好凳子出来院子里,放在供桌周围让一家人坐。

月亮慢慢升上半空,银色的月光洒落在村子上方。

何秀芳看时机,执行拜月光仪式。请了月光娘娘,月光神,和他们的儿女。

大家都对着月亮的方向拜了拜。

之后坐下来吃鸡蛋吃芋头,开柚子,分月饼,李小薇去煮开水泡茶。

中秋节几天后,唐明三兄妹和李大两兄妹加上一个李大丫一起去摘栗子。

一行六个人,把他们找到的几棵栗子树上的栗子球都打了下来,撬开外壳,取出栗子。

每个人分到了七八斤栗子,也挺多的。

李小薇家给曹金英家拿去三斤,再给李村长家拿去三斤,给张婶子两斤,剩下来的自己家吃了,没有拿去卖。

不去镇上卖东西,李小薇很少去镇上。

转眼过了重阳,种完玉米后种的半亩番薯地可以挖了。一家人挖了三天,挖出来五担番薯 ,可以说是大丰收。

李小薇其实吃番薯吃怕了,希望能过上每天吃白米饭的日子,偶尔吃吃番薯芋头等杂粮。

能不能卖了番薯然后买米?或者少种番薯用更多的地种水稻?

挖完番薯之后空出来这么大片地,何秀芳都不知道种什么了,空着挺可惜的。

一家人商量了一会,一半种萝卜和大头菜还有芥菜,另一半种番薯。

番薯是可以在地里过冬的,就算薯藤被霜冻坏,地里的番薯不会受到影响,只要气温回暖,它们就会第一时间发芽长苗 。

种下去番薯和萝卜等后,天不下雨,还要挑水浇地。何秀芳和唐明两人隔两天就挑一次水浇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3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