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陈延生,拜见陛下。”
在朱由检伏案忙碌之际,天津知州陈延生,走进东暖阁,看着短桌旁摆放的早膳,心里很不是滋味。
“陈卿来了。”
朱由检面露笑意,看向陈延生说道,“坐吧,这次将卿家从天津召来,是有些事情想与卿家聊聊。”
“臣遵旨。”
陈延生忙作揖应道。
天津直隶州这个地方,朱由检心里很是看重。
这不仅是大明北方的对外口岸,更是承载泛辽东战略的要地。
同时还肩负着原始工业化孵化的重担,倘若这个地方,敢出现任何的问题,那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从辽地爆发战争以来,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从天津军工产业订购的火铳、火炮、火药等各类军需,朕一直都是关注着的。”
朱由检拿起一摞奏疏,看向陈延生说道,“仅仅是通过这件事情,朕就想明白一个问题。
我大明的冶炼产业,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才行。
如果说重工业体系的建设,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那么对于我大明而言,其实过去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用处的。
不说别的,就京营这边需要换装的各类火器、火炮、军械、甲胃等,想要全部都满足需求的话,那必然会影响到别的层面。”
原始工业化持续推进的一个标准,就是钢铁产量的规模。
毕竟工业化的进程,不是看轻工业发展的怎样,而是要看重工业发展的怎样。
而钢铁几乎是所有重工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建筑的必需材料之一。
倘若一个国朝的钢铁产业不发达,那整体发展的活性其实是比较差的。
更不要提蒸汽时代还没有到来,一旦真的到来了,过低的钢铁产量,实际上是根本满足不了发展所需的。
“陛下,此事臣先前也一直在想。”
陈延生眉头紧皱,微微欠身道,“当前就我天津一地而言,筹建起的各类冶炼工厂,年产量在八百万斤左右。
这还是在内务府的倾斜下,才能达到的现有成效。
按理来说,就当下这个产量而言,足以让天津应对各领域的需求。
不过实际上仅天津的军工产业,每年就要消耗大量铁料,甚至是优质钢料。
这与陛下所提的泛辽东战略,促成建虏陷进军备竞赛的泥潭,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据臣所知晓的情况,顺天府治下的各类冶炼工坊,年产量仅在六百万斤左右。
现在受辽地战争的影响,就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铁料不够用了。”
朱由检轻叹一声,心里生出感慨。
的确,就像陈延生所说的那般,这就是现在大明遇到的问题。
看似冶炼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是呈现向上趋势的。
可随着折腾的事情增多,却也导致实际需求远远是满足不了的。
“卿家说的没错。”
朱由检开口道,“随着辽地局势的深化,各地军工产业的筹建,各处军改的稳步推进吧。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大明对钢铁的需求只会日益增强。
大明现存的很多问题和弊政,其实是紧密粘连在一起的,想要解决这个,就会触碰到那个。
这一点卿家是深有体会吧。
想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推行的各项新政,能够平稳的落实下来,必须要明确一个核心,即军队改革。”
陈延生点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支撑大明局势平稳的关键,就是军队,倘若军队都堕落的话,别说是改革了,能否维系现状,都是不好说的事情。
对于这些深层次的理解,陈延生也是在负责对辽东义军的军火贸易后,通过观察和了解辽地局势,才渐渐明白的一个道理。
大明过去为何那般乱?
不就是受辽地叛乱的影响,受山陕叛乱的影响。
出战的大明军队,打不过建虏八旗,打不过流贼叛军,才导致前线战局的影响,持续的输送到中枢这边,继而扩散到大明各地吗?
大明现在为何这般平静?
不就是辽地叛乱被有效制约住了,山陕的叛乱被扼杀掉了?
“陛下的意思,是想叫臣在天津治下,继续增强冶炼产业的建设?”陈延生收敛心神,看向朱由检说道。
“不止那般简单。”
朱由检摆手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