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族的征服意味着整个中南半岛都落入了大秦的手中。如此一来,整个中洲大陆只有孔雀半岛还没有落入大秦的手中。
婆罗门前来传教的几人被任嚣捉住之后,直接就被送回了咸阳处置。
他们几人在以后绝对是大秦手中起兵的最好借口。整個中南半岛经过大军梳理一番之后,便会有朝廷的官员前来接受这里。
与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大量的移民以及各个商行,每一个人都是带着重新开始与发财的梦。
再加上朝廷的各种优惠政策,一时间报名移民中南半岛的人络绎不绝,大有一副抢购资格的样子。
至此,大秦基本上处理完周边小国的事情。现在能够把全部的精力拿出来与西荒诸国好好交流一番,让他们知道这个星球到底姓什么?
始皇帝在安息呆了一顿时间,便踏上了归程。
西巡的途中并未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胆敢挑战大秦的威严,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归程与来途一样,整个西巡的队伍慢慢悠悠的如旅行一般,根本没有一点着急。
等到他们回到大秦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始皇十八年。
这是始皇帝称帝之后的第十八个念头,在位四十三年的他已经五十有五,但整个人看上去却如中年人一般健朗。
虽然身体还是很年轻,但年龄始终在这里。
即便是已经修炼了仙法的始皇帝,此刻不得不考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那就是:帝陵!
始皇帝的帝陵早在多年前已经在准备了。不过从杨子墨出现之后,帝陵的修建变得很是缓慢,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修好。
走在归程的途中,始皇帝便与杨子墨说起了这事。
见始皇帝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杨子墨始终提不起积极性。这么早就在商量死后埋哪?总感觉怪怪的!
“国师大可放心,朕亦给你留了位置,就在朕的旁边。”始皇帝很是认真的说道。
在这个时代,能葬于帝陵可是莫大的恩赐,这是很多人都梦想不到的。
杨子墨被始皇帝的话给整懵了,这话好像再说:“墓都修好了,就等你入住!”
“臣多谢陛下恩赐!”杨子墨带着笑赶紧谢恩。
这可是莫大的殊荣,他怎敢反对。
“但之前的帝陵修的太早,朕感觉有些不妥。国师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陛下的意思是?”杨子墨不确定的问道。
难不成要重新修一个?
“骊山距离帝都太近,此地很是吵闹。还是找一个僻静安全的地方最佳。”
作为华夏族第一个皇帝,他可不想自己死后被人盗墓。这可是对他的大不敬。
这些年来他也知道海外没有仙丹,即便是修炼延寿百年之后也逃不过生死轮回。身前为人王,死后亦当为鬼雄。
他嬴政的陵墓也必须是这个世界最奢华的。
“此事交给国师亲自去办,朕就一个要求:恢弘、安全、僻静!”对于自己死后的陵墓,始皇帝非常的上心。
不仅是中原,就算是秦星以外的地方。帝王都有生前为自己修建墓地的先例,比如说托勒密王朝的金字塔。
这些都是帝王在位时为自己修建的墓地,并且修建的墓地十分的豪华,耗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财力。
他们提前为自己修建墓地,不怕不吉利吗?答案是不怕。
我们要知道,在古代人们是十分的迷信,他们相信死后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因为在生前他们享有绝对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他们想把生前的权力富贵延续到死后,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墓穴里都有生前的生活用具,金银财宝,以及很多侍卫侍女为他们殉葬,他们以为这样可以带到另一个世界。
皇帝最了解政治的残酷,所以他们不相信后人能把他们的墓穴造得多么的荣华富贵,所以很多皇帝都是登基以后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这一方面耗费的物资十分的巨大,持续的时间也特别的长,在以前那个不稳定的年代,如果死后再做这些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必须提前修好。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古代的人们十分的相信风水,各个朝代的帝王对于墓地的选址和建造都十分的重视和讲究,不仅帝王,包括民间都同样认为帝王的墓地风水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国运。
所以帝王都会在生前不辞辛苦的寻找一块风水宝地,然后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十分豪华的墓地,使自己可以得到安息,也可以保佑江山千秋万代。
而帝王们不仅修了豪华的坟墓,还会有陪葬。
其中最残忍的便是人殉。
人殉是以活人陪葬的,是一种残忍而恐怖的行为,每次殉多少人,并无具体执行标准,但有一个大概。墨子曾说过,天子死后,殉葬者多则达数百人,少也数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者多则数十,少则几个。
它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时代,春秋末期和战国开始式微,汉代以后基本绝迹。人殉,指的是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封建主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亲、近臣、近侍,以及战争中的俘虏等。在阶级分化出现的时代里,人殉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古代丧葬仪式。
不仅中原地区这种殉葬现象一度很盛行,殉人制在世界诸多民族中间都曾出现过。
古埃及是人类丧葬文化同样丰富的国家之一,国王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如今已成为人类建筑的典范,其高超的建筑艺术,曾被认为是“外星人”所为。埃及在干尸(木乃伊)保存技术上,十分先进,与古人的湿尸保存水平不相上下,古埃及的殉葬现象不逊于华夏。
一想到这种制度,杨子墨便忍不住说道:“活人殉葬有伤天和,不若制泥俑陪葬。”
始皇帝闻言一愣,随即便做出回答:“秦人可用泥俑替之,其余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