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6章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

作者:宋亚平 字数:4947 更新:2023-11-09 19:46:05

正想着,外面有人敲门,他喊了声门开着呢。进来的原来是旅店的老板,老板很客气,问许宏涛:“你感觉怎么样?对我们这里还满意吗?”许宏涛见老板进来,忙起身下了床,把香烟拿出来,给老板一根,之后说:“快坐下,快坐下。”

老板在椅子上坐下来,掏出打火机,打着火伸向许宏涛,要为他点烟,许宏涛说:“你点,我有火呢。”

两个人点上烟,许宏涛坐在床沿上。老板说:“我进来打搅你休息了吧?”

许宏涛说:“没有,没有,你过来咱们正好聊聊。”

老板说:“我看你好像是酒厂的,知道你是搞推销的,便过来跟你聊聊。这边的市场,你也许不熟悉吧?”

许宏涛说:“确是不熟悉,说老实话,这边我没有来过。”

老板便开始介绍,这边的县城和周边县城比,并不大,而且由于县城在川道里,除机关单位外,商家并不是很多。好些单位虽然听起来在县城,但大多工作人员却在一个乡镇上。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县里的第一中学,也就是县里人数最多的完全高中,也在这个乡镇上。

许宏涛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县立第一中学在乡镇上,这种事他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不由得好奇起这个叫早成的乡镇来。忙问这是为什么。

这位健谈的老板说开了原因,这会儿,许宏涛也知道了,这位老板姓吴,他所经营的这个旅社,是县上医药公司的院子。医药公司这几年生意逐渐惨淡起来,好些个体药店也不知从哪里开始进货了,只有医药公司下辖的门市部在这里进货,因而,效益越来越差,员工大多也开始自谋出路了。就拿原来收购药材的门市部来说,也没有老百姓来交售了,原因是个体户的收购价比公司的价钱高。人家信息灵活,进货出货也要比公司手续简单。没有办法,公司里职工大多自谋出路去了,他看到二三楼原来的办公室如今空闲着,便向公司承包了,开了旅社。

老吴说完自己的事,说开了那个叫早成的镇子来。这个镇子是方圆这几个县境内最大的一个镇子,也在这几个县境内最大的一条塬面上。塬面大,早成镇又处于较中心的位置,因而,附近的乡镇也有客商到这边做生意,于是这个乡镇就成了这个塬面上的中心。当然,这个中心形成于什么时候,他也不知道,反正从他小时候记事起,这个镇子就特别大,特别繁华。那个塬面上的老百姓,除非到县城的某个单位办事,一般不去县城。县一中在解放之初就建在那个镇子上,也方便了附近乡镇孩子们的上学。倒是县城北边塬面、西边很少几个乡镇上的学生,得去设在县城里的二中上学。

许宏涛由刚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完全理解,既然以这种方式存在,也就有它存在的道理。一个县城坐落在什么地方,因素是复杂的,也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听明白了这里的实际情况,许宏涛觉得这样也好,在县城找一两家,在早成镇再找一两家,离得远,也不会互相冲突。

老板很详细地讲了县上的各类情况,他建议许宏涛在县城找个批发百货的个体户,他可以向来拿货的小门店批发,这样也省事些,会少跑许多冤枉路。许宏涛接受了老板的建议,他想,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到底该怎么办,先把商店的底摸清了再说。

第二天,许宏涛开始上街,去每个商店里看,也去吴老板介绍过的那几个搞批发的商店里看。他发现,那几个批发的,生意并不是很好,他们所批发的商品,也就以方便面、卫生纸、香皂牙刷之类为主,要靠他们代为批发丘泉酒,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性。

在离县委、县政府不远的一栋楼下,有一个三间房子的商店,比较正规,规模也比较大。许宏涛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这里生意不错,也到临近中午了,有几个顾客都从商店里买了酒,去了不远处的酒店。其中一个顾客,拿了一个整件,是抱着从门里出来的。

许宏涛突然间觉得,离生意好的酒店较近的商店,卖酒一定不会太差,以后得在这方面多留些心思,

看到老板打发完客人,在柜台后面的椅子上坐下来,许宏涛便赶紧进了门,先作了自我介绍,并且说明来意,老板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地听许宏涛说完,这才慢腾腾地说:“你说得好得很,东西呢?”许宏涛忙说:“在旅店里,我这就给你拿过来。”

许宏涛回到旅店,提上用绳子扎着的纸箱子,赶紧来到这个商店里。一路上他都在想,这个老板也许有四十多岁了吧,也算得上中年人了,说话一点儿也不客气,也许人家是生意太好才这样牛皮哄哄的。

到了商店里,里面有了顾客,许宏涛只好悄悄地把纸箱放在地上,不声不响地站在一边,等老板闲下来才好谈生意。

但是这会儿刚好到中午饭的时间,顾客出出进进,络绎不绝,许宏涛把箱子放在角落里,出去站在门外,他觉得不该影响人家做生意。好长时间之后,许宏涛看到没有顾客了,便进了商店,把箱子里的那四瓶酒掏出来,放在柜台上,老板拿起酒盒逐个看了一下说:“一看就是个土老帽。”

许宏涛忙说:“包装虽然普通,但酒质却特别好,地道的纯粮食酒。”

老板并没有接他的话,这会儿,货架背后出来一个女人,对老板说:“赶紧吃饭,饭凉了。”于是,老板开始一边吃饭,一边东一句西一句地和许宏涛说话。问酒厂的规模、年产量,以及他们的销售情况。许宏涛对这些情况,基本上都往大翻了两倍。

老板话不多,许宏涛讲述的时候,他基本上一言不发,直至许宏涛讲完他的所有想法,以及打算在这个县城找几家商店重点销售丘泉酒时,这个沉默寡言的中年老板才说:“对销量有要求吗?”

许宏涛说:“暂时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是必须当个事儿的去卖,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销量太低,我们就会考虑换人的。”

“那是肯定的。”老板慢腾腾地说。之后好一阵子,许宏涛正要问他是否愿意经销,老板突然说:“你们什么时候送货?各样给我拉20件,试卖一下。”

许宏涛一惊,这个老板居然这么好说话,不声不响地,张口就是别的老板得深思熟虑好一会才能报出的数量,真让许宏涛诧异。

“好,过几天我就给你拉过来了。”许宏涛内心特别激动,但他表面上稳稳的。“如果你能把我们的酒作为重点商品去销售,县城里我就不再去找别的经销商了。”

“找了也是白找,别人,也卖不了多少。”老板淡淡地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真有些波澜不惊的样子。

“那我就不再找了。”许宏涛心中诧异,但他也不好多问,只能这样很随意地说。

出了门,许宏涛想,这个姓伍的中年人不知什么来头,从表面上看,也不是很善于言谈的那种商人,但是却生意很好,而且人也很自信,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他的心里,多了许多疑虑。

在这个狭长川道的街道走了一个来回,许宏涛感到,这里确实也没有必要再去找一个经销商了,只要这个人能卖,把销量能搞上去,就符合他来漠南地区的最初打算。

回到旅馆里,许宏涛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去那个叫早成的镇子,也许在那个镇子上,会找到一家大些的、白酒销售好些的商店。

早成镇在锦县南面的塬面上,距县城二十多公里,山路大多处于日照时间极短的背阳处,很不好走,好些地方坡陡弯急,下坡的货车司机经常利用偷偷加装的水罐给轮毂浇水降温,余水洒在路面,冬天气温低时,经常性结冰,导致路面湿滑,异常难走,经常会发生交通阻塞的现象。

其实,从县城向北,还有一条上到塬面的坡道,那条道路因为向阳的缘故,冬天几乎不受什么影响。但是从那条路去早成镇,上原之后,得从东面塬上穿过,多走三十多公里,大多人不愿意去走这么多冤枉路。

许宏涛到的这几天,道路没有什么问题。他提着纸箱,肩上背着装行李的人造革包,来到县城的汽车站,坐上了去早成镇的班车。破旧的班车并不大,仅能坐十多个人。许宏涛上车时,车上没有多少人,但出了车站,在街道里,陆陆续续有人上车,有些一看就是农民,提着装得鼓鼓囊囊的编织袋,以及形形***的布包或人造革包。车子里面一下子塞得严严实实。许宏涛旁边,是一个老头,胡须凌乱,脸上一副风尘仆仆的尘土之色,提着好几样东西,看得出,有一袋是棉花。

许宏涛看到这位老头,想到了在农村老家的父亲,他不忍去直视,便转过头去。

班车上坡时像蜗牛,在坡陡处几乎跟人走着差不多,这让许宏涛有些担心,这坡里能上得去吗?会不会倒下去?如果倒下去,路边多是悬崖峭壁,肯定会出大问题。一路提心吊胆,所幸的是车子虽然很慢,但最终还是爬上了这个绕来绕去的长坡,慢慢地来到塬边上。上了塬,许宏涛长出一口气。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他曾无数次在锦县和它的早成镇之间来回穿行,也多坐这种破旧的微型客车,但都没有第一次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三年后,许宏涛到锦县时,坐的是厂里新卖的面包车。又数年后,许宏涛到锦县来过一次,坐的是排量2.7的三菱帕杰罗。

上了塬,经过近二十分钟的行驶,逐渐看得见远处有密集的房室,似乎是一个集镇。这段时间里,不断有人下车,消失在田野里纵横的道路上。这些道路的或远或近处,总有较为茂盛的树木。夹杂于树木中间,或隐或显的,是房屋和院落。

镇子越来越近,汽车是从东边驶入镇子的。在镇子的最外面,许宏涛透过车窗,看到的是一个比较大的木材厂,里面囤积着大量的圆木。靠近栅栏大门的,是两个分解木头的带锯,正在发出声嘶力竭的鸣叫。紧接着的,是门上面挂着招牌的一个个门店。在十字街的一边,车子停了下来,司机熄了火,人们纷纷向外挤去,许宏涛等人下得差不多了,才提起自己的东西下了车。站在十字街道向四下张望了一会儿,许宏涛发现这个镇子果然不小,每条街道望到头都感到有些遥远,而且似乎还有岔路口。街道虽大,但跟他这段时间跑过的其它乡镇街道一样,基础设施还是很落后的,街道没有硬化,也没有铺柏油,看上去尘土不少。细看,仿佛以前铺过石头,天长日久,被踩进地里,只有少数不规则的露在外面。地面上,纸屑、塑料袋之类的垃圾不少。许宏涛感到,再大的镇子,总是镇子,基础设施等一切,还是没法和县城相比的。

经过打听,许宏涛了解到,这个镇子上百货生意最好的是一个叫寅虎商店的,几家店主都对许宏涛说,这个五十出头的生意人,特别精明,生意做得很好,也特别会做生意,很灵活。许宏涛问怎么个灵活法。那人说,那里几乎把这几个乡镇过事的生意全部包揽了。许宏涛明白,所谓过事的,就是指家里有结婚、丧事、孩子满月、新宅落成之类凡宴请的事。许宏涛更是清楚,这些事对商店来说,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消费总量。如果汇集到一家商店,会产生特别可观的利润。那么,这个人是怎么做到让所有消费者都来他店里购买的呢?

几家商店的主人都说了相似的原因:那个叫梁寅虎的人卖得便宜。

“卖得便宜就利润低了,挣钱少了么。”许宏涛说。

“你是不知道,他在众人都知道的物品上,几乎不加多少利润。但是在别人都不知道的物品上,加的利润很大,卖得特别贵。比如,香烟这类东西,他在对那些大宗要货的顾客对,会按进货价销售。但是,对于其它的酒啊、茶叶、干菜调料之类,他的价格一点也不便宜,甚至比别人略高一点。”

“比别人高顾客不知道吗?知道了依然去买?”

“有些人不知道,有些人知道,但觉得香烟卖得便宜,别的稍贵一点也不是大问题。”

许多年后,许宏涛总会想起这个叫梁寅虎的生意人,他的精明,或说他的女干诈,让许宏涛不断想起田忌赛马这个故事。这个人,也让农家出身的许宏涛知道了商场并不是低价购进,高价卖出这么简单,有的时候,部分商品亏得厉害,但有部分商品,赚得厉害,整体来说,不但没有少赚,甚至赚到了更多的利润。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