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2章 旁观者清

作者:宋亚平 字数:4734 更新:2023-11-09 19:46:05

虽然从杨梅口中隐隐约约地知道她家的情况,但真正到了她的家里,这种富足和一般农民家庭相比,差别还是特别巨大的。杨梅并没有去厨房帮父母做饭,而是坐在他的旁边,和他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许宏涛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要努力的工作,让自己的销售取得更大的成绩,他也要从中挣到更多的钱,让自己的日子变得富裕起来,和城里人一样。

不知不觉中,饭菜已经摆到沙发前的茶几上,杨梅的弟弟没有在,就他们四个人,围坐在茶几周围,开始吃饭。杨梅的父亲和母亲在吃饭时,和许宏涛聊些他们酒厂里的情况,也问一问许宏涛销售上的事。说到销售,许宏涛似乎话很多,他说了自己从事市场销售以来的所见所闻,也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就目前来说,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市场牢牢地抓在手中。具体来说,把地区内的这几个县的市场,必须完全抓牢,而不是像如今这样,让业务员随便去销售,销售多少都没关系,只要能养活厂里这些人就行,这样的方法是要不得的。至于怎么把市场抓牢,把销售搞上去,办法特别多,但无论哪一种办法,都得抢在别人之前。”

说到这里,杨梅插了话,说了许宏涛跑漠南市场的事。

杨梅的母亲一直没有说话,许宏涛看得出,在市场和销售这类事上,她一个长期待在农村的中年女人,也不会有什么判断力,只有杨梅说到许宏涛开创了新的业务范围时,她才说在外面跑很辛苦,要把自己照顾好等客套话。

对于许宏涛说的这些,杨梅的父亲也插话很少,只有在许宏涛说完之后,他才说:“市场竟争越来越激烈了。前些年,我们的商品是计划采购,好些企业只要和我们达成协议,别的什么都不用去管了。但现在日子也不好过了,职工们分流完了,只剩下我们几个管理层。人们都去了个体户的商店,县上又出现了外地人办的超市。所以,百货行业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

其实,杨梅爸爸说的这些,许宏涛在市场上也感受到了。在商场上,不变则死,许宏涛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形势对传统的商业系统和模式会越来越不利。”杨梅爸爸说。“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来快,商业上也越来越市场化,所以,传统的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应市场了。作为一个企业,确实应该多想办法,而不是保持现状,如果保持现状,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新的商业个体和模式击溃,败下阵去。”

杨梅的爸爸一边抽着烟,一边慢条斯理的讲着政策上的事,这些,都是许宏涛以前没有留意或思考过的。到酒厂以后,或者更准确的说,到销售科跑市场之后,他明白企业就是做生意,就是要想办法多卖产品,多挣钱,只有挣到了钱,企业才能发展,员工才会有好日子过。也才能多交给政府钱。只有做到这些,才叫把企业做好了。今天听杨梅爸爸的话,让许宏涛觉得如梦初醒。.

“对个体企业来说,政策越开放越好,但是对我们这些领国家固定工资的人来说,那种大锅饭的日子说不好过就不好过了。只是,你们酒厂这类企业,跟我们不同,我们没有市场竞争力,机制不灵活,利润也低,但你们不一样,生产销售,利润又高,所以,还是比我们要好的。”

许宏涛听着这位中年男人的话,心里想了很多。的确,酒厂的经营方针,自己是左右不了的,但最重要的是多挣钱,以后的日子才会过得好一点,才会实惠一点。

对于杨梅父亲的说法,许宏涛觉得很有道理,他也明白,这位中年人之所以说得这么清楚,这么头头是道,这是因为他在商业上工作了一辈子,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且他们或看报纸,或看电视,对政策了解比较多,也比较透彻。如果是一般农民,就根本说不出那么高深的理论,也看不透问题的本质。

杨梅看到老爸和许宏涛说得很投机,便在一旁笑迷迷的看着。到后来,杨梅母亲说:“快吃饭,看饭都凉了。”于是,大家才以吃饭为主,随便的闲聊些关于酒厂和销售的事。

吃过饭,许宏涛向杨梅爸爸妈妈说了自己和杨梅相处不错,交往也比较多,两个人情投意合,想确立恋爱关系的事。杨梅爸爸说:“杨梅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她上班之后,我就对她说过,让她自己物色对象。这些年不像我们那个时代,婚事由家里人包办,现在提倡婚姻自由、婚姻自主,我也赞同现在的政策和法律。你们在同一个单位,也比较熟,互相了解,也算得知根知底。既然你们两个都愿意,我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杨梅爸爸说完自己的观点,杨梅妈妈说:“你家里知道不?我刚才听你说,你家在农村,也不知什么情况,你爸妈也没见过杨梅,你要及时把这个情况向家里说说。”

许宏涛说:“我打算今天下午就回老家去,向父母说这件事。当然,我父母对我的事,一向都是很支持的。再说,我们结婚后,也是要在城里买房安家的,不会去农村生活。”

许宏涛说到这里,有些害羞,他想起那夜他们在一起的事,他想,如果这事因为自己的原因成不了,他一辈子良心都会受到谴责的。这个姑娘对他这么好,他得爱惜并呵护这份感情。

下午,许宏涛要走时,杨梅说:“你明天回去吧,下午咱们去县城里逛逛,我带你去城北面的凤凰山游游,听说那里要建森林公园呢,咱们酒厂出一半钱。”

许宏涛说:“这样吧,我今天回去,明天来县城找你,如果有地方住,咱们后天回厂里。”

听到许宏涛说得有道理,杨梅说:“这样也行,如果家里没有什么事,你明天早点来我家,我带你去好玩的地方玩,也带你去吃好吃的东西。县城里有好多好吃的呢,老刘家牛肉烩面,老兰家牛肉炒面、烩牛肉,还有咱县上的特色小吃,曹家油糕,杜家甄糕等,我带你去品尝。”

看到杨梅说得一本正经,杨梅妈妈说:“这女子,只知道吃,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每次回来,我都给她做好吃的,明天你来了,让她带你去吃。其实她每次也吃不了多少。”

一家人嘻嘻哈哈笑着,特别和气。许宏涛告别他们之后,准备坐上回他们镇上的车,尽快回到自己家里。

到车站后,这会并没有去他们镇上的班车。许宏涛想,还是随便坐什么车去吧,太讲究就会浪费时间。在车站大门口的不远处,他看到一个三轮车,车主在招揽乘客,刚往前走了几步,车主就主动打招呼。后来凑了四个人,车主开车上路了。

到镇上之后,许宏涛并没有见到同村的熟人,于是,提出加几块钱,让车主把他送到家里,车主答应了。

不一会儿,三轮车便把许宏涛送到了家门口。爹妈见到儿子,都很高兴。妈在厨房做下午饭,没听见门外三轮车的声音,见到儿子进来,特别惊喜,忙问是怎么回来的,许宏涛说坐三轮回来的,爹和妈都说,那东西特别方便,也特别快,和汽车差不多快。

许宏涛说:“快是快,也方便,但唯一的坏处是不安全。司机没培训过,也没驾驶证,基本全是新手上路。”

爹说:“咱们农村人,谁还上什么地方培训?买个拖拉机也罢,买个蹦蹦车也罢,买回来第二天就开着上路。原来我觉得那些东西很神秘,后来一看,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上去就能开,说明也没有什么神秘的。”

许宏涛说:“机械那些东西,把原理掌握了,基实也没有多复杂。关键要有安全意识,得注意安全。我今天回来坐那个,心里捏着一把汗,生怕出什么事。”

老妈说:“没有啥,不要那么害怕,那个安全着呢,听说比四轮的汽车都安全。咱村那个虎林,买了个三轮蹦蹦车,生意可好了,不断有村上人僱了去街上拉东西,或拉人走亲戚什么的,特别方便。”

许宏涛说:“以后还是尽量不要坐,不是很安全。”

说闲话的当儿,母亲就把下午饭做好了。农村人吃饭早,那会儿才四点多,他们一般情况下是吃过饭之后要去干活呢。

三个人坐在炕边上吃饭,父亲问起许宏涛这段时间的工作,许宏涛详细讲了自己除本地区那个县的业务外,还跑了漠南地区的三个县,市场总体来说发展得还可以。父亲说:“那么大市场,你一个人咋跑得过来?”

许宏涛说:“第一次去市场,得了解市场,得找能合作的人,一旦把合作伙伴找好、货供上之后,以后就会越来越简单了。谁是客户,就奔谁去,别的商店也就不去了。”

母亲说:“那就好,那样你就轻松了。”

父亲瞪母亲一眼说:“能轻松?一个人跑四个县,而且是最远的县,能轻松得了?”

母亲说:“我一个农村老女人,又不知道那几个县有多远,说一句话,你就碰我一句,这样不好吧?儿刚回来,能不能让气氛好一些?”

母亲虽然对父亲的态度不满意,但是并没有生气,这几句话说得和颜悦色,父亲也就嘿嘿两笑,等于向老婆认了错,也就啥事没有了。

许宏涛知道,父亲和母亲经常这样,但争吵之后,马上啥事也没有了,烟消云散,这点让他对父母放心。

父亲问了他的销售情况,他详细讲了对待地区内市场和漠南地区市场的不同方式。父亲说:“只要能推销出去,就要抓住机会尽快推销,做生意我虽然不大懂,但是能想得来。咱村有个小伙,前几年刚包产到户那会,在街道摆摊子当裁缝,生意特别好,但他人变得牛皮了,做活儿也没有原来那么认真细心了。另一个原因,他下午回来也不加班加点给人家赶制了。一件衣服,在他那里,没一月时间做不出来。后来他在别人指点下,改变了方式方法,招了些学徒,速度比原来快了许多,但生意一落千丈,没有多大起色。我后来觉得,生意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抓住机会,多挣几个钱。要不,这个机会一过,你想再等机会,就会特别难。”

父亲停了一会儿又说:“我以前扬场你见过吗?”

许宏涛忙说见过。这会儿,他的脑海里闪过的是夏日的午后,一场小麦碾完,用木杈抖出麦草,把麦粒和麦衣的混和物推成一堆,但要把麦衣清理出去,得父亲用木锨,一锨一锨地把这些混合物撒向天空,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把麦粒和麦衣分离开来,这种方式叫作扬场。

父亲说:“生意就像扬场,风大、风向正的时候,动作就要麻利些,也就是要快一些,抓紧时间,这样,才会扬出更多的麦子。否则,就把机会错过了。”

父亲的话许宏涛完全听得明白。那些季节性的农活,他也没少干过。但父亲话中蕴含着的意思和道理,许宏涛完全明白,在许多年后,许宏涛完全控制并发展壮大了丘泉酒厂时,在中高管理层的会议上,许宏涛多次对他的下属们讲过这个“扬麦子”的故事,他说:“这其实就是一个抢抓机遇的问题,机会来了,你就要抓住这个机会,一定会事半功倍。如果机会失去了,你还想找回来,就会有许多困难,绝对会事倍功半。”

下午父母也没有去干什么活,这个季节上,活儿也不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活儿。几个人在家里说些话。从上次回家,到现在已经几个月过去了,许宏涛没有再回到家里来。刚回家那会,他看到父母明显的苍老了。

许宏涛还没有来得及提起自己和杨梅的事,母亲就说了:“我和你爹年纪都大了,你也老大不小了,到了该娶媳妇的时候了。你如果在外面跑没时间操心这事,我和你爹就找人给你说。咱家条件不好,我觉得说个农村的也行,在你们酒厂大门口,或那个街道上,开个商店什么,你每天一下班,就能吃上一口热饭,两个人也能天天见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