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跑马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奇景,李泰接过缰绳,翻身跨上马背,扬手一鞭,纵马如飞的冲向甘露殿。
李泰狂奔到甘露殿门口,他一揽丝缰,边下马边问站在门口的陈文:“出什么事了?”
“四百里加急边关战报,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殿下快进去吧。”
三百里快报是正常传递文件,四百里加急是起了战事,六百里加急是大军出征或主帅阵亡,八百里加急是有人造反。
听说是四百里加急,看来事态并不焦急,李泰多少是放了点心,他快步走进院内,急匆匆的推开房门。
本以为屋子里会有很多人在议事,没想到只有李世民一个人坐在桌边,安静的批着奏章,丝毫看不出来他有什么焦虑之色。
李泰回身关上门,不急不缓的走到桌前,躬身一揖:“父皇,我回来了。”
“坐吧。”李世民一挥手,拉风扇的小黄门子停了手,悄悄的退了出去,屋子里就只剩下他们父子两个人了。
“父皇,到底何事如此紧急?”李泰轻轻的坐了下来,目光柔缓的看着父亲。
李世民边写字,边慢慢的说道:“没什么事,你皇兄跑过来告状,说你不让他吃饭,我答应他你一回宫就召你过来,当面跟他说清楚。后来他饿的受不了,就按你的食谱回去吃饭了。”
“他能好好吃饭就好。”李泰轻轻的叹了口气:“招医榜贴出去好几天了,也没个动静。”
“不说他了,你看看这个。”李世民拿出一份奏报,丢给李泰,李泰接住,看一眼封皮,知道是松州送来的奏报,他展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原来是吐蕃上次来求婚不成,使臣们回去也没有带走任何有用的东西,松赞干布大怒,他就觉得是吐谷浑从中离间,大唐皇帝才没有允婚。
他上次攻击吐谷浑,多少是有点时运不济,恰好碰上了候君集的队伍,被候君集一路给打回了老窝。
这次他打听准了,知道大唐的军队已经班师回朝了,于是再次发兵将吐谷浑赶到青海以北,又进而攻破党项、白兰各羌,率众二十多万屯兵在松州境内。
“奏报是什么时候到的?”李泰一看这好歹也是军情,应该召群臣商议才对,若是商议过了,自己不必发表意见,听个结果就是。若是没商议呢,那大概就是才收到的奏报。
“上午就到了。”李世民根本就没拿这个事当事,他嗤笑一声,又丢给李泰一份奏章:“你再看看这个。”
李泰打开来一看,是长安城管驿递上来的报贴,说是吐蕃使臣到了驿站,他们要进贡金帛以迎娶大唐公主。
李泰也笑了,迎娶?谁答应嫁了?
“父皇,这件事议过了吗?”
李泰觉得松赞干布这不是没挨过揍,这是上次揍的轻了,光打左脸了,这回他把右脸又递上来了。
李泰好像有点理解为什么松赞干布迎娶个文成公主,能被记录到历史教科书上了。
这求婚不成就发兵骚扰边境,挨顿揍,伤没养好呢就再次求婚,不成又骚扰边境,再求婚,再挨揍,这种事能反反复复干上好几回。
怪不得人家结个婚就青史留名了,这婚结的是真不容易,娶到手的还只不过是个宗室之女,临时赐个公主封号嫁给他的,估计当时李世民也是被他烦的受不了了。
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精诚所至,得偿所愿了,不过对不起,这大唐我来了,你想挨揍我能成全你,求婚你就多等个几十年吧。
“这有什么好议的?揍他就完了。”李世民把批完的奏章往旁边一扔,抬起头,话锋一转,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你想要波斯的罗子黛,朕按你说的,让人带着丝绸、茶叶、瓷器到波斯去跟他们做生意,现在有消息回来了。”
李泰一听立马眉开眼笑的,丝绸之路要打通了,这可是一条带动大唐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买回来多少罗子黛啊?”
“那不知道,朕就知道他们卡在半路,回不来了。”
“啊?”李泰惊讶万分的看着李世民,这怎么还有去无回了呢?自从西汉时期张骞(音千)出使西域以来,这条道就算是被踩通了,出了什么问题?“是被打劫了吗?”
“被打劫还好了,打劫总有漏网的,不能全被打劫了。”李世民又丢给李泰一份奏报。
李泰打开一看,原来是高昌王麹(音曲)文泰断绝了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他直接把这条路给控制住了,不允许一人西行,不允许一人东来。
“这不神精病吗?他是怎么想的?”李泰直接把奏报摔到了桌子上,这么干对他什么好处?没事把路给封上干什么玩意儿?
李泰说什么也想不明白,这个麹文泰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想封路对他来讲也没有半点好处。
李世民笑了:“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所以我想把他叫过来问问,结果他不肯来。”
“他不肯来?”李泰简直的长见识了,这个麹文泰和阎婉是同属性的产物啊,皇帝叫都敢不来。
阎婉好歹没有官职在身,麹文泰可是被苏烈给活捉到长安的,皇帝封他为高昌王把他放了回去。
换句话说,现在的高昌严格的说已经是大唐的附属国了,他居然还想摆皇帝的架子,还敢抗命不遵,这不是花样作死呢吗?
李世民笑微微的点了一下头:“嗯,你说怎么办?”
高昌王,还真拿自己当王了,这回让他亡了吧,别国了,直接给他改成省得了。
他犯点别的错误,李泰都不一定能往心里去,他把丝绸之路给断了,这不是断了大唐的财路吗?
没钱还怎么盛唐?剩饭都吃不上。
“他不来,咱就去呗,直接灭了他。”李泰对这种抗命不遵的行为是零容忍的,这是对皇威的挑战,必须一步打压到死。
“说的就是让谁去的问题。”李世民也不可能容忍麹文泰这种无视征如入朝命令的行为,打他是一定的,主要是没想好让谁去打。
“我觉得打高昌,最好还是候君集和苏烈,他们都是令高昌闻风丧胆的人物。”
“打个高昌还用得着俩人?我就是在想这份功劳给他们俩谁合适。候君集刚封了刺史,也做到国公了,苏烈更需要这个机会。”
李泰才知道大唐的底气有多么雄厚,还没出征呢,就开始算计怎么奖赏功臣了,这出去打仗都不叫打仗,叫这份功劳给谁。
李泰略一思索,心中有了计较,于是他笑着开口:“父皇,儿有话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