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琉璃瓦屋顶洒在开封城的大殿上,却难以驱散朝堂上的凝重气氛。赵璎珞端坐在龙椅上,她的目光在诸位大臣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在了左相吕颐浩递上来的劄子上。
“左相,你所言可是属实?”赵璎珞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回公主殿下,今年冬日降雪稀少,开春以来土地干旱,麦苗缺水泛黄,情况属实。”吕颐浩恭敬地回答道。
赵璎珞微微皱眉,她知道这场旱情对于大宋的农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农事是社稷之根本,如果粮食减产,不仅会影响到百姓的生计,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公主殿下,臣以为应当及早采取措施补救。”吕颐浩继续说道,“只是户部虽然掌握人口土地,但管理农事的官吏并不谙农事,难以有效指导农户们耕种。”
赵璎珞点了点头,她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户部虽然名义上管理农事,但实际上对于农耕技术的了解十分有限,难以胜任这个重任。
“那依左相之见,该如何是好呢?”赵璎珞问道。
“公主殿下,臣以为应当设立专门的农部来管理农事。”吕颐浩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农部独立于户部之外,专管农事相关的一切事宜。”
赵璎珞闻言眼前一亮,她觉得这个建议十分可行。然而,她也知道这个提议一定会遭到一些守旧派大臣的反对。
片刻后,秦桧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阴冷:“公主殿下,臣以为应当遵循祖宗之制,无须设立新的部门。户部一直负责管理农事,虽然有些困难,但只要加强监督,定能渡过此次难关。”
黄潜善也紧随其后,附和道:“秦大人所言极是。设立新部门只会扰乱现有的秩序,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她的目光如炬,盯着秦桧和黄潜善:“两位大人可真是会为国家着想。只是不知道,当百姓因粮食短缺而饿死时,你们是否还能如此镇定自若?”
秦桧和黄潜善被赵璎珞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赵璎珞看着秦桧等人,心中不禁冷笑。她知道这些人之所以反对设立农部,并不是真的为了维护祖宗之制,而是因为他们担心新部门的设立会削弱他们的权力。
“秦大人,黄大人。”赵璎珞缓缓开口,“你们可知道户部除了赋税之外还管理哪些农事吗?你们又可知道管理农事的官吏是否真正了解农耕技术吗?”
秦桧和黄潜善被赵璎珞问得哑口无言,他们虽然管理户部,但对于农耕技术的了解确实十分有限。
“公主殿下所言极是。”朱胜非见状站了出来支持赵璎珞,“臣以为设立农部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农户们耕种提高粮食产量。”
“既然诸位大臣意见不一,那就由本宫来做决定吧。”赵璎珞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坚定,“我决定设立农部专管农事相关的一切事宜。左相吕颐浩负责着手开设农部的事情。”
吕颐浩闻言躬身领命,他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但他也相信在赵璎珞的支持下一定能够将这个农部开设好。
“至于农部尚书的人选嘛”赵璎珞微微沉吟片刻后看向了朱胜非,“朱大人久居江南,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朱胜非闻言微微一笑,他早就料到赵璎珞会有此一问。他向前一步躬身说道:“回公主殿下,臣倒确实想到了一人。”
“哦?朱大人快说说是谁?”赵璎珞有些急切地问道。
她知道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对于农部的开设至关重要。
“此人名叫陈敷,字文叔,真州人。”朱胜非缓缓说道,“他熟谙农事,对于农耕技术有着深厚的了解。而且他还精通六经诸子百家之书,对于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才华出众,定能够胜任农部尚书一职。”
赵璎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便当即下令召见陈敷,并让吕颐浩着手开设农部的事情。
朝堂上的气氛因为赵璎珞的决定而变得有些微妙。
秦桧和黄潜善等人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再说什么。
他们知道在赵璎珞的坚持下这个农部是设立定了。
而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并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个新部门的设立如何削弱他们的职权。
阳光洒在开封城外的田野上,一片金黄的小麦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对水的渴望。赵璎珞站在地头,眺望着远处的汴河和忙碌的农户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忧虑。
“公主殿下,这便是开封近郊的农田了。”蒋老四指着眼前的一片麦田说道,“如今正值小麦返青期,缺水可不行啊。”
赵璎珞点了点头,她深知旱情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有多大。她看着农户们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感叹他们的辛勤和不易。
“蒋老四,你做得很好。”赵璎珞看着井然有序的浇水队伍说道,“这些农户们都很听你的指挥。”
蒋老四憨厚地笑了笑:“公主殿下过奖了。小人只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度过难关。”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开封近郊的二十万大军在将领的带领下赶到了现场。他们列队整齐,气势如虹,让在场的官员
read3();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