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最动人心的无非就是权力与财帛,任何时代都不例外,毫无疑问,随着玻璃制品的面世,辽东瞬间就成了周边势力眼中的大肥羊,谁都想扑上去咬一口。
只是,在辽东军连战连捷的强悍面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哪怕反辽东联盟各方使者来往不断,联络频繁,可战火却始终不曾点燃。
原因就一个——各方都想等着旁人去火中取栗,自己也好趁乱来个坐收渔利。
在此情形下,李贤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在派出使者前去安抚黑水靺鞨联盟之同时,大规模召集各县民壮在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不是他不想继续扩充军队,而是几次上本都被打了回来。
无奈之下,也只能打了个擦边球——组织民兵,一旦到了战时,自可快速扩军。
这等想法无疑很美,奈何现实却是无比的骨感——周边势力根本不打算给李贤留下足够的时间——五月二十日,契丹、奚族突然联兵七万步骑,进逼辽队县,做出了要大举渡河东进之架势。
几乎同时,黑水靺鞨不顾李贤的警告,也集结了二万五千骑兵从北面进逼昌图。
再算上高句丽于鸭绿江东岸陈兵十万,形势于辽东来说,无疑已严峻到了极点。
“都议议看,此事当如何应对?”
对此,李贤自是不敢稍有轻忽,一收到相关线报,立马便将手下文武都召集了来。
“殿下,敌势过大,我军寡不敌众,当须得尽快向各州发出警讯,调河北诸军速速来援。”
“周大人此言差矣,无圣上旨意,各州怎敢出兵来救?”
“那就紧急上本朝廷。”
“怕是没用,有天后娘娘在,告急文书必然不会有下文。”
……
情况不妙,群臣们焦急难免,只是,议来议去,都没能议出个所以然来。
“殿下,而今之计唯有全面征兵了,不如此,不足以守住辽东。”
一派噪杂声中,却见刘纳言昂然从旁站了出来。
这,倒是一个办法。
只是,李贤有些不太拿稳,这便紧着便将视线转到了薛讷的身上。
“殿下明鉴,未训之兵纵多,不过乌合之众而已,或能壮声势,一旦上阵,却恐成拖累。”
唐军的强大向来靠的不是兵多,而是装备的精良与训练有素。
若是在关中,因着府兵制还未彻底败坏之故,临时征召来的士兵基本上都有着极其优秀的军事素质,来则能战,兵自然是越多越好。
可在辽东这地儿,民众彪悍归彪悍,军事素质却实在不敢恭维,别说各种布阵能力了,便是连最基本的令行禁止都很难做到。
似这等样士兵,打打顺风仗可以,在这等敌众我寡的情形下,薛讷是真不太敢用。
“殿下,微臣愿去昌图走上一趟,或可稳住黑水靺鞨人。”
辽东一面是海,三面是敌,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刘善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化解一路之敌。
“怕是没用,我辽东已先后派出了两拨使者,带去了不少财货,奈何,联盟酋长大莫弗瞒咄始终避而不见。”
若是真能暂时稳住黑水靺鞨联盟,那,固然是好事一桩,奈何行不通——狄仁杰已经尝试过了。
“殿下其实无须太过担心黑水靺鞨这一路兵马,他们不过只是想打个秋风罢了,在战局未明朗之前,下场的可能性不大,只消派一支偏师稳守沈县足矣。”
“在微臣看来,真正可能抢先动手的应该是契、奚两族联军,不过,他们只会发动试探性攻击,并不会一上来就全力以赴。”
“原因便在于两族联军担心突厥人会抄他们的后路,佯攻的目的就一个,那便是诱使高藏尽起主力来攻我辽东。”
“只是,一旦我军首尾不能兼顾,那,两族联军便会迅速强渡辽河,直取辽东城,以求速战速决。”
见众人都无法探究出个合理的御敌方略,魏思温立马便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
“魏卿的意思是先破高藏么?”
三路大军中,别看高句丽军兵力最是雄厚,可其实却是最弱的一路——该军无论是兵还是将,都少有上过战场的,全都是些揭竿而起的平民而已,军事素质低得可怜。
毫无疑问,这一路之敌可以速胜,问题是从辽东到西安平县的路途可不太好走——绕卑沙城的话,路况倒是还行,奈何距离远达一千五百多里,就算是骑军,那少说也得走上半个月时间,这根本不现实。
可若是走玄菟城,近倒是近了不少,奈何全都是山路,骑兵行进同样快不起来,一样得十来天时间才能赶到西安平县。
如此一来,要想集中主力先破高句丽军,显然没办法瞒得过契、奚两族联军,到头来,还是首尾难顾。
“确然如此,那高句丽军看似强盛,实则虚弱不堪,诱敌深入后,破之不难,微臣愿前往西安平县督战。”
李贤所能想到的困难,魏思温显然早就已谋算到了,他压根儿就没指望以主力去攻杀高句丽军。
“嗯……,那行,西安平县一战就交托给卿家了。”
八千对十万,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一旦稍有闪失,那就是全军覆灭之下场。
奈何,眼下形势所迫,李贤也没什么更好的法子可想,只能选择相信魏思温的能力了……
五月二十二日,李贤派徐进率三千新征之兵大张旗鼓地赶赴沈县,与当地守备营一道,实行坚壁清野,摆出了副死守沈县之架势。
与此同时,李贤自率辽东军主力二万二千步骑赶赴辽队县,但并未进城安顿,而是在城左三里开外处安下了大营,与辽队县互为犄角。
“那条小蛇已经引出来了,咱们不打上一打,高藏那老小子肯定不敢动。”
闻知李贤率军赶来,李尽忠第一时间便将孙万荣、李大酺二人请到了中军大帐。
“……”
对这话,孙万荣毫无反应,李大酺同样也保持着沉默,原因很简单,他俩都不想去打头阵。
“大哥,二位兄长,这一仗,我们没得选择,必须打,而且还必须胜,否则军心士气受损不说,下一步的主力过河也必将阻碍重重。”
见帐内的气氛压抑而又诡异,身为契丹一族的智囊,李报国不得不从旁抢了出来。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用不着李报国来说,孙、李二人心中都有数得很,可问题是谁去打呢?他俩可都不想多折损自家儿郎。
所以,哪怕李报国说的都对,孙、李二人也依旧只管老神在在地坐着不动。
“这一仗,咱们不能打得过猛,一旦那条小蛇缩回了辽东城,再想拿下他,势必要耗费不少的时日,真若如此,难保突厥人不跳出来搅事。”
“所以,我军最多只能出动一万步骑,争取在上游拿下个前进营地,迫使那条小蛇不敢轻易退兵。”
“等高藏老儿动手后,想必小蛇会惊恐而撤,到那时,我军自可顺势追击,歼敌于野。”
“为确保公平,小弟以为此番出兵数量就按日后分割辽东之地以及诸多产业的份额来定如何?”
李报国显然早就预料到会是这般场景,自是不会急躁,笑眯眯地便提出了个合理化方案。
“谁来统军?”
这方案确实很公平,李大酺倒也没什么异议,不过,在统兵权上,他显然别有想法。
“呵,三位兄长若是没意见的话,那就小弟来好了。”
在李报国看来,这一仗根本没太大的难度,他当然不肯将统军的权力让给他人。
“好,三弟愿往,此战无忧也。”
身为兄长,李尽忠当然是得力挺自家弟弟的,不等孙、李二人有所表示,他头一个便表了态。
“我看可以。”
孙万荣也想争一争兵权,奈何,被李报国抢了先,那就没辙了,毕竟李报国是自家族人,总好过被奚族争了先。
“嗯,行吧。”
李大酺很不爽,奈何奚族本就势弱,在一对三的情况下,完全没法争,那也只能如此了……
“报,禀太子殿下,贼军大举出营,其主力正向河岸逼来,另有一万骑往上游而去,看旗号,领军大将是李报国。”
五月二十五日,一大早地,天才刚蒙蒙亮,一名轮值校尉便已急匆匆地赶到了李贤的中军大帐。
“哦?”
一听对面之敌竟然如此分兵,李贤立马便意识到契、奚两族联军这是要强渡辽河,以求在东岸建立起前进营地。
血战已无可避免,只是,究竟该派多少兵马前去上游阻截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兵去少了,不顶用;去多了,则敌军主力极有可能顺势从正面强渡,应对上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来人,擂鼓聚将!”
没时间考虑那么许多了,李贤在帐内来回踱了几步之后,心中已然有所决断。
“咚、咚咚……”
随着李贤一声令下,中军帐外顿时鼓号喧天,顷刻间,偌大的军营里当即便是煞气蒸腾,直冲九霄云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