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67章 不立太子

作者:凤鸣岐山 字数:3998 更新:2024-01-09 19:13:09

第十师的火炮多达百余门,这一同时开火之下,绝对堪称是声威震天,可怜吐蕃将士们哪曾经历过这等打击,顿时便乱了套。

“突击,突击!”

一见及此,萧长隆顿时大喜过望,率部便是一通狂猛冲杀。

“呼……,鸣金!”

战场西侧,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上。

吐蕃名将论钦陵始终默然而立。

直到见己方两面兵马都被唐军的火炮给炸得个慌乱不堪。

忍不住便摇头叹息了一声,脸上满满都是凝重之色——早在备战时,他就已从李贞的使者处得知了唐军火炮犀利异常,但却并不是太在意,在他想来,己方以有备攻无防,理应大获全胜才对。

但现在,战况明显不似他预先所设想的那般。

再这么打下去,闹不好就会被唐军翻了盘。

这,显然不是他所能接受之结果。

“呜、呜呜……”

随着论钦陵一声令下,十数名待命多时的号手立马齐刷刷地吹响了号角,旋即便见四个方向的吐蕃军齐齐调头便逃。

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李多祚自是不敢分兵追敌,在收拢了兵马后,就此屯驻在了金城,并紧急向李贤送去了奏本,要求朝廷尽速拨给粮秣辎重……

“陛下,金城送来了急报。”

元月十八日,战报送抵洛阳,裴炎不敢擅专,第一时间就带着奏本赶到了李贤所住的春秋殿。

“拟招,令黑齿常之率本部兵马押运粮秣辎重赶赴金城助战,务必收回河湟地区,伺机进取张掖,若能收回玉门关,便算是尽全功了,至于西域,且待来日也罢。”

看完了奏本之后,李贤的脸色虽淡然依旧,可眼神却是难免略显凝重——他一直在担心吐蕃、李贞、突厥会联成一气,所以才会在政局尚未安稳之际,强行让李多祚率部追歼李贞父子。

但却没想到最坏的局面到底还是出现了,就目下这等状况,已很难在短时间里灭掉李贞父子。

原因就一个——吐蕃在侧,朝廷大军若是杀进西域,随时都得担心吐蕃会从侧面给唐军来上一记狠的。

换而言之,要灭李贞父子,就得先解决掉吐蕃,以确保西进通道的顺畅。

而这,显然不是短时间里能办得到的。

倒不是缺钱,实际上,在大量收缴佛门寺产后,国库其实蛮宽裕的,但却缺粮——前年大灾,去岁又战乱连连,国家粮仓还被李贞一把火给烧了个彻底,朝廷是真拿不出太多的粮秣了。

“陛下圣明,那,这一仗的功过……”

军事上的事,裴炎不懂,所以,他根本不敢胡乱置喙。

“仗不是还没打完么?且等拿下了河湟地区之后,再看情况而定好了,至于阵亡将士的抚恤么,就按辽东的规矩来,卿且让兵部去函,让李多祚将安心在金城驻屯,等候援军。”

这一仗的损失确实有些惨重,阵亡三千一百余将士,受伤近五千,粮秣辎重全被吐蕃军焚毁。

哪怕歼灭了四千五百余吐蕃将士,可从结果来看,其实是打输了。

按朝廷惯例,本该追究李多祚等将领们的责任。

但,李贤却并不打算这么做。

概因在他看来,胜负本就是兵家常事,只要不是犯了战略错误,那,都是可以容忍的,临战换帅的蠢事,他可不会去干。

“陛下圣明,老臣还有一事要禀,如今登基大典已近,皇后与太子之人选终归不好空缺,还请陛下明示。”

见李贤明显有心维护李多祚,裴炎自是不敢有异议,赶忙紧着便转开了话题。

“嗯……,来人,即刻去宣所有宰辅来此议事。”

这,确实是件麻烦事儿,李贤尽管心中其实已有所打算,但却并未乾坤独断,在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先跟宰辅们通个气。

高宗一朝的宰辅们,除了薛元超已被满门抄斩之外,其余人,李贤都没动,也就只增加了魏思温(任门下省侍中)、唐休璟(任黄门侍郎)、狄仁杰(挂尚书右仆射,兼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三人。

闻知李贤有召,除狄仁杰还在辽东之外,其余六大宰辅很快都赶到了春秋殿。

“陛下,臣以为房妃虽贤惠,然,始终一无所出,于社稷不利,当立蒋妃为皇后。”

事涉立后大事,众宰辅们都不敢随便置喙,唯有唐休璟却是没这等顾忌。

概因他很清楚李贤并不打算立房氏为后,否则的话,哪还用得着议,早直接定了。

“嗯,蒋妃纯善,朕也以为可,诸公以为呢?”

这话,显然很合李贤的胃口。

毕竟四妃中,唯有蒋馨才是他的女人,不仅如此,蒋家并无兄弟姐妹,也不致于有外戚做大之可能。

从皇权巩固的角度来说,蒋馨无疑很是合适,当然了,假惺惺地征询一下众宰辅们的意思,还是要的。

“陛下圣明,臣等别无异议。”

得,李贤都把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谁还敢炸刺。

“那好,就这么定了,朕封房妃为皇贵妃、张妃为德妃,林妃为贤妃。”

原主的女人,李贤是肯定不会去碰的,不过,念及她们在京中没少受苦,给个高位,还是必须的。

“陛下,太子是否就定了嫡长子李纯孝了呢?”

见李贤只封后妃,却没立太子,裴炎身为宰辅之首,却是不得不出面确认一下。

“朕不打算立太子,东宫所属机构不久后将全部裁撤。”

太子什么的,在大唐,无疑是最高危的职业了——在原时空中,就没几个大唐太子有好下场的。

李贤可不想再让这等悲剧无休止地继续下去了。

“啊这……”

“陛下,太子乃国本,岂能不立?”

“陛下,臣以为此举恐有不妥,还请您三思。”

……

一听这话,众宰辅们顿时都急了,就连魏思温也都站出来表示反对。

“诸公莫急,且听朕细细道来,朕所言的不立,并非真的不立,只是暗立罢了。”

“这么说罢,朕会令匠人打造一金匣子,内里就藏有朕属意的太子人选之诏书,搁置在皇宫正殿的牌匾后头。”

“若是朕大行了,所有宰辅在齐聚后,一并打开金匣子,与遗诏比对,从而确定新君之人选。”

不立太子,自然有不立的规矩,左右不过是照搬原时空大清的那一套罢了。

“陛下,这、这未免太过儿戏了些。”

郭正一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忍不住便大摇其头。

“或许吧,但,这已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卿等好好想想,我大唐才经三朝而已,就已折了三位太子,朕若不是见机得快,怕也逃不过当头一刀。”

“呵,其实不止我朝,自古以来,太子都不好当,贤,帝王忌;不贤,兄弟争,所谓国本,何其可笑。”

“朕打算让儿子们在成年后都有参与朝政的机会,让他们各自努力表现,无论嫡庶,谁能做得最好,谁就能最终继承大统。”

“如此,朝臣们不知天上哪片云会下雨,自是不敢轻易投靠,而皇子们为了表现,也只能实心办差,优中选优之下,自可保得我大唐江山不致出现误国之昏君。”

大清自康熙帝后,再无夺嫡之惨剧,除了溥仪之外,也不曾出现过昏君,靠的就是这么套暗立太子的做法。

哪怕看起来确实有点儿戏,但,好用就成,直接照搬过来便好,李贤一点都不会有啥不好意思的。

“陛下,若是出现几位皇子都是俊彦,那,朝中怕是少不得会出现朋党之争,这,又当如何解决呢?”

郭正一仔细地想了想之后,还是觉得这等儿戏般的立储办法不是太靠谱。

“卿所言确是有可能,但,也不是不可避免,朕打算立四条规矩,后世子孙都不允许违反。”

“一是后宫不得干政,朕将会让人打造些铁牌,就立下后宫里,无论是太后、皇后也好,宫女、宦官也罢,但凡敢于言政者,一律杖毙,绝不宽容。”

“其二,朝臣不得私交皇子,违令者,免官,情节严重者,杀无赦!”

“第三,不立幼帝,若后世子孙早薨,其子不满十三岁者,不可为帝,当从同辈中选贤明者传之,人选当由朝臣公议而决,后宫不得置喙。”

“第四,外戚不可为宰辅,也不可为统军大将。”

“卿等看是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李贤既是敢把暗立太子的办法搬出来,自然是早就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周详了。

“陛下圣明。”

李贤所说的这四条中,除了第三条之外,全都对相权有利,众宰辅们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再者,众人都知李贤强势,他决定的事情,根本容不得旁人质疑,反对也是枉然。

“嗯,那就这么定了,卿等拟好了章程后,即刻送来。”

这等恭顺的态度就挺好的嘛。

李贤表示很满意。

“启奏陛下,工部尚书王大人在宫门处求见,说是有要事要禀。”

就在此时,一名中年宦官突然急匆匆地抢上了殿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4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