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73章 官绅一体纳粮

作者:凤鸣岐山 字数:4042 更新:2024-01-09 19:13:09

“陛下,如此大规模移民,会否太急了些?”

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过后,郭正一率先站了出来,脸上满是不加掩饰的忧色。

没旁的,前不久才刚往辽西移民三十五万三千余,这些人现在大多还在路上呢。

如今又要移民,万一惹得民众沸反盈天,那后果可不是好耍的,没见隋炀帝急功近利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儿么。

“朕不打算强征,只以利诱导,唔,据朕所知,如今绝大数州县的均田制皆已败坏,基本无田可授。”

“各地官府大多拿荒山来凑数,百姓根本得不到任何好处,还得纳税,这就不是便民,而是害民了,所以,朕打算下诏废除均田制,实行摊丁入亩。”

“具体来说就是民众不再缴纳丁口税,只按所拥有的田亩的多寡与好坏来纳税,官绅一体纳粮,以避免土地兼并之厄。”

“如此,就必须对全国各地的田亩进行重新勘定,此事便交由郭卿会同户、工二部先拿出个具体章程来,回头再议。”

“至于说移民陇右等地一事么,朕打算拿查抄佛门寺产所得来招募民众,具体政策可以参详辽东成例,卿等以为可行否?”

确实,步子迈得太大的话,容易扯到蛋。

但,移民之事却是刻不容缓——一旦陇右等地区的良田退化之后,再想复耕,可就难了。

再有,大唐将来的疆域可不止群臣们所能看到的这么一点,不让百姓们看到移民的好处,他们可舍不得离开故土。

有鉴于此,李贤觉得有必要将移民辽西与陇右等地之事打造成样板,以便将来大规模移民南洋、澳洲、美洲,把大唐的荣光撒向全球。

“若如此,倒是可以一试,只是成效如何,臣实是不敢保证。”

在将李贤所言的种种谋划反复推敲了几遍后,郭正一这才谨慎地给出了个答复。

“嗯,那就先拿川中来试点好了,卿且将章程拿出来,回头朕与卿等再逐条过上几遍,务必确保利国利民。”

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纳粮都是好政策,但也肯定会激起官绅阶层的怨言。

这一点,李贤当然是清楚的,不过,他更清楚的是——如今就是最合适的推行时机。

原因很简单,辽东军声威正隆,杀戮也自不少,在这等情形下,真敢跳起来抗争者,绝对少之又少。

倘若迁延了些时日后,很多人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到时候,反弹反倒会更激烈上许多。

所谓打铁须得趁热就是这么个道理……

“启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参侍中郭正一违法乱纪之诸多不轨。”

三月十一日,大朝。

李贤这才刚在乾元殿的龙床上坐定,一名身穿绯红袍服的中年文官就已迫不及待地从殿外抢了进来。

“哦?讲。”

只瞄了眼来者,李贤立马便认出这人是侍御史王彦方。

“陛下明鉴,官绅者,国之栋梁也,岂可与平民同,郭侍中妄以税赋强加之,实是扰乱纲常,大违礼制……”

王彦方先是深深一躬,而后方才捧着奏本,悠扬顿挫地宣上了。

“够了,朕很好奇,谁让你上的这等本章,嗯?”

尽管早就预料到会有反弹,可李贤还是没想到反弹会来得如此之快。

要知道这会儿官绅一体纳粮的章程细节都还没拟全呢,居然就有人跳出来唱反调了。

这,真就令李贤难免有些个气不打一处来。

“此微臣之本意,并无人指使,微臣只是有感于郭侍中乱政,故而斗胆上本弹劾。”

见李贤声色明显不对,王彦方明显有些慌,但却并不打算收回弹章。

“还有谁也觉得官绅一体纳粮不妥么?”

李贤没理睬王彦方的辩解之辞,面色冷峻地环视了一下殿中众文武们。

“陛下,《礼记》有云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足可见官绅必须有所体面,故,臣以为官绅与民一体纳粮殊有不妥。”

不怕死的人真的还有——又一名身穿深红袍服的五旬文官从队列里抢了出来。

此人是刑部侍郎范明峰。

“陛下,臣也以为此策大有不妥。”

“陛下,为社稷安稳故,臣恳请您驳回郭侍中所献之策。”

……

紧接着,又有八名中级文武官员从旁抢出,七嘴八舌地进谏着。

“呵,纳税就不体面了?朕在辽东时,名下的产业也都得纳税,照你们的说法,朕也没了体面喽,是这样的吧?”

李贤很清楚这些站出来的中级官员不过只是被推出来的傀儡而已,真正的指使者是那些门阀世家,宰辅中只怕也有人牵扯到了其中。

但,那又如何呢?

他李贤要做的事,就没谁能阻止得了。

“……”

这话寒得很,站出来的这些文武官员哪敢去接,当即就全哑然了。

“卿等都是饱读史书之人,不会不知晓土地兼并的危害性,倘若不早做控制,动乱不远矣。”

“官绅若是都不纳粮,会有何后果,卿等难道会不懂吗?朕自己的产业都得依法纳税,莫非卿等比朕还高贵,嗯?”

所谓的官绅不纳粮,那都是儒家自己玩出来维护自身利益的狗屁规矩,李贤可没打算认。

“陛下息怒,臣等不敢。”

王彦方等人全都站不住了,齐刷刷地都跪趴在了地上。

“不敢就好,卿等都是社稷栋梁,所思所行,当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重,朕不会亏待了卿等,也望卿等莫要辜负了朕,都平身罢。”

不管众文武们是真不敢也好,假不敢也罢,李贤都不打算计较,只要他们能老实听用就好。

当然了,若是还敢乱闹,那,推出午门斩首的事儿,他李贤也不是干不出来。

“谢陛下隆恩。”

见李贤并未责罚自己,王彦方等人哪还敢再强项,叩谢了天恩之后,全都规规矩矩地退了开去。

“崔中书,各州伐山破庙的所获统计出来了么,嗯?”

尽管没有证据,但,李贤觉得今日这一幕铁定与裴炎、崔知温这两位门阀的代表人物脱不开干系。

那,自然是得提溜出来警告上一下的。

“回陛下的话,尚有二十五州未曾上报。”

崔知温明显有些慌,概因今日弹劾郭正一之事就是他与裴炎相商之结果。

“这都已两个半月了,这些州刺史都在干些什么,尸位素餐吗?朕再给你半个月时间,若是还不能让那些刺史配合行事,那,朕只能唯你是问了。”

这都已经抓了十数名刺史当典型了,居然还有人敢阳奉阴违,李贤觉得有必要再给那些刺史们好好敲敲警钟,顺便也敲打一下崔知温。

“臣遵旨。”

崔知温额头上当即就沁出了一层冷汗。

“李昭德。”

光敲打,李贤觉得还不够,这便将视线转到了御史大夫李昭德的身上。

“臣在。”

闻言之下,李昭德赶忙从旁闪出,脸色虽还算正常,可心却是跳得个飞快。

不为别的,只因王彦方以及另外一名跳出来跟李贤唱反调的御史可都是他的手下。

此时被李贤点了名,自是难免担心会吃挂落。

“朕深居九重,下情上达就得靠卿等了,到如今,灭佛已近两个半月了,实际情形如何,朕心中却是无数。”

“卿可从御史台中调派合适人选,兵分八路,带上诏书,给朕好好彻查一下各地。”

“若有胆敢包庇佛门者,报来与朕知,朕自会让那些社稷蠹虫知道一下什么叫天恩浩荡。”

灭佛是既定的国策,李贤绝对不允许有人敢在执行时打折扣。

“臣遵旨!”

只要不是打自己的板子,那就都好说。

李昭德当即就暗自松了口大气……

三月十五日,李多祚率十三万大军回到洛阳,李贤赐宴,为众将洗尘,并犒赏三军。

次日,提拔萧长隆为云州都督,着其率二万兵马前去云州赴任,又提拔李孝明为第十一师师长,着其率部赶赴江南,驻屯建康城(今之南京城)。

三月十八日,李贤下诏,废除川中的均田制,不再对百姓授田,试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着新任户部侍郎刘纳言前往川中主持其事。

三月二十日,李贤下诏募集百姓迁往陇右等地,一切待遇按辽东旧例,被取消了均田制的川中报名者不少,其余各地则效果不佳。

不得已,李贤只能再次提高了募民的待遇——给予四年免税的政策,所有产出,官府将会以市价不限量收购,若遇灾年,则会准许民众以购入价赎回定额粮食。

与此同时,让人放出风声,说朝廷将会于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均田制,全面推行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纳粮。

这么双管齐下后,各地报名的百姓顿时便增多了不少,截止到四月中旬,已陆续往陇右等地移去了十五万百姓。

但这,距离李贤所希望的五十万底限,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不过,他却并不着急。

概因他手中还扣着个秘密武器,到时候只要一亮相,绝对可以吸纳不少百姓自发前去甘、青之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4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