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海兰察颇有定力,无奈林淮生步步紧逼!
5日后,
吴军登陆总兵力超过了2万。
蜂窝煤丶大米丶白面丶活的牲畜丶蔬菜丶盐巴油脂丶常用药材也运来了130船次。
林淮生岿然不动,
一个上午听完了20几个参谋的汇报,口授了10几道军令。
电光火石之间,
他明白陛下为何不亲征江北了,如此沉重的负担,健康人都受不了,何况患病未痊愈的陛下。
想到这里,
他又有些担忧,不知陛下的病情到底如何。
江宁君臣奏对时,陛下卧床看似没有大碍,但是他总有些心神不宁。
……
斥候匆匆进帐:
「报,江北大营清军按兵不动,扬州城城门紧闭。」
林淮生点点头,召来一参谋:
「传令,第1军团5个营携带20门大炮,西出20里构筑前哨大营。若清军大举围攻,坚守待援。」
「遵命。」
1个时辰后,
2500士兵开出大营,携带辎重车辆120辆。
清军斥候只是远远窥视,并不出手。
吴军登陆场在江都,距离仪征的江北大营实际距离只有50馀里。
林淮生此举,
是试探,也是挑战。
如果,海兰察继续稳如老狗的话,他会像下跳棋一样,以前哨基地为跳板,再向前拱5个营。
……
江北大营,
海兰察听说后,沉默了一会。
对帐内的一群总兵副将说道:
「吴贼当中有聪明人,看穿了本官的用意。」
「僵持下去对我官兵是有利的。我们背靠苏皖,粮饷补给源源不断,吴军就不一样了,他们要越过长江补给。这其中就存在很多风险。」
徐州镇总兵王世仁,低声说道:
「台风~」
「嗯。」
海兰察在仪征驻扎超过1年,知道夏秋之际的台风威力颇大。
一旦台风起,长江就是天堑。
也许,10天左右吴军都得不到补给。
「本官其实很希望吴贼分兵掠夺江北市镇,如果他们先去打扬州或者通州就更好了。」
众将官若有所思,扬州城兵力空虚,城防兵力仅有2000,都统原来是故意的。
海兰察想法是好的,可惜李郁和林淮生都不傻。「
……
「都统,大营有6万兵丁,我们不惧吴贼。大不了面对面的厮杀一场。」
「是啊。火器咱也有!」
这半年,京城各衙门一共督造火绳枪1万馀杆,其中3000杆拨去了湖北,6000杆拨到了江北大营。
兵部督造的240门红衣大炮丶300多门子母炮,也顺着运河运到了仪征。
甚至,
还允许徐州镇自设火绳枪造办处,工部派员督造。
海兰察眼里冒着寒芒:
「诸位弟兄,各自回营鼓舞士气,备战吧。」
「嗻。」
……
海兰察重点巡视了3支精锐。
第1支是大清的「刀锋」——索伦马队,800人,一人双马。
他们都是海兰察的亲戚丶族人丶同乡,年龄跨度很大,从15到50。
很多人看着就和憨厚老农无两般,但拿起弓箭的一瞬间,精锐弓骑兵气质挡不住的外溢。
「都统~」
「要打仗了,有什麽困难吗?」
一名30馀岁的索伦汉子,咧开满嘴大黄牙:
「吃的好,住的也好,都统能不能给我们补点箭矢~」
海兰察拿过他挂在马鞍上的撒袋(箭囊),
挨个抽出箭矢数了一遍。
快箭2丶梅针箭6丶响箭1丶月牙鈚箭2。
周围众人也纷纷拿出自己的撒袋。
多的有19支,少的只有5支。
而一个撒袋是可以装二三十支箭矢的。
箭壶少一些,一般在12支。
但索伦人不太喜欢笨重的箭壶,成本还高昂。他们一般会选用更轻更能装的挤压式撒袋。
……
「军需官何在?为何不给索伦劲旅配齐箭矢。」
海兰察怒目圆瞪,几乎要吃人。
谁料眼前的矮个子军需官,却是一点不怵。
他伸出戴了2个硕大玉扳指的手,拱手道:
「回都统,下官也是谨遵朝廷制度。兵部有规定,索伦兵所需箭矢需自行购买。他们,没银子~」
不知为何,
在这一瞬间,海兰察很想把这个狗曰的撕两两半,生吞活剥了。
大约是感受到了杀气的缘故吧,
军需官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赶紧折中道:
「下官是这麽想的,可以先赊着。青鹤翎每5支1两5,鹅翎每5支1两,普通快箭每10支1两。这个价格已经低于兵部的成本价了,属于下官权限之内的最大程度~」
海兰察深吸一口气,点头认可了这个方案。
望着眼巴巴的族人,
他从袖管里摸出了1张100两的银票,算是凑个份子。
……
欢天喜地的索伦人赶紧的凑到军需官面前,报名字赊箭矢。
从30支到60支不等。
箭矢挺贵,比现代人想像中要贵。
否则就不会有着名的那句:
Notthearchers.Arrowscostmoney.Useupthelrish.Thedeadcostnothing.
乾隆把索伦人视若珍宝,
但是并不妨碍他同时把索伦人看成nothing。
打赢后,
索伦人会用军功赏银支付赊帐。
如果不幸战死,就从抚恤银里抵扣。
如果抵扣后,还欠了兵部的帐,就等他的儿子长大,继承老爹的债务,继续为大清皇帝效力。
……
兵部不会忘记这笔债务,哪怕持续十几年。
直到遗腹子成长为合格的索伦战兵,然后告诉他,你爹当年欠了大皇帝一笔债。
现在,
需要你狠狠的杀敌,尽快还清这笔债务,争取过上幸福的生活。
一个索伦人只需征战到60岁,还活着的话,一般就可以在兵部的册子里勾掉了。
可以拿着这几十年南征北战积攒下来的银子回黑龙江老家,安心的养老过日子。
当然,
假如个人经济负担比较重的话,
也可以向兵部申请,发挥馀热,继续加入我大清军队,编入银发军团,和孙辈们一起征讨四方蛮夷。
而且大清皇帝在军功赏银和抚恤赏银方面,一视同仁。
哪怕是80岁的索伦兵,也不会打折。
其实,
横向比较起来,大皇帝对于汉人真的不算差。
只是严格限制了汉人的教育权,但没有用一生还不清的债务来捆绑汉人。
看看同时期的蒙古人丶索伦人,哪个不是债务缠身?永远还不清大皇帝的恩情。
……
海兰察视察的第2支精锐是陕甘绿营。
大清朝绿营总兵力60馀万,其中陕甘绿营就有9万。
同时,陕甘绿营还拥有不少于3万匹战马,占据了整个绿营战马数量的4成,是清王朝一支重要的机动力量。
延绥镇丶陕安镇丶河州镇丶汉中镇丶西宁镇丶宁夏镇丶凉州镇丶肃州镇,陕甘8镇都来了。
每镇出兵2000到3000不等。
江北大营总计6万兵,陕甘绿营2万人,占据了三分之一。
「参见都统。」
「都做好准备了吗?」
凉州镇总兵哈马木,粗野的说道:
「都统您就擎好吧,我甘肃健儿打那帮江南怂蛋,手拿把攥。」
周围一顿哄笑,
海兰察瞥了他一眼:
「不要大意。江南贼兵枪炮犀利,若是时机不对,你的马队未必能冲进去。」
众人收敛笑容。
清廷为了解决八旗的就业问题,经常派旗人补绿营的缺,担任千总以上军官。
所以,陕甘丶四川丶山西绿营当中,都有比例不小的八旗军官。
同时,和南方同行不同的是,他们装备有各类火炮!
……
海兰察特意观察了一下伙食。
臊子面丶油泼面,每人还可以加一勺辣油,一筷子蔬菜,三五块随机种类的肉。
兵丁们端着大海碗,蹲着稀里哗啦的咥。
他盯了一会:
询问一名海碗见底的士兵:
「你吃了几碗?」
「2碗。」
能把脸埋进去的大海碗,分量确实不小。
然而海兰察却问道:
「吃饱了吗?」
「饱,饱了。」兵丁黑红的脸庞,有些局促。
……
海兰察换了一种方式询问:
「还能吃吗?」
「能!」
他又望向周围的几个兵丁,同样的问题得到了同样的答覆。
「告诉伙房,继续揉面。揉到他们吃不下为止。」
「谢都统~」
几名兵丁红了眼眶,端着海碗不知所措。
海兰察笑笑,拍拍其中一人的肩膀:
「军中粮食管够,吃饱了打仗才有力气。」
「嗻。」
没一会,伙房端出来一盆油泼面,往地面一顿。
「自己捞!啥时候吃不下了,吱一声。」
4名兵丁对视一眼,蹲下用筷子捞面。
呼哧呼哧,头就没抬起来过。
这几人隶属于西宁镇巴燕戎格营,从接到兵部调令到正式进驻江北大营,才短短1个月,肚子里的油水还不多。
……
视察的第3处军队比较特殊。
来自各镇各营的5000多名炮手,临时组成了一个火炮营。
「参见都统。」
「报报你的家底子。」
「嗻。」
原宁夏府从六品文官,因金川军功累积至甘州城守营副将,一副文人模样的李久霖单膝跪地:
「营中计有红衣大炮410门,子母炮550门,各类小炮300门。」
「大战在即,你部有困难吗?」
「回都统,有。炮多,炮手少。」
「为何现在才讲?」
「之前是够的,10天前兵部又拨了一批炮,炮手就不够了。」
海兰察一愣,拍着炮筒说:
「如何解决?」
「末将请令,挑选2000人编入本营。」
「短短数日,炮术如何能成?」
「一边打,一边带吧。老炮手负责重要环节,新兵听令搬运。」
「本官准了。你这就去办吧。」
……
李久霖,汉军旗人,身份比较特殊。
他的来头比马忠义大多了,祖上是鼎鼎有名的南明晋王李定国!
李定国死后,其子李嗣兴投清,曾任宁夏总兵。
有清一代,
李定国的子孙都是顺利的,安然无恙的。
虽不如施家丶祖家,可也官运亨通。
爱新觉罗氏有一点挺明显,就是尊重实力强悍的对手,尤其是在战场上暴打过自己的。
这些人投降后,往往能得到尊重丶善终。
战死在湖口战场的副都统歧征说的那句话,确实是发自内心。
「假如苗有林现在来降,朝廷至少给个总兵,以后官拜提督也不在话下。」
这或许也契合了人性。
有实力,才能得到尊重。
……
海兰察巡查完毕,心中大定。
路过西宁镇帐篷区域时,见一大群人围着。
「他们在干什麽?」
一名闻讯赶来的千总,脸色古怪,说道:
「回都统,刚才说没吃饱的那家伙,一口气吃了12碗面~」
听了这话,旁边的人都忍不住笑了。
海兰察大步走过去,望着那个一脸幸福正在打饱嗝的兵丁,
直截了当,问:
「还能吃吗?」
「不能,不能了。吃饱了,额真的吃饱了。」
海兰察欣慰的一挥手:
「再赏他一坛酒,顺顺食。」
立马有人捧来了一小坛子酒,大约2斤~
「喝吧,都统赏你的,可以破例。」
汉子拍开泥封,咕嘟咕嘟全部喝光,用袖子抹了一下嘴。
「好汉子,本官希望在请功的名册上看到伱的名字。你叫什麽?」
「老麦。」
「以前是做什麽的?」
「麦客。」
海兰察点点头,他西征准噶尔曾路过甘肃。
知道甘肃有一种职业,每年到了麦子成熟季,就去关中帮着割麦。这种人被称为麦客。
……
3日后,
清晨,一场小雨过后,
吴清双方的第一次交锋不期而至。
第1军团已经把前哨大营挪到了江北大营的鼻子底下,距离仅有5里。
这个距离,
已经接近火炮的最远射程了。
第1军团的1队巡逻兵,主动攻击了在附近逡巡的清军斥候。
用抬枪打翻4人,之后嚣张的出营就地宰杀了他们的战马,大卸八块,扛了几块位置不错的马肉回营煮起了肉汤。
锅里的水刚沸腾,清军的报复就来~
200陕甘马队护送着3门红衣大炮出营,准备炮轰前哨大营。对付这种临时工事丶大炮有奇效。
第1军团的士兵自然不会等着挨打,拉出50散兵丶100滑膛枪手主动出击。
线膛枪加米尼弹,
远距离给清军马队造成了20几人的伤亡。
清军被迫丢弃大炮,后撤50丈。
在得到了大营数百火绳枪手的增援后,卷土重来。
前哨营的吴军也不甘示弱,增兵增炮。
一番混战,双方各有伤亡。
在狼烟直冲云霄时,双方混战的兵力规模已超过2千人,而且在持续增加中。
……
辰时末,
海兰察下令,出动5000步兵丶2000马队以及50门大炮,拔掉吴军的前哨大营。
吴军遂放弃野战,转而据守大营,以拒马丶辎重车辆连成临时工事。
巳时3刻,
东面增援的吴军赶到,2000步兵就地列了4个松散的方阵,方阵之间间隔半里。
他们在等待炮兵赶至。
6刻,
炮营赶到,卸下炮架和牵引车,分出人手将骡子后撤数里集中看管。
牵引车——介于骡子和炮车之间的一种2轮车辆,其作用就好比出国旅游时的充电转接头。
马骡无法直接牵引2轮炮架行军,所以中间必须增加一个牵引车作为转接器。
吴军炮兵内部,
已经正式将6磅以及以下口径称为轻型野战炮,定位为随同营级规模步兵支援作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