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086章 画个大饼

作者:秋枫微醺 字数:2928 更新:2024-01-16 19:33:54

不止是他们,就连坐在不远处装逼的郝大丰和夏小雪,心中也是吃了一惊,郝大丰知道此人,中学历史课中学过。

姚广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人物,他既是一位身披袈裟、四大皆空的和尚,又是一位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军师。他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江山的第一功臣。功成名就之后,他又不贪恋权贵,回归和尚的真身,超然于世俗红尘之外,恰似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高深莫测。

明太祖朱元璋在小时候也曾经出家做过和尚,但那时因生活所迫,为求活命而投在寺院中做个扫地僧。姚广孝出家,则完全是自愿,是为精修佛法,研究学问。

姚广孝祖籍河南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江南,定居于长洲相城(如今的江苏苏州)。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行医的郎中,虽算不得殷实富裕之家,但也是一技在身衣食无忧。

父亲自然是希望姚广孝子承父业,行医谋生,但年纪尚小的他,却坚定地拒绝,一心要读书谋大事。于是,家人将他送入附近一家有名的道庵,正式出家,法号道衍。

出家之后的姚广孝,一边潜心读书,研究天下学问,一边云游四海,广交天下名士。十多年之后,姚广孝精通儒、佛、道诸家学问,成了闻名当地的高僧。

明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四十八岁的姚广孝,在另一位高僧的举荐之下,应诏进京,为皇四子朱棣诵经荐福。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随后,他便跟随燕王朱棣去了北平,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辉煌人生。

1399年,朱元璋病逝,皇孙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之后,在大臣齐泰、黄子澄的主导下,朝廷开始削(xuē)藩,大肆清除诸王,燕王朱棣处境十分危险。作为燕王首席谋臣的姚广孝,力主朱棣起兵夺取皇权。起兵之后,朱棣领兵在外征讨,姚广孝镇守大本营北平,与西汉时刘邦与萧何的角色颇为相似。

靖难之役三年之后,朝廷由于地广人多的优势,渐渐稳住了阵脚,双方在军事上各有胜负,燕王仅仅保住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战争打成胶着状态。

对处于弱势一方的燕王来说,这样的战争状态将会是致命的后果,夺权不能成功事小,就连生存都难以预料。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正是姚广孝提出兵出奇谋的战略: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力必举。

于是,燕王的军队不管不顾,远袭京师,直下南京。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的军队,从瓜州渡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城破,宫中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朱棣能成事,姚广孝当属第一功臣。为了回报他的擎天之功,朱棣让其蓄发入仕,享高官厚禄,姚广孝拒不服从,赐其府第美人,姚广孝拒不接受,仍然住在寺院,守着戒律清规。

成祖皇帝过意不去,拜其为太子少师,给予其当时文臣的最高品秩,并对其极其尊重,从不直呼其名,都以少师相称。

朱棣对待政敌,心狠手辣,嗜杀无度,但对于功臣,却不像他老爸朱元璋那样猜忌重重,他的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姚广孝因此得以安稳度日,过着自己想要的半隐居的生活,一边保持着出家人的本色,视金钱如粪土,视权贵如尘埃,悠闲清静地做个和尚;一边帮着朝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算是对皇帝厚恩的回报。

晚年的姚广孝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件大事是主持重修了《永乐大典》,另一件大事是出任监修官,主持重新编修《明太祖实录》。

永乐十六年(也就是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84岁的姚广孝在寺院中安然辞世,按照其本人的遗愿,以出家人的方式,将其安葬在京西卢沟河畔。皇帝朱棣悲痛不已,停朝两日,以示哀悼,并亲自为其撰写祭文!

这些都是历史,有真有假,史书都是按照帝王的意思编写的,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更不必较真儿。有人要问:姚广孝当了一辈子和尚,应该没有结婚生子才对,可现在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姓姚的后人呢?

这个我就想问你,谁说姓姚的就一定是姚广孝的后人,照这么说,姓刘的就一定是刘帮的后人?姓魏的就一定是魏忠贤的后人呗?那姓唐的呢?总不会是唐长老的后人吧?所以说,不要瞎联系,那些多数都是胡扯。而且有近亲结婚的嫌疑。

不过,这其中的一个细节,倒是引起了郝大丰的注意,同时,也让他找到了姚广孝为什么不肯还俗的原因。那就是他最开始出家时,是在一家道庵。什么是道庵?就是女僧,也叫尼僧,清修的寺院。这样一来,不止是郝大丰,就连同以上那些人的疑问也都能解释的通了。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这话一点不假,周田对姚广孝就没有半点儿的敬畏之心,凑近郝大丰问道:“哎,这是哪儿来的一个死和尚。”

郝大丰被他吓了一跳,赶紧说道:“不知道,去问你的领导,他肯定知道。”

周田往那边儿看了看,最后还是没敢上前,他倒不是怕姚广孝,而是怕他的领导,同时也是他的亲二叔周伯通骂他。于是就站在郝大丰身边,伸着脖子往那边儿看。

只见老和尚拂尘一甩,面带慈祥说道:“三位施主,成祖陛下诏几位驾前答话。”

此话一出,马密宏三人的脸立马就拉下来了,黑脸的蓝庭脸色也变的更黑,张开黑洞般的大嘴说道:“姚大师,我们敬重你是位高人,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去见朱棣就不必了,我们是阴司冥府的差官,只受阎王的诏见。”

被蓝庭拒绝,姚广孝并不生气,他之所以用诏见这个词,也就是试探一下,看看朱棣口中的三位高人对成祖皇帝是个什么态度,有没有帮助甚至追随的意思。结果立竿见影,人家根本不尿朱棣,对自己倒是颇为客气。

周伯通跟他的这个侄子周田不同,可以说是一个饱经世故的社会油子,文化虽然不高,但各种阴损的套路不比姚广孝少。军师之所以地位尊崇,其实并不是因为知识渊博,而是因为军师的套路更深,他们够损,够坏,比平常人更会骗人,更不讲信用。

所谓兵不厌诈,说的就是骗人的套路,而周伯通正好具备以上优点。他躲在黑脸巡察使蓝庭身后说道:“姚大人,明成祖若是诚心相邀,我们肯定不会拒绝,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诚意。”

姚广孝斜睨了这个不起眼的中年人一眼,见此人四十多岁的模样,中等身材,体格健壮,脸上带着略显憨厚的朴实,从外表看,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农民工。

姚广孝心中不悦,脸上却不动声色,装作没听见周伯通的话,继续跟蓝庭说话:“成祖陛下知人善任,只要诸位肯忠心追随,陛下定会论功行赏,绝不会亏待了几位。”

周伯通被无视了,不过他并不在乎,该说的他已经说了,蓝庭要是连其中的意思都听不懂,他也不配做这个巡察使。

果然,蓝庭不再直接拒绝,转而讲起了条件。“让我们追随他?还论功行赏?姚大人,你不用给我们画大饼,就直接说吧,他能给我们什么好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