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哲进球之后,掀起了身上的球衣。
白色的t恤上写着“谢谢您,齐校长”几个大字。
马文哲双手指天,跪在角旗附近。
看台上的山呼海啸仿佛与他无关,他只在心里默念着:
齐校长,您看到了吗?
您的学生出息了,您想要看到的中国足球崛起正在路上……
电视机前的观众早已从之前的报道里知道了谁是齐校长,知道了刘栋,知道了昆明十八中。
这也要多亏了之前武汉长江为每一个球员、教练拍摄的个人纪录片。
齐校长的故事感动着所有的人。
“我要给十八中捐款,怎么捐?”
“马文哲好像有一个文心基金会,有奖学金帮助条件不好的学弟学妹。”
“那就把钱捐给文心基金。”
众人讨论的时候,刘建宏的嗓音暗哑着说出了一条让人无比痛心的消息:
“马文哲口中的齐校长,在几天前已经因为胃癌晚期在医院病逝。
相信他的精神会一直激励和温暖那些想要踢球的孩子们,一往无前。
他一定能看到马文哲的进球,能看到中国足球向上向前。”
呜呜呜呜……
电视机前很多眼窝子浅的观众,眼前已经一片模糊了。
一些男人则是轻声骂道:“这是什么鬼天气,怎么会有沙子进到眼睛里。”
中国队的球员们围在马文哲的身边,并没有打扰他的庆祝。
直到马文哲起身才拍了拍年轻人的头,以示庆祝。
马文哲此时跟董方卓拥抱了一下。
“董哥,那个球你怎么不直接打?”
“嘿,作为和你一样拥有欧冠奖牌的前锋,要把球给到机会最大的人脚下。”
“董哥……”马文哲有些哽咽。董方卓扯淡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董方卓摆了摆手,说出了一段仿佛酝酿很久的话:
“你代表未来,我代表过去。过去有点遗憾没什么,未来就不要有遗憾了。
我看到你穿的那件t恤了。比起我进球,我更希望齐校长能看到你的进球。
好了,注意力集中,我们防守!”
防守!防守!防守!
长城重新筑起,歌声依旧嘹亮。
场上的局面十分丑陋且沉闷,犯规、死球、拖延时间、与对手纠缠……一个想要解决对手,一个想要点球大战。
现场的导播不得不数次把镜头切到看台上。
球场的场景确实没有热情美丽,含着眼泪的姑娘们好看。
第120分钟,中国队换人。
王大雷下,包喧上。
中国队用最后的换人名额拖延一下比赛时间,准备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
嘟……嘟嘟……哨声响起,加时赛结束。
准备罚点球!
中国队的队员早已经定好了罚点球的顺序。
他们在最后阶段备战的时候,练的都是这个。
“有没有人对罚点球的顺序有异议。没有异议就提交第四官员了。”
“没有。”
尽管在罚点球的过程中,你仍然可以调整罚球顺序,主裁判也不会管你,但这个手续是要走的。
ifab关于点球规则
很多人会问既然提交了罚点顺序,还可以变罚球顺序吗?
答案是可以的。从规则上说,没有硬性规定提交罚球名单后不能变更罚球人。
但是,哪怕规则允许,也没有球队会真的这么做,因为这给罚球队员造成的心理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大了,不更改罚球人的胜率要大的多。
自己破坏既定顺序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本来第三个罚球,变成了第四个,心态崩了就得不偿失。
其中最典型的两个案例就是:
2004年欧洲杯,英格兰和葡萄牙的点球大战,葡萄牙门将在扑掉瓦塞尔的点球后兴奋上头,亲自主罚了最后一个点球。
本来那个点球应该由葡萄牙其他队员罚的。当然这最后是喜剧。
另一个也跟葡萄牙有关。2012年欧洲杯,葡萄牙与西班牙。布鲁诺原本是第四顺位的罚球手,但在第三轮的时候他误以为轮到自己,被队友纳尼喊停后才知道自己犯错了,但真正的错是在他罚球时一脚踢飞了点球。
所以结论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累死我了,终于堵住懂球帝的嘴了。)
“两边的队长,过来猜硬币。”主裁判喊道。
孔帕尼和郑智走了过去。
硬币翻滚,最终是中国队先罚,比利时后罚。先罚是有优势的。
镜头对准了正在活动身体,嘴里念念有词的包喧身上。
魏长缨正拿了个小纸条跟包喧说着什么。
“他们的点球手应该是阿扎尔、德布劳内……记住了吗?”
“记不住啊,魏领队,我要是有那脑子就考武大了,能踢球吗?”
魏长缨面色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