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霖是天启间举人,当时被人称为少年天才,名声很大。曾向徐光启学过兵法和制铳之法,立志要做个当世有用之人。
但自少年中举,之后便屡试不第。
三立学院取自立德、立功、立言,三立。由万历年间的能臣魏允贞创建,在魏忠贤时代被废止。
袁继咸,也就是现任的江西巡抚兼江西总督。在他担任山西提学佥事期间,在太原恢复三立学院。
当蔡懋德担任山西巡抚后,深感天下大变在即,对三立学院进行了全面整顿。
在主顾儒学的同时,聘请傅山、韩霖等人,让其讲学于学院。而讲的内容变成了战守、火攻、兵器、财用等等。
这无疑是正确的学院改制方向。
而在主政后期,蔡懋德对这些人也比较重用,如傅山、韩霖等,都进入了他的决策层,对之建议也多加采纳。
但说到底,这些人都是未参加过战事的书生。建议虽有可取,但在大势面前顶不上太大用。
在原有的历史中,傅山前往保定向李建泰求援,而躲过一劫。
韩霖在李自成攻破太原后,被迫投降闯军。而其深以为耻,等闯军败亡之后,一直在山中着学立说,后被山中盗匪所杀。
蔡懋德,在太原失陷后,自缢于三立学院大门前。
而无论是袁继咸,还是蔡懋德,他们的气节都影响了三立学院的诸多士子。
在大同反正期间,傅山、戴廷栻、薛宗周、王如金等人积极参与反清斗争,死伤无数。
朱由哲扶韩霖站起来,说道:“韩霖,现在交给你件事。太原失陷,朝廷现在无力收复,但朕不忍诸多忠贞之士陷入贼手。你列一个名册,写尽太原府所有可用之人。朕会派人接他们出来,并给予重用。”
韩霖脸色顿变,跪伏在地,“草民代山西士子谢过陛下。”
朱由哲摆了摆手,“你是举人,按例可直接为官,朕就授你个吏部主事吧!在山西选用可用之才,以为朝廷举贤。无论他们是否有功名,若其有才,朕就可以直接授予官职。”
韩霖脸色激动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力而为。”
朱由哲摆手让他起来,“这个吏部主事只是暂时给你。等人员汇聚的差不多了,你便携他们入京,到时候由朕亲自考验。也会依照你的表现,给予你新的官职和任命。”
在朱由哲的计划中,他想用的是韩霖制造火器的能力,但这不妨碍先让他挖一挖李自成的墙根。
攻取山西,占据太原,李自成总得需要人治理地方吧!把人才都揽过来,到时候李自成找不到人,自会增加他统治的成本。
韩霖则满心感动,以为天子今后对他另有重用,连忙抱拳道:“臣明白,谢陛下大恩。”
朱由哲转头向凌駉,他三十出头,个头不高,但身挺笔直,很有一股气势。他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还未正式授官。
闻听李建泰出京抗贼,他便毛遂自荐,提出愿意跟随。而不曾想,却救了李建泰的老命。
在原有的历史中,凌駉也算是个人才。不在其治理地方,不在其领兵打仗,而在于其眼光。
他曾跟随李建泰出京讨贼,在保定失陷,李建泰投降之后,他孤身南下。行至临清,感觉闯军在此力量薄弱,便聚集数百人起兵,并传檄山东,号召大明各地官员反抗闯军。
一时间,山东各地纷纷响应,给闯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凌駉深知靠这点力量根本动摇不了闯军的统治,于是上疏南京,让其立即派兵接管河南、山东等地。
但那时的南京小朝廷正忙着争皇位呢!根本没人理会他的建议。但是给了他一个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山东的官职,让他自行其是。
闯军山海关大败,放弃山东。
凌駉上疏,慷慨陈词,提出有山东,才能有畿南,有畿南才会有河北,而临清为畿南、河北之枢纽。
与其用天下之饷守淮,不如用两河之饷守山东。
再请朝廷出兵收复山东。
不得不说,凌駉的建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太高看南明小朝廷了。他们守不住山东,甚至连江淮都守不住。
到清军南下之前,南明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救援山东,而一味谋求与满清的和谈,致使良机丧失。
后清军南下,凌駉不能抵档,孤身回到南京。
而这时,弘光帝已经登基,史可法也反应过来,说服高杰出兵北伐。而凌駉因为熟知北地情况,被任命为河南巡按,先行北上。
刚至归德府,清军已兵临城下,总兵王之纲率部南逃。
凌駉不愿逃走,率数百将士坚守城池,城破后自杀殉国。
朱由哲看着凌駉,这样一个人,以他的眼光,本可以成就一番大事的,但最终却在绝望中自杀殉国。
真是时也命也!
凌駉看朱由哲看着他长久不语,心中忐忑,忍不住叫了一声,“陛下!”
朱由哲顿时反应过来,点了点头。
又沉默了好一会,淡淡说道:“东昌府盗匪横行,而临清位置又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