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
明军打开城门,从瓮城快速冲出。
两三千士卒沿壕沟一字排开,盾兵在前,弓箭手在后,形成两个长百米,宽三四十米的紧密长阵。
在两个长阵中间,有一条宽二十米左右的道路,直通城门。
近千百姓紧跟着士卒从城里冲出,有的推着板车,但更多的是手提,肩扛,全是麻袋。
当到达壕沟边缘之时,他们迅速将麻袋直接抛了下去,然后快速跑回城中。
闯军发现了明军的意图,冲上前来,但有壕沟阻挡,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引弓拉弦,对着百姓射箭。
明军也迅速开始反击,对着闯军猛射。
一条壕沟,阻绝了两军,使他们只能隔着壕沟对射。
有百姓中箭,发出凄厉的惨叫,但很快被人拉了下去,剩下的则带着恐惧继续向前。
一次,两次。
眼前的壕沟很快被填出一条道路。
一队刀盾兵快速冲过去,在壕沟的对面布成方阵。手中盾牌高高举起,掩护那些填埋壕沟的百姓。
而百姓则向左右两边移动,继续填埋、扩宽道路。
更多的士卒沿着刚填埋好的道路冲到壕沟对面,他们踩实了道路,也增强了壕沟对面的防守力量。
有闯军冲过来,冒着箭雨向壕沟北岸的明军发起进攻,双方开始了短促而激烈的肉搏战。
枪刺,刀砍,盾击,简单,粗暴。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们在用一切手段杀敌。
远处骑兵奔驰过来,打的是明军的旗号。
闯军呼哨着后退,但没走远,而是在脱离明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外组成利于防守的方阵。
刀盾手在前,长枪兵在后,弓箭手处于最里面,严阵以待。
但明军骑兵没有选择冲阵,而是在闯军东侧停下。距离把握的恰到好处,两箭之地,是骑兵冲锋所需要的最好距离。
意思很明显,你动,我也动。
而城边的明军则不管这些,他们继续填埋壕沟,弄出了一条长五十米左右的道路,踩实,放上木板,便于行走。
远处,闯军的骑兵也奔驰了过来。
看着已经差不多填好的壕沟,以及眼前的对峙局面,马重禧面露犹豫,也没有选择立即进攻。
只是上前与闯军步卒会合,警戒着对面的明军骑兵。
等了大约小半个时辰,三千闯军步卒姗姗来迟。
他们从南城,绕过西城,急匆匆的赶来,喘着粗气,额头上满是汗珠。还未交战,就先损失了一半力气。
但明军这时仍旧没有发起进攻,反而像是想求一场公平的对决般向后退了退。骑兵退了两箭之地,而步兵则从北岸又退回了壕沟的南岸。
实际上,壕沟已经被填平了五十米,也无所谓什么南岸、北岸了。
只是明军的阵型变了,之前沿壕沟而成、便于射箭的长阵此刻变成了方阵,更利于防守。
在形成方阵之后,他们又缓慢的向城墙移去,那条刚才好不容易填埋好的道路就这样没有任何防守的还给了闯军。
马重禧看着,脸色奇怪,不知道明军到底在搞什么。眼前的这些兵卒,虽比明军多,但进攻,他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且,马重禧不知道北城内是否藏有大量明军。若自军损失太大,到时候他们冲出来,自己将再难挡住。
等吧!毕竟刘宗敏交给自己的任务是挡住城内守军,不让崇祯皇帝逃走。只要做到了这个,就没有任何问题。
马重禧想着,顿时安了心。
太阳高升,暖洋洋的,让人倍感舒服。
郭升、李双喜率部匆忙赶至,但一路奔波,马力明显有损。
刘宗敏看着他们,感觉不宜立即上阵,让他们去后营歇息片刻,同时给马喂上最好的马料。
这个时候,刘宗敏不再吝啬。
但就在这时,一骑奔来,说西城有守军出来,同样在填埋壕沟。
刘宗敏脸色难看,不由得低声咒骂了一句,“这崇祯老儿到底想干吗?”
北城的情况,刘宗敏已经知道,很大可能是疑兵。但却不能让马重禧赶回来,毕竟谁也不敢保证崇祯皇帝不是在故布疑阵。北面是京师的方向,也是最利于他逃走的方向。
更重要的,那些士卒刚从南城赶到北城。若再调回来,不说士气会受很大的影响,就是他们体力也跟不上。
所以,只能让他们继续留在北城。
东城外。
刘芳亮和近两万明军步骑对阵,谁也没有发起进攻。
有守军从东门出,像北城外一样填埋壕沟。人数同样不多,只有两三千众。刘芳亮没有理会他们,只是分兵监视,而主要的兵力还是应对城外的明军援兵。
先是北门,然后东门,这个时候是西门。
刘宗敏满心疑惑,有点看不懂了。
心想,崇祯皇帝到底想从哪里突围而出啊!
骑卒看刘宗敏长久没有说话,心中有些着急,大声道:“哨总,西门势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