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部掀起乱局总是最省力的。
这次之所以能够大胜,主要原因也源于此。可以说,这些降将是此战取胜的最大功臣。
对于他们,朱由哲没有好感,但也没有太大的恶感。乱世,人命如草芥,谁不想好好活着呢!
杨御藩在真实的历史中应该是降了清的,因为有他在扬州之战后有让他去辨认史可法的记载。
但后来,杨御藩就彻底失去了记载,大概也是不愿真心为满清效力。
马科、秦翼明、马万年这些人后来也都降了请。
在大势面前,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多数都是命运的屈从者。
若是去除这些人,那整个大明便没多少可用之人了。
朱由哲认为,所有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当自己足够强大,让他们看到跟着自己有无限好处,他们自然可以为己所用。
就如这次,这些降将不照样助自己取得大胜吗?
他们曾降过闯军,但当他们发现跟着自己能比李自成获得更多好处时,他们立即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像何复、邵宗元、张罗俊那样,在崇祯皇帝上吊之后仍旧死守城池的,毕竟是少数。
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这才是最有效的获胜方法。
只要不是历史中留下难以饶恕罪行的,朱由哲就愿意给他们机会,只是会特别重用史书中记载的那些忠臣。而对他们,只是基本的礼貌。
王六给朱由哲一一介绍着那些降将,他是深入闯营掀入乱局的主要实行者。对于事情的经过,他最为清楚。
其中官职最高者为怀庆府一名名叫孟宪的副将,就是他军中士卒首先射向秦大鹏的。
这个名字,朱由哲之前没有听说过。但观其做事的胆色,以及把握时机的能力,还是挺有些本事的。
除他之外,还有一个参将,两个游击将军,以及两个千总。
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的很一般,只是在乱局中顺势而为。
唯有一个名叫张礼的千总,没有选择直接参与乱局,而是去烧闯军的粮草。后面的大乱,他功劳显着。
朱由哲举起酒杯,朗声道:“此战能取得大胜,皆诸位之功。朕知道你们忠心朝廷,降贼只是无奈之举。之前之事,就随着这杯酒一起结束吧!你们原先什么官职,现在依旧是什么官职。来,干!”
众人心中的忐忑顿时一扫而空,纷纷举杯,“谢陛下!”
朱由哲一饮而尽,将杯子放在桌子上,“孟宪,此战你功劳显着,升一级,为总兵。”
孟宪慌忙跪下,“臣,臣谢陛下!”
朱由哲摆手道:“起来吧!新归附的人马,若有将士想要离开,就发放钱粮,让其自由离开。不愿意离开的,就由你负责对他们进行整编。”
孟宪领命行礼。
朱由哲转向一旁的张礼,“张礼,你这次也有功劳,也升一级,为守备。至于你你和你的那些手下,暂时划出来,朕对他们另有安排。”
张礼有些激动,同时也也有些疑惑,抱拳行礼,“是!”
朱由哲点了点头,“时间比较紧,都去吧!做你们该做的事。”
天色大明。
近两万俘虏,走了九成,剩下一两千人想要重归大明。
朱由哲接受了,让他们都归孟宪指挥。此刻孟宪手下士卒已接近六千,简单分成两营。
张罗士、张罗善两人被朱由哲安排了进去。
这些士卒都是上过战场的,而且有被刘宗敏驱赶来攻城的经历,此刻留下也是真心想留下。
在朱由哲的计划中,这些人在将来会编入朱由哲组建的新营中,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步卒先行,骑兵殿后。
马进忠、秦翼明、杨御藩率部向东而去,他们会渡过白沟河,前往霸州。
霸州上接芦沟,下达东海,内有草桥关。
作为宋辽曾经的边界线,这里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据说杨六郎就曾在这里驻扎练兵。
剩下的主力则在朱由哲的率领下,向北缓缓撤退。
刘宗敏依约没有追击,一路行至涿州。
朱由哲叫停了部队,让其他人先行,留下了涿州三卫的兵卒。
看着他们,朱由哲大声道:“将士们,你们是朕带去涿州的。但朕没有把你们所有人都带回来,很多兄弟战死在了保定。将来之路死生难料,所以朕决定重新给你们一个选择。”
底下一阵窃窃私语,“选择?什么选择?”
朱由哲摆手制止了他们的吵闹,“将士们,这里是你们的家乡,你们的家人都在这里。之前朕给你们的家人分了田地,在保定,你们也因为抗击闯贼得了一些赏银。”
“此时还家,你们有田地,有银子,可以过上很不错的生活。朕给你们的选择就是,你们此刻若不想走了,就可以留下来,不再当兵,过上普通百姓的想过的日子。”
前排一名士卒问道:“陛下,您是不要我们了吗?”
朱由哲连忙摇头,“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