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构成了华夏文化最基本的信仰。
而当朱由哲把那些道士、和尚鼓动起来时,就决定了眼前的局面。
道士祈福加持,和尚超度亡灵。还有汤若望领着一群传教士在城头传教,让上帝保佑这群可怜的人。
起初,三教还能和平共处。
但当那些道士、和尚发现这群来自西方的洋毛子竟然在城头发展大量信徒时,彻底不淡定了。
平时只在寺庙里念经的大和尚们纷纷登上城头,传道诵经。
那些道士做的高等一些,他们给伤者治伤,甚至亲自持剑上城御敌,闲暇时候再给那些将士解解签,算算命,在城头莫名的受欢迎。
而汤若望这一群人完全走的另一条路线,他们发《圣经》,送物品。虽然书被大部分士卒直接当厕纸用了,但那些送的物品他们却来者不拒。
每当汤若望来时,都围了一大群人,把他当成了散财童子般的存在。
三教彼此争夺信徒,甚至还在城头辩论和争吵,那精彩程度不亚于一场大戏。
普通士卒是乐意看的,但这样的举动却引得一些守将的不满。闯军虽然暂时停止了进攻,但不知何时就会重新攻来。
这样乱糟糟的场面,是极其扰乱秩序和影响军心的。
左军都督杨崇把这样的情况上报给了李邦华,让他下令禁止任何除守城将士外的其他人登上城头。
李邦华又把这件事交给了张煌言,让他去处理。
张煌言想了想,觉得当时是崇祯皇帝亲自下旨让这些和尚、道士、传教士协助守城的。
如果禁止他们上城,必须由太子出面。
张煌言将太子将要上城慰问兵卒的消息告知了齐明,并亲自教了他该说哪些话,该怎么说?
果然,听了齐明的抱怨,朱慈烺眉头紧蹙,看向陪同的杨崇,“杨左督,本宫可以下这道旨意吗?”
杨崇忙抱拳道:“陛下不在,殿下监国,您的旨意等同圣旨。”
朱慈烺点了点头,“那本宫下这道旨意,禁止所有无关人等上城。但那些大师、仙师为大明效力的心却不能辜负。苍水,便由你负责和他们解释吧!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
张煌言微微欠身,语气激动,“臣领命!”他早就想把这些人赶下城了。
要知道靖康之耻中汴京失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郭京自称身怀道术,能施“六甲法”,可生擒金将退敌。
关键是宋钦宗及枢密院同知孙傅都对此深信不疑,不但授予郭京官职,赐下金帛数万。而且还真让他从城中招募七千多市井无赖,开宣化门出战,让他施展六甲之法。
结果是,这位郭京大仙师的六甲神兵瞬间被金军打崩。郭京趁乱逃走,金军顺着宣化门攻入汴京,靖康之耻由此开启。
张煌言熟读史书,对这些鬼神之事十分反感。觉得虽然他们上城确实能帮上一些忙,但长久下去,肯定弊大于利。
当崇祯皇帝未离京之时,他便向崇祯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担忧。
崇祯皇帝当时说,虽弊大于利,但至少得先守住城池,便没有采纳。但他给张煌言留下了一道圣旨,让他等合适时机时便可将所有道士、和尚、传教士全部驱赶下城。
目前,太子亲自下旨,那道圣旨便不用再亮出了。
张煌言早就想好了他们的去处。
让那些大和尚去难民营熬粥,诵经,好安抚他们的心情。让道士去太医院,帮忙医治伤者。至于那些传教士,汤若望对天文、地理、甚至制作火炮都有经验,让他们去教授学子。
反正,不能让他们在城头妖言惑众。
齐明在前方引路,朱慈烺顺着城墙一路视察。
他个头不高,但长相极好,而且为人温和。不时停下和将士们聊天,问问他们需要什么,一路引得赞誉无数。
等到天色变黑,朱慈烺在城头和士卒们一起用了饭,这才启程回京。
第二日,大明日报登报了太子和齐明的对话,以及处置的结果。
一个是,已经查出是何人将劣米掺入良米中供应给士卒的奸商已经查到,巡街示众后斩首。
约定,今后每日会向城头运送五百桶水,两百桶解暑的绿豆汤。
想吃御厨坊的糕点,满足,每人两块。
想吃肉,今后每十天一次。
想进宫看看,满足。选出守城有功的二百将士,准许他们入宫参观。
想喝酒,拒绝,城破之前所有人禁止饮酒。
想要新衣,满足,每名士卒一件,有针织局亲自制作。
想要老婆……
三天后,周皇后下了懿旨。宫中宫女,凡未曾受到临幸者,皆可出宫嫁人,与军中将士结成良配。
邢氏来见周皇后,“姐姐,愿意出宫者还真不少,到目前已有两千多个了。多数是三十岁上下的,也有不少四十岁和二十岁左右的。”
周皇后点了点头,“宫中吃喝不愁,但一辈子待在宫中终老一生,难享鱼水之欢也是难熬。能出宫去,她们肯定愿意。多数不愿意的,也只因为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