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南下蔡州途中,车窗外,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景物一闪而过,落日像火球一样,正慢慢坠落。
看着夕阳,凡三不由想起那年夏天,父亲带着他,从家里送货到蔡州的往事。
70年代初,凡文车还在回龙街上,帮助供销社拉货。
那时候,父亲回家那天,似乎成了家里的节日,因为他每次回来,都会带一些吃的用的。
凡三3岁那年夏天,天下大雨。
凡文车从街上回家时,带回来半蛇皮袋鱼,倒了一大脚盆,一条大青鱼在盆里乱蹦,凡三怎么也抓不住。
那是记事后,凡三印象最深的事情。
4岁那年初夏,凡三大腿根长了个毒疮,当地人叫狗跳子。
当地习俗,在吃饭时,让长了毒疮的孩子,躺靠在门槛上,大人将狗唤来,用撕碎的馒头做诱饵,诱惑狗儿不停地从患者伸出的腿上,跳过来,跳过去。
当然,这种疗法除了娱乐以外,完全是意淫,根本没有卵用。
这段时间,凡文车每天都要背着凡三,上回龙医院打盘尼西林(青霉素)。
这样的治疗,至少持续了一个月左右。那段时间,父亲没有出远门,每天都从街上回来,接送他上街打针。
幸运的是,这个毒疮最终痊愈,凡三没留下什么残疾。
邻村的一个孩子,比凡三还要大一些,长了同样的毒疮,因为没有得到治疗,最终成了残疾,要靠拐杖才能行走。
这个孩子,到后来连老婆都没有找到,成了一个光棍。
这年夏天,一次装卸时,凡文车背负一桶重达一二百斤的柴油不慎滑倒,油桶砸在左臂上,造成粉碎性骨折。
后来胳膊治好了,但他不能搬重东西,就主动辞去供销社的活计。
离开供销社后,凡文车买了一头驴,去南边五六里外的一个窑厂拉货。
这个窑厂主要烧制缸、盆、坛、壶等民用陶器,用户多在淮北的新蔡、鹿邑、项城一带。
因此,新蔡、遂平这些名字,凡三小时候就知道了。
虽然懵懵懂懂,但他也知道那里是大平原,种麦子,不吃米,只吃面。
5岁那年暑假,凡文车送货去西平,凡三哭闹着要跟爸爸一块去。
作为家里的唯一男孩,凡文车蛮溺爱这个儿子。因此,不顾刘月英的反对,带着这小子一起北上。
这是凡三第一次出远门。
一路风餐露宿,走了差不多半个月才到西平。
卸完货,结好账,大伙儿在西平县城玩了大半天。
在西平百货大楼,凡文车给凡三买了一顶皮帽子。
这顶帽子,外皮是绛色的,里面有绒布,戴在头上,即使遭到不太重的棍击,也感不到疼痛。
为此,凡三兴奋好半天,以后与本队孩子打仗时,头部就有了一个“钢盔”。
卸货第二天,凡文车所在的毛驴车队就启程往回走。
往回走轻松多了,带的货很少。
车夫们将车把绑在驴身上两侧的缰绳上,人坐在车板前端,只要注意车把平衡,就可以坐在车上走,不像来时,一步一个脚印负重前行。
刚走一天,老天下起了暴雨,车队被困在遂平下面一条街上。
之前,凡文车给这条街上的供销社送过货,他领着大伙,来到供销社大院,毛驴拴在廊檐下避雨,人借住在仓库里。
这一住,就被困在这里。
那几天,天象异常,浓云如墨,白天如同黑夜;暴雨如矢,院中的麻雀都被打落;空脸盆放院子里,眨眼间水就接满。
仓库地基高,没有进水。院外的街道,则成了一条河,水有半尺多深。
第三天,大雨继续倾天而下。
凡文车到供销社办公室打听消息,听人议论说,上游板桥水库水位大涨,都漫过大坝了,水库已向上紧急报告。
这个消息,让凡文车大吃一惊。
当年,铁佛寺水库就因为暴雨后大水漫堤,结果半夜溃坝,冲走了大半个雩娄县城,死了很多人。
回到仓库,凡文车决定立即离开,一刻也不能耽误。
几个年轻一些的车夫正在打扑克,看着外面雨大,不想动身。
凡文车一点也不客气:“当地人说,上游板桥水库,洪水已漫过大坝。一旦决堤,大水冲下来,什么都挡不住,谁不怕死,就留在这里好了。”
铁佛寺水库溃坝的事件,多数车夫都知道,几个年纪大一点的记忆犹新。因此,听凡文车一说,立即响应动身号召。
这时,看着到处横流的雨水,平时一向温顺的毛驴开始害怕,不敢迈开腿。
凡文车把驴眼用布蒙上,车夫们将板车一个连着一个,用绳子系在一起。板车好像成了舢板,半浮在水面上。
凡文车牵着驴,走在最前面,给大伙探路。根据道路两旁的白杨树位置,他凭着以往的记忆,摸索着向前走。
凡三戴着皮帽子,坐在第二辆车上,腰间系着麻绳,战战兢兢地看着在前面趟水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