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凡元洲兄弟离家出走,这事的缘起在于凡家与张家争夺大檀树南面的一处坟地。
这块坟地,最开始是大檀树西边张家的,但张家人因为欠账,把这块地卖给黄家,黄家随手又转让给了凡家。
后来,张家子孙赚到钱后,就来黄家赎回祖坟地,才知道坟地已卖给凡家。
于是,他们就过来与凡家商量,想以2倍的价钱,将祖坟地买回去。
按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而且,这个张家不是别人,正是凡文车的姥姥家。
年轻时,凡元州风流倜傥,老张家当时有钱有势,认为他轻浮,有些看不起。
正月拜年,他在张家受到轻慢,从此就再没上过张家门,两家仇怨就此埋下。
山不转水转。
等到张家求到凡家时,当时主事的凡元州兄弟,一口就回绝了对方要求,张家就是出再多钱,他们也不卖。
张家气不过,就到固始县里举报凡元州吃喝嫖赌,无端霸占别人祖坟地。
当时,张家有个子弟,上了洋学堂,回国后在金陵国民政府做官,就从上面给固始县政府施压。
县太爷屁股自然就歪到张家那边了,凡家满有理的官司,居然被判输了。
这场官司,打了3年多,反反复复,花钱像流水一样。
最后,凡家卖田卖地,家产都败落差不多了,还是没有能赢得官司。
那块坟地,最终被张家讹了回去。
凡元州兄弟,丢地又丢人,在乡邻眼里成了笑话,这才愤而出走,跑到南边投了红军。
凡、张两家本是儿女亲家,却因为一块坟地而成了世仇。据说,那个秀才老太爷,也是死于张家掏钱买通的土匪刀下。
秀才太爷死后,凡家彻底败落。
一个红红火火的大家族,就剩下凡文车奶奶朱氏,领着3个年幼的孙子孙女:凡文凤(马艳红母亲)、凡文车与凡文根(凡学东父亲)。
刚离家,凡元州兄弟还有点音信,后来,逐渐与家里断了联系。
朱氏苦等儿子回家无望,就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一路要饭,去了雩娄城东的朱家大湾,那里是她娘家。
这时,朱氏父母已经过世,家里是大哥当家。待朱氏很好的大嫂也去世了,后来的大嫂看不起凡家,不给他们好脸色。
大哥看在亲兄妹份上,让她们祖孙4人住在院子一角的两间装杂物的空屋。
从此,朱氏领着凡文凤帮大哥家洗衣做饭,凡文车带着凡文根给舅舅家放牛,祖孙四人在旁人的冷眼下,求一碗饭吃。
朱氏一边艰难求生,一边还在打听凡元州兄弟的消息,她还是抱着他们能重回家乡的一线希望。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有个姓赵的乡邻在赣省九江看到了凡元州。
当时,凡元州穿着国军服装,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两个马弁,据说已是新四军一个营长。
他认识这个老乡,询问了老家情况,特地提到母亲朱氏与凡文车母子。
乡邻告诉他,张氏已去世,凡文车跟着朱氏到太姥爷家帮工放牛。
凡元州闻言,叹息一声,给了这个乡邻4块银洋,让他带回家里。
赵氏乡邻回家后,专程去雩娄东边朱家大湾,将4块银洋交给凡文车奶奶朱氏。
朱氏拿着钱,祖孙4人,从城东回到大檀树下凡岗老家。当时,凡家老宅基已被人霸占。
凡学术大伯凡文勤与凡雪爷爷凡文山出头,帮他们孤儿寡母要回来一块地皮。
两人又在家族内募捐,凑了一笔钱,帮祖孙四人在村西头盖了几间屋,好歹让他们有了个躲避风雨的地方(就是眼下凡家老屋所在地)。
有人说,凡元洲当了营长,给那个姓赵的乡邻不止4块银洋。这种事没有对证,只能感谢人家,好歹他还给了朱氏4块。
从此,凡家祖孙又有了盼头,日夜盼着凡元州能早日还乡。
谁料,他从此再无音信。
雩娄解放后,朱氏曾派凡文车与凡文根(朱氏侄孙)四处打听凡元州下落,结果,都没有人知道。
多数人认为,他很可能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发生的皖南事变中遇难了。
盼了一辈子儿子归来的的朱氏,得到消息后,顿时绝望,不久就病逝。
凡文车姐弟还小,还是凡文勤与凡文山出头,帮助安排了朱氏的丧事,就葬在大檀树北坡凡家祖坟地。
当时,户族内曾有人阻扰,不允许朱氏葬入祖坟,被凡文勤强硬地顶住了。
“这块坟地原先只有祖坟,地盘很小,还是二叔凡元州出钱买地扩大。朱大妈有儿有孙,不是绝户头,凭什么不能进?我看,你们谁都没有她有资格。”
朱氏的棺椁这才顺利埋进祖坟。
凡文凤长大后,凡文勤做主,将她嫁给马堽当地的大户马家。
马家户族大,凡文凤丈夫是村干部,住在马堽街上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兄弟四人都是街上响当当的人物。
凡文勤走南跑北做生意,在周边几个集市算是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