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74年,冬。
教室里开了空调,冷空气让窗户上都结了一层雾气。
历史老师将粉笔放下,合上了手中的课本。
“高二历史复习呢,咱们已经讲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长长的呼气声在教室里响起,历史老师抬了抬鼻梁上的眼睛,笑眯眯的看着这群学生。
“怎么了这是,这时候就开始松气了。下节课开始讲高三内容?文科那边科比你们辛苦多了。”
“老师,我们也辛苦。”
历史老师笑了笑,“现在多辛苦,是为了以后不留遗憾。”
“老师,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儒家?”
一个声音在众多埋怨声中显得有些特别。
“嗯?守阳,理科生可不用了解这么细致!”
王守阳挠了挠头,“就是有些好奇。”
历史老师点了点头,“那就给你们讲一讲考试之外的内容,让大家放松一下。”
“好耶!”
教室里一阵欢呼。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儒家,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皇帝为什么选择儒家。”
历史老师将黑板擦干净,在上面写上了秦始皇的名字。
“从秦始皇选择皇帝这个名字的时候,其实儒家的人就开始了转变。
咱们现在都知道,儒家嘛,从孔子来的。
但是为什么孔圣人周游列国,没人敢用他呢?”
同学们摇了摇头。
“因为四个字,有教无类。”
历史老师在黑白上写上了“孔子”——“有教无类。”
“教育是贵族专属,你孔子提出这个主张想干嘛?
这就触及到了某些人的根本利益,还有一点,孔子还主张什么?克己复礼!
在春秋那个时候,这是被视作软弱的思想,大家都在争霸,你克己复礼最后只能被干掉。
所以到了战国时期,法家如日中天。为什么?强国!”
历史老师又在“秦始皇”三字的后面写上了“法家——强国”四字。
“那大家都知道,一味使用法家政策的秦二世而亡。当然,秦国的灭亡有多种因素。
像大家都知道的,废分封行郡县,严刑峻法,大兴土木等等。但是这不是关键,近些年出土的一些秦朝简牍让我们认识到,秦国的灭亡或许没这么简单。
当然这不在咱们这个问题的讨论范围之内。
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在放假的时候查查项羽、刘邦等人反秦的时候有几次屠城记录。
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屠杀平民?不都天下反秦了吗?平民应该帮助他们这群人才是啊!
好了,说回正题。”
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孟子”二字。
“孟子为什么会被称为亚圣,他的提出了一个重要主张,那就是法先王。让天下的君王们向三皇五帝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仁政爱民,王化之道,不仅是君王,你们这些贵族也要学习,这在战国末期,更不可能了。
但是儒家为什么还能延续下去呢,因为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说法很讨统治者喜欢,因为一个字,礼。”
粉笔在黑板上敲击,
“这个礼不全是我们现在的礼仪规范,还是一种阶级划分,有一句话说过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不仅皇帝喜欢,皇帝下面的贵族也喜欢啊。”
写完了这几个字,历史老师又道,“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儒家这个学说在一个王朝后期和一个新王朝的开始时期,都是很不受待见的。
为什么不受待见,因为他们的主张是要分化阶级利益,让上层的贵族和君王分一些东西给下层的民众。
这谁能答应?
比如秦末,各种起义的时候,咱们的汉高祖就拿儒生的高冠当尿壶。
汉朝初期的几代也没有用儒家思想,而是以无为治国。
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让权利从手中溜出去的。
最重要的改变还是出现了。
这时候儒家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帝王。
董仲舒和汉武帝。”
讲台下,一群学生喊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休养生息够了,国库都粮食都发霉了,汉武帝要搞事情!
其实准确的说是独尊儒术,汉武帝可不敢罢黜百家。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要将权利收回到自己手中,因为推恩令!
这个时候的儒家已经不是秦朝时候的儒家了,他们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前主张克己复礼,主张仁政王道,现在我又加了新的主张:忠君、纲常!天人感应、大一统,让皇帝变成了天子,让统一成为了天地的常理。
同时这家伙还使了个阴招,让汉武帝下令人才选拔都要考儒学。
这件事有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王莽篡位。
世界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一旦一家独大,就会出现一言堂。
之后就儒家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