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个理,弩的优点是精确度高,射程远,杀伤力大,缺点是装填不便,射一支箭的时间足够弓箭手倾泄出七八支箭了,所以弩是一件靠射程吃饭的武器,如果骑兵拼着承受几轮较大的伤亡冲撞过去,弩兵是万万抵挡不住的。那些被射得魂飞魄散的昌平军骑兵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趁着三排弩兵全部射完弩箭之机挥舞马刀,嚎叫着冲上去,打算剁了这帮可恶的弩兵!
然而,他们失算了,那些弩兵射完一支箭后并没有再去装箭,而是把强弩往背上一背,翻身上马,纵马从高坡上俯冲而下,泰山压顶似的猛压下来!
这帮家伙不仅拥有大量强弩,还人人有马,下马就是弩兵射士,上马就是剽悍的轻骑兵!
左梦庚完全懵圈了,这都哪跟哪啊,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信阳还有这么一支精锐部队?看那些冲下来的敌人那可怕的气势和精良的装备,绝对不是官兵,只能是正在围攻信阳城的叛军了!
叛军的装备居然比官兵还要好,士气更比官兵要高昂得多……对于这个彻底崩坏的世界,左梦庚表示无力吐槽,只想对着天空狂吼一声:“真是日了吉娃娃了!”
孟子曾经曰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话说得虽然绝对了一点,但却也不无道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兵家在打仗的时候首先都将会看天时、地利、人和,由此推算胜算几何,作出针对性的部署,如果发现占不到便宜的话,那仗是万万不会打的,不会像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才不管什么鸟天时地利人和,大家约好时间地点,把军队拉过去结好阵然后开扁,打完收工。而这个“地利”则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毕竟天时和人和这两项天天变时时变,再高明的将领也无法切实掌握,唯独地形是千万年都不会变的,吃透了地利,能当十万雄师,在古代利用地形以弱胜强的战例数不胜数。而中国兵家对地形运用的一大原则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抢占制高点,同时极力避免去仰攻被敌军固守的制高点;驻扎的时候要避开沼泽、湿地,将军队驻扎在向阳、干爽的那一面;遇到隘道千万要谨慎,能绕过去尽量绕过去,不能绕过去的话也要再三侦察,确定没有埋伏后才快速通过;在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险要地形一定要快速通过,行动迟缓的话很有可能会招来铺天盖地的厄运……
扯远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想说,那支伏兵从五十多米高的高坡上俯冲而下,才一出手就占尽了上风,居高临下,战马的速度比平地奔跑要快得多,动能则更加惊人,而左梦庚和他那帮子倒霉的手下则先是被强弩射得死伤累累,又是处于仰攻状态,还没开打便已经吃大亏了。而伏击者的战斗力也超乎他们的想象,这些敢打朝廷官兵的埋伏的家伙人手一把酷似苗刀的马刀,迅如奔雷呼啸而来,一刀挥出,鲜血喷溅,昌平军骑兵只觉得身体一凉,疼痛还没来得及传递到神经反射中枢,整个人便已经被一挥两段了。也有一些好手在间不容发间避过了那要命的马刀,但是避得过一刀避不过第二刀,这些轻骑兵呈梯次冲锋,一个紧跟着一个,完全不理会左右两边的敌人,只管跟着前面的战友一切到底,于是,昌平军骑兵刚躲开了第一刀,第二刀又到了,一记拖划,惨叫声震天动地的响起,被划中的昌平军骑兵要么手臂被齐刷刷的划断,要么胸部或者腹部多了一道一尺多长的伤口,内脏横流,鲜血喷溅,就算不死也得摊个残废!刀光闪耀间,这帮昌平兵倒足了血霉,敌军飓风般横扫而过,他们死伤一地,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