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一直举办到深夜,直到董璜喝的半醉,董卓才命令华雄送他回自己赠送的宅邸休息。
不过好早董璜依旧记得整肃军纪,整编军队的事情,在临走时获得了董卓的支持。
第二日一早,在吃过早饭后,董璜就在华雄的带领下,领着贾诩徐晃进入了军营,开始整肃军纪。
董璜先是命令华雄守卫营门,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接着命徐晃带人挨个营房搜查,将赌博、狎妓、嬉笑打闹、擅离职守者全部捉拿,一律杖三十。
之后董璜又和贾诩一起清点粮草、器械,挨个询问军中将校,了解军营的情况。
两人一直忙活到了正午时分,才摸清大致情况。
听着帐外传来的喝骂及痛呼声,董璜的脸色很不好看。
贾诩以为董璜是恼怒徐晃的严苛,替徐晃解释道,“徐公明行事严格,这是奉了君侯的命令,纵使不近人情,也希望君侯不要怪罪于他。”
董璜自然不是怪罪徐晃,自己就是看重徐晃的死脑筋才让他负责处罚的。
于是,他向贾诩解释道,“我是没有想到,不过短短几日,西凉军这样的沙场精兵竟然就已经如此堕落,有这么多人触犯军法。”
说到这里,董璜长叹一口气,“叔父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一味地追求朝堂上的政治斗争,却忽略了自身赖以生存的根基,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啊。”
“司空放权于君侯,就是希望君侯能维护好我等的根基,这是对君侯寄予厚望啊。”
对于贾诩的说法,董璜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一些怀疑。
就算寄予厚望,也不能真的撒手不管吧?我不提他都记不起来这事,抓大放小也不是这样的啊!我觉得他就是忘了。
哎,摊上这么个叔父是真的累啊。
“文和,你对军纪方面有什么想法吗?”
贾诩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后开口道,“司空大人最能倚重的便是出身西凉的三千铁骑、两千步卒了,这是重中之重,而且军纪败坏也是最严重的,应当出重拳整治。”
“与我不谋而合,但有一点顾虑。”
“君侯是担心军中将士生怨?”贾诩看向帐外若有所思。
“知我者,文和也,西凉军久从叔父征战,可谓劳苦功高,然而叔父入朝以来,却未见封赏,现在又要处罚他们,虽然是他们触犯军法在先,但也难免生怨。”
这也是董璜没有按照军法将他们全部处斩,而是简单杖三十的原因。真要按照军法,这帮家伙全都得处斩。
这些士兵完全是靠董卓多年的威望和恩惠凝聚的,这也是军队能保持忠诚的的重要原因。
士兵们不懂什么权谋政斗,他们只会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指望士兵能理解将领的难处,这根本不现实。
因此为了维护军法,必须惩处,但又不能让士兵们产生太多的不满。
贾诩沉思片刻,眼神亮了起来,“君侯,既然可以惩处触犯军法的士兵,那么是不是也能奖赏遵纪守法的士兵呢?”
“嗯?”董璜闻言眼睛一亮,“不患寡而患不均?”
贾诩点了点头,“如果全部受罚,那士兵自然怨恨将领,但要是有人同时被奖励,那受罚的士兵也就明白,君侯是对事不对人,怨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文和,真是洞察人心啊!不过我觉得还能加以改进。”
“愿闻君侯高见。”
董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文和,我西凉军中是否存在派系问题?”
贾诩面色一怔,点了点头,西凉军的情况很复杂,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凉州的羌胡和汉人,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来自各个归化部落及汉人豪强。因此军中的派系问题十分明显,只是因为董卓的压制才没有显露出来。
“这还只是西凉军中的问题,现在叔父麾下还有并州军、五营三河、西园军等其他军队,可想而知问题有多严重。”
贾诩一脸的凝重,“确如君侯所言,形势严峻,君侯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不知君侯所说的改进是指?”
董璜走到门口,掀起营帐的一角,静静的观察着营外的受罚的士兵们,“军中与朝堂不一样,军中不讲门第只看军功,西凉军还好,毕竟是战场拼杀的精锐,但其他的军队就不一样了,往往是无能之辈窃居高位,勇猛搏杀之人不得出头,其中又以羽林、虎贲为最,这一点我很不喜欢。”
听到这里,贾诩似乎明白了什么,看向董璜的眼神充满了震惊。
“君侯莫非是想……”
“不错!文和,你传令下去,十日后全军大比武,考校骑射、步射、搏杀、角抵、勇力五项,前十名各升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