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
经过数个时辰的发酵,今日早些时候发生在营地外侧的状况已是人尽皆知,就连\\\"汗长子\\\"豪格失魂落魄跌落于马下的消息都是不胫而走,令得不少鞑子都是瞠目结舌。
一些自老汗努尔哈赤时期存活至今的\\\"老卒\\\"痛心疾首,纷纷感叹老汗英明一生,却是选错了\\\"接班人\\\"。
如若早早确定由大贝勒代善为大金的接班人,或许他们现在还能安稳的待在赫图阿拉之中,哪里像现在这般亡命漠北,甚至就连\\\"汗长子\\\"都会跌落于马下。
再回想起领兵分道扬镳,有勇有谋的二贝勒阿敏,这些\\\"老卒\\\"更是满脸不忿,早知如此,他们倒不如追随二贝勒而去。
除却这些\\\"老弱病残\\\"之外,剩余的妇孺老幼反应倒是颇为淡然,丝毫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她们已是有整整两日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或者儿子,尤其是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突然得见心心念念的亲人,自是喜出望外。
虽然他们不似汉人那般讲究\\\"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但豪格终究是\\\"汗长子\\\",大汗令其\\\"巡察\\\"后方,至少让她们安心不少,不必整日提心吊胆,担心她们这些\\\"累赘\\\"会被大汗舍弃,任由她们在这茫茫草原之上御驾亲征。
如今这陕北局势可是有些诡谲多变,虽说大汗口口声声保证如狼似虎的官兵已然退军,笼罩在大金头上的乌云已是暂时解除,但大汗近乎于星夜兼程赶路的行为却是做不得假。
及至如今,纵然是反应再迟钝的女真鞑子也明白一个道理,除却如狼似虎的官兵之外,就连曾经不被他们放在眼中的蒙古鞑子也开始对他们虎视眈眈。
毕竟依着近些天若有若无的传闻,那三边总督孙传庭可是对河套蒙古许以\\\"封王之赏\\\",只求能够知晓他们的下落。
如若不是知晓仅凭一人之力,难以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出生天\\\",兼之明廷对他们女真鞑子恨之入骨,只怕早已有\\\"心怀不轨\\\"的鞑子投向明廷了。
毕竟明廷许下的赏格实在是太过于丰厚了。
若有可能,谁又愿意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于茫茫草原之上像无头苍蝇一般,胡乱逃窜。
但不管众多鞑子心中作何感想,终于从睡梦中醒来的汗长子不顾浑身上下的酸痛,便挣扎着自床榻上起身,并在几名亲兵的陪同下,有模有样的开始视察起营地来。
对于\\\"汗长子\\\"的小心思,见多识广的女真将校自是了如指掌,但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不闻不问,只是不断派遣岗哨探查周遭。
早在他们选择与豪格\\\"撕破脸皮\\\"的时候,便是将一切后果想的清清楚楚。
他们陪伴皇太极征战沙场多年,对于其心性也是颇为了解,自是知晓皇太极口中的\\\"危机暂且解除\\\"不过是一句搪塞话。
倘若局势真的尽在大汗的掌控之中,功勋卓着的二贝勒岂会与其分道扬镳,大汗又岂会星夜兼程的赶路,甚至就连那\\\"大金智囊\\\"范文程都是选择了明哲保身。
虽然昨夜没有刻意去寻找范文程的下落,但毫无发现的他们多少猜测到了些许事情真相。
那范文程不过是一穷酸秀才,手无缚鸡之力,仅凭其一人之力,如何能够在数名女真鞑子的眼皮底子下逃之夭夭。
退一万步讲,就算范文程瞒天过海,于众目睽睽之下消失无踪,其身旁的女真鞑子也能消失不见,杳无音信?
十有八九,是那几名女真鞑子嗅到了些许危险气息,故而裹挟着范文程\\\"远走高飞\\\"。
正因如此,待他们选择与豪格撕破脸皮,并与后方的亲人汇合之后,便不再打算回到大汗身边去。
虽说无法像那几名裹挟着范文程的\\\"袍泽\\\"一般远走高飞,但他们也不愿意陪同皇太极抱头鼠窜。
如若官兵真的退军,他们这些人自是可以沿着皇太极及其麾下大军的指引,安安稳稳的一路迁徙至漠北。
届时,就算大汗皇太极想要秋后算账,只怕也是有心无力,没有人愿意继续自相残杀。
若是官兵退军仅仅是一个幌子,他们守着这些妇孺,起码多了些生存的希望。
毕竟那些汉人虽是对他们女真人恨之入骨,但对于妇孺老幼却会网开一面。
有这些妇孺老幼从旁求饶,兼之他们能够为官兵带路追缴大汗\\\"戴罪立功\\\",说不定便能捡得一条命在。
就算无法\\\"逆天改命\\\",起码也能够与家中亲人多待上些许时日,总好过继续待在皇太极身旁,说不定何时便会不明不白的死在官兵的围剿之下亦或者蒙古鞑子的铁蹄之下。
\\\"贝勒,咱们怕是走不成了。\\\"
见得左右四下无人,一名自幼跟随在豪格身边的鞑子不由得脸色难看的说道。
刚刚他特别注意了,虽说那些将校并未限制他们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