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
血腥一片的战场中,随着原本还在空中摇曳的"天皇旗"轰然倒塌,原本还满脸疯癫之色的倭国士卒们也不由得失去了最后的勇气,全然不负之前悍不畏死的模样,只是争先恐后的朝着后方江户城涌去。
他们心中的某些信仰,在随着"天皇旗"跌落的那一刹那,也是轰然倒塌。
所有人都知晓,再也没有什么"德川幕府"了。
"儿郎们,天佑大明!"
鸳鸯阵前的卢象升等将校,望着眼前溃不成军,再也没有一丝抵抗之力的倭国士卒,纷纷仰天长啸。
这场距离大明本土千里之遥的"灭国之战",终究是他们大明笑到了最后,他们这些人的名字也将被永载史册。
决胜千里之外,开疆扩土与平定国内叛乱的"含金量"孰高孰低,纵然是他们这些粗鄙的武将,心中也是清楚的很。
抬头望了望愈发低沉的日头,几位武将在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便是异口同声的下令道:"出击!"
开疆扩土,就在今日,便让这所谓的"德川幕府"与昔日的建州女真,彻底沦为历史长河中毫不起眼的一道支流。
此间天地,将纳入大明的版图当中,唯有大明江山屹立不倒。
"大明万胜!"
在即将落入西山的一抹残阳下,近百名官兵争先恐后的催动着胯下的战马,朝着眼前已是尽数溃败的旗本追杀而去。
尽管双方人数相差数十倍,但满脸殷切的官兵们就好似虎如狼群一般,肆无忌惮的挥舞着手中兵刃,收割着场中在惊慌失措之下,舍弃战马,仅靠胯下两条腿求生的倭国士卒们的性命。
从始至终,这些人数占优的倭国士卒们都没有组织起哪怕一次像样的反击,只是不管不顾的朝着江户城所在方向跑去,并在一阵剧痛中跌倒于地。
"天雄军上马!"
见到场中的袍泽们如所向披靡一般,肆意的收割着军功,原本留守于"鸳鸯阵"中的将校们也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在请示了总督袁可立之后,便是纷纷自阵中而出,随意寻了一匹仍在场中踱步的战马,便是加入到了追逐倭国旗本的队列中。
余下的京营及登莱军士卒虽然满脸的艳羡之色,但也没有轻举妄动,毕竟他们这些人自成军之时,便是被当做精锐"步卒"所培养,一身本事皆在陆地上。
反观靖北伯卢象升亲手整饬出来的"天雄军",一身勇武皆是在马背之上,眼下这等场景最适合其发挥。
不过未等京营及天雄军士卒生出落差之心,其身后的军阵中便是响起了急促的战鼓声,引得众人纷纷回头望去。
依然是那座立于大明军旗之下的高台,登莱巡抚袁可立此时正在几名校尉的簇拥下,亲自擂响战鼓,并扬声命令道:"儿郎们,出击!"
一语作罢,大明军阵的左右两侧便是同时擂响了战鼓。
闻声,立于原地的大明官兵们先是恍惚片刻,随即便面露恍然之色,此时江户城外除了渐行渐远的倭国"旗本"之外,还有数万倭国"主力"。
这些同样筋疲力尽的倭国士卒们在意识到场中局势悄然变换之际,便已然开始溃败。
只不过彼时官兵们的注意力皆是集中在正面战场,被数千名惊慌不定的旗本所吸引,倒是无人在意这些残兵败将。
"儿郎们,随我冲锋!"
原本奉命在阵中留守的孙应元听得登莱巡抚袁可立的命令之后,也是后知后觉的挥舞起手中长刀,并率先冲杀出去。
"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见状,原本跟在孙应元身旁的亲兵们也是纷纷怒吼一声,脚步急促的跟在孙应元身后,更有些心急难耐的直接弯弓射箭,只可惜在仓皇之间,准度有限,非但没有将视线之中的倭国士卒射杀,反倒是眼睁睁望着其越来越远,惹得这些官兵们又气又急。
轰轰轰!
铺天盖地的喊杀声中,震耳欲聋的火炮声也是后知后觉的响起,但此时早已心急难耐的官兵们已然无人在意其对倭国士卒造成的伤亡,只是略微确认了其落点及射程之后,便是主动将其方向避开,继续朝着不远处溃不成军的倭国士卒杀去。
夕阳西下,身着红色鸳鸯甲的官兵们如同狂风巨浪,毫无阻碍的冲破了倭国士卒的黑色军阵。
偌大的天地间,只剩下了官兵们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及倭国士卒惨绝人寰的哀嚎声。
"大明万胜。"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
...
"点燃火炮,紧闭城门。"
惊慌失措的江户城头,望着场中溃不成军的倭国士卒们,才刚刚又一次失去"继承人"的德川秀忠竟然出其的冷静,平淡如水的声音中没有半点涟漪。
"大御所,此时城外尚有数万大军,若是点燃火炮,岂不是绝了这些士卒的生路?!"
面面相觑之下,终是有武将蹑手蹑脚的上前,哆哆嗦嗦的说道,目光中满是惊恐。
近万名养精蓄锐的"旗本"竟然未能在官兵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