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陆元元一行人早早吃过早饭,就出发去海边。
赶着一辆马车,拉了邓玉娘凌婉茹和邝美云,其他人都着骑马。
半天的路程,不到两个时辰就赶到了。
出了云城,矮山高低错落,不少庄稼都长在山坡上。
出城三十多里,是一个镇子,是附近的渔村交易鱼获的地方。
镇子口是实木搭建大牌楼,上面刻着“渔镇”两个大字。
镇子不大,两条主街,呈十字形,有几十家商铺。
沿街摆着不少木桶,有不少渔民在卖海货。
有不少前来采买的商户,还有不少大户人家的下人。
也有卖干货的,不过大多都是有些晒干的咸鱼和海菜之类的。
这个时代,海鲜没办法运出去,只能是就近的县镇消耗,再远的地方吃海货,就只能是死了晒干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属于海鲜的咸腥味。
陆元元她们的目的,暂时并不是这些海货,穿过渔镇,迎着海风吹来的方向,一路向海边赶去。
又走了十几里路,就看到不少渔村,风中都是属于大海的味道。
村子里的房子大多都是石头建造,也是为了防止台风把屋子刮跑。
房子旁边都是大块的空地,晾晒着不少海菜。
旁边搭着架子,上面晾晒着渔网。
有不少皮肤黝黑的妇人在空地上忙碌着。
渔村经常有这样的有钱人海边玩,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了。
不过,很少来这么富贵的马车,还有高大的骏马,忙碌的人都直起腰,好奇的看过来。
马车停在一座石头房子跟前,陆元元下了马,邓玉娘婆媳三人也下了马车。
陆元元看到旁边的空地上有一个瘦小的老太太,就过去问话。
“老婆婆好,我想问你件事儿!”
“哎呀,贵人,有话你就说,老婆子知道的,一定如实相告!”
小老太太想不到贵人会找她说话,有些受宠若惊的抬头看着陆元元。
心里不由感叹这姑娘可真俊!
而且也没有看不起她这个老婆子。
“老婆婆,这附近有码头吗?”
“有啊,离这里二里地,就有一个码头,我家老头子和几个儿子都出打鱼去了,孙子孙女也去海边赶海了,贵人 ,你要是想去码头,我家小孙子可以给你们带路!”
小老太太笑眯眯的说着,顺手指了指远处一个五六岁的小娃。
小娃赤着脚,蹲在地上,身边蹲着一只黄毛小狗。
小娃正拿着一块鱼干,在喂那只小狗。
小娃背对着他们,估计没有听到他奶奶正在说他 。
“黑蛋,快来!”
听到声音,黑蛋起身转过头来,看到奶奶在向他招手,又看到奶奶身边的姑娘和远处的马车,有些迟疑了一下,就快速跑过来。
“奶奶,你叫我干啥?”
小娃说着,拉着自己奶奶的衣角,有些怯怯的看向陆元元。
“黑蛋,你带这位贵人去码头那边看看!”
陆元元见小老太太这急脾气,笑着阻拦。
“老婆婆,你也别叫我贵人了,我姓陆,你叫我姑娘就行,先不急去码头,我想问问,你们这个村子都是以打鱼为生吗?”
小老太太从善如流的点点头,也没那么拘谨了。
黑瘦的脸笑成了一朵老菊花。
“姑娘,咱们这个村子叫礁石村,虽然靠海,也有一些田地,就是产出不多,平日里还是出海捕鱼多些。
不过咱家买不起那种大船,家里有两艘摇橹船,只能在近海捕捞一些渔获。
再加上孩子们时不时的去赶海,拾捡一些鱼虾蟹和海菜售卖,也能勉强度日!”
小老太太是个健谈的,看到这个姑娘和蔼可亲,并不似那些有钱人家的下人,颐指气使,一说起来,有些收不住话头。
礁石村的码头,是附近几个渔村比较大的一个码头,每天出海的渔船有不少。
除了那些有钱人家的大船,附近渔村的百姓,农闲时间几乎都会出海。
今儿个天刚亮,几个儿媳妇就带着孙子孙女去赶海了,估计也快回来了。
等会还要去码头那边,分拣渔获。
家里的男人去撒网,网上来的渔获都是一股脑的倒进筐子里,都上岸后才有时间分拣。
家里的女人也是算着时间,等在码头处,自家的渔船一上岸,就在码头上分拣渔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