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84章 清末盗匪手段小览

作者:无聊的帅猫 字数:1372 更新:2024-05-18 04:49:18

《清末盗匪手段小览》

满清末期,政治昏暗,管理混乱,各地盗匪频起。本章将那时候常用的手段以及那个时候特有的一些名词做一个整理性介绍。也为了让读者对阅读之后的故事做好铺垫。

我先讲几个名词。第一个名词叫“抖路”。盗贼中有一种叫“打闷棍”的,这种人古而有之,很多历史小说文献都有提及。他们通常在偏僻冷清的路上等待,看到独行的旅客,就上前袭击,抢走财物然后离开。到了晚清时期,治安一片混乱,这类人更加猖獗。他们甚至不一定要在偏僻的小路上,也不一定要在深夜,而且也不用棍棒,而是用铁尺、小刀、手枪等凶器。上海人称这种行为为“抖路”。

第二个名词叫“硬爬”。盗贼中还有一种被称为“硬爬”的,在上海特别多,不仅在黑暗的地方到处都有。即使在公共租界静安寺路的跑马场和与法租界相邻的城河浜,这些盗贼也敢公然作案。而且,还远不仅仅是在这些地方,像南京路、福州路这些行人络绎不绝的繁华街道,其繁华程度比跑马场和城河浜还要高出许多倍,但在上午和下午时分,也经常发生男子丢失帽子、女子丢失耳环的事情,这反而不如内地安宁。这种明抢的盗贼,上海人管他们叫“硬爬”。

当时的盗匪虽然不会什么高科技犯罪,但是他们也有自己依仗的手段,下面我就介绍几个。

《以假凶器行劫》

清末,上海的黑社会团伙很猖獗,他们通常会明目张胆的公然作案,被当地人称之为“沪盗”。沪盗虽然大多是明火执仗的强盗,但也有身上藏有凶器隐蔽型作案的,比如铁尺、刺刀、手枪等。还有一种只是恐吓,实际上并不足以置人于死地的,那就是洋铁小手铳。它是用煤油箱的一小方圈捶成的小管,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它是勃朗宁手枪呢。有的甚至是锈迹斑斑的一段铁,充其量也只是代替棍棒的作用而已。在夜晚遇到他们,谁又能分辨得出来呢?所以,人们只能任凭他们劫掠财物而不敢有丝毫反抗。

《以药水迷人而行劫》

弄堂是江浙沪一带特有的建筑形式。通常是由两排老房子之间形成的狭巷。因为视野不开阔,人烟稀少,清末时候,有一些小偷,他们会携带藏有迷药的物品,在这些弄堂里行走,等待有人经过时,他们会将迷药倒在手中拿着的毛巾上,然后捂住受害人的口鼻,使其昏迷。接着,这些小偷会迅速扒走受害人的衣物和财物。这些小偷就是行劫的小偷。

《冒为邮差以行劫》

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各地逐步建造了邮局,便于书信传送。自从邮局开始提供快信服务后,无论薄暮还是深夜,信件一到就会立即递送。因此,有人冒充邮差敲门,声称有快信要递送。当住户打开门接纳他们时,这些人实际上是盗贼。他们的人数有时是三五个,多的时候可能有十多个。一旦进入室内,他们会立刻关闭大门,然后上楼进入各个房间,翻箱倒柜地搜寻财物,最后满载而归。这种盗窃行为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在上海的租界也时有发生。

《冒为人夫以劫衣》

有一位家境不宽裕的妇女拿着衣物到长生库(一种古代的典当铺)去典当换钱,她正和店员在柜台外商量典当的价格。突然,一个穿着短衣、提着竹筐、看似来买东西的男子走了进来,他扇了妇女一巴掌,大声说道:“我还以为你到哪里去了,竟然不顾家中的儿女而在这里典当衣物,你究竟要用这些钱做什么!”说完,他就从柜台上抢走了妇女的衣物,飞快地跑出门去。妇女被这一幕吓得大哭起来。

库中的人安慰她说:“你老公只是把你的衣物拿回去了,你哭什么呢?”妇女却回答说:“那个人是谁呀?我的丈夫已经去世很久了。”

<本篇完>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