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驴之狡》
金陵城的南门在清朝时候被人们称为聚宝门。这扇大门巍峨壮丽,打开大门,城门洞洞窟深邃。此地是金陵城的交通要冲,行人络绎不绝,犹如繁忙的蚁群,肩背相摩。在这繁华之地,妙手空空儿们常来施展他们的扒窃之术。
一日,一位乡妇骑着驴子进城,她的丈夫紧随其后,手中握着鞭子。当他们走到聚宝门的半洞时,人群突然变得拥挤,前后隔断,只能看到对方的身影却无法靠近。就在这时,一位陌生人骑着高大的驴子,载着巨大的包裹,恰好从乡妇的左右两侧经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群逐渐稀少。突然,乡妇从空中坠落,身体尚在空中,感觉自己双脚仍挂在驴背上,但她的驴子却不翼而飞。丈夫急忙上前将她扶起,询问发生了何事。乡妇一脸茫然,对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原来,这伙盗贼的同伙众多。他们看到乡妇的驴子价值不菲,便暗中派出一名同伙,假装拥挤的人群,让骑驴的乡妇无法左右张望。趁机割断了驴子的缰绳和饰有华丽金属装饰的鞍鞯,用两人托住鞍子在空中,同时用锥子刺伤驴子的臀部。驴子负痛狂奔,远离了现场。待驴子跑得远了,盗贼便撒手离去。
丈夫看到妻子坠落,急忙查看她是否受伤,却无暇追赶盗贼。就这样,盗贼们趁机逃之夭夭。乡妇和丈夫面面相觑,无奈地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懊悔。
《贼闻僧吟诗而退》
在风景如画的扬州,平山退居庵里住着一位酷爱吟诗的僧侣。这位僧侣不仅精通佛法,更对诗词有着深厚的造诣。
光绪乙未年(1895年)的重阳夜,月色如水,万籁俱寂。僧侣正盘腿坐在禅榻上,挑着一盏昏黄的油灯,沉浸在构思诗句的世界里。他的思绪随着秋风飘荡,渐渐忘却了外界的喧嚣。
然而,在这宁静的夜晚,一个小偷悄悄来到了退居庵。他早就听闻这里的香积厨里藏着不少财物,于是决定冒险一试。他小心翼翼地穴墙而入,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进入庵内,小偷发现僧侣正全神贯注地吟诗,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他心中暗喜,认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于是开始在隔壁房间大肆搜刮。
就在这时,僧侣突然灵感迸发,得到了一句绝妙的诗句。他兴奋地站起身来,开始低声吟诵:“风月双清偷不得。”偷儿猛地听到这句话,心中一惊,误以为僧侣己经发现了他的行踪。他不敢久留,慌忙抓起一些轻便的财物,从原路窜了出去。
僧侣听到动静,立刻走出禅房查看。只见山门大开,经炉禅杖散落一地,一片狼藉。他心中明了刚才发生了什么,却也没有追赶,只是静静地站在月光下,感慨着世事的无常。
从此,退居庵的这位僧侣和他的诗句“风月双清偷不得”在扬州传为佳话,成为了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警惕世事的经典故事。
《掱手》
在上海,人们通常把剪绺贼称之为掱手,意思就是扒手。当地人也用上海话称他们为“瘪三码子”。他们做为小偷小摸其实平时也不是专门以偷窃为生,有机会的时候,他们才会去行窃,否则平日里就只能靠乞讨生活。
《垂髫女为掱手》
清末,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阴影中,隐藏着一群特殊的小偷。她们通常是未成年的少女,以她们的稚嫩和天真作为掩护,常常能够轻易逃脱人们的警惕。
这些少女穿着华丽整洁的衣服,举止得体大方,仿佛是从富贵人家走出的大家闺秀。她们精心选择目标,通常是那些即将嫁女的富贵大户。在婚礼当天,她们会潜伏在门口,等待新娘的到来。
当新娘从豪华的轿车中走下,她们便紧随其后,混入宾客之中。她们穿梭于人群中,巧妙地避开主人的视线,手法娴熟地窃取财物。有的少女会潜入新娘的闺房,寻找那些珍贵的嫁妆;有的则趁机抢夺小孩身上的饰品。
而其中最胆大的少女,甚至敢于在宴会上大吃大喝,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她们的行为如此自然,以至于主人和宾客们都没有察觉到她们的身份。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