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琳心眼平等》
释通琳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常常与人分享他的心境和体验。他常言:“我的心眼颇为平等,世间万物,在我眼中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每当我抬头望见夜空中的箕尾星,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俯瞰水中摇曳的荇藻,那份宁静与美好也让我心生欢喜;甚至放眼望向那无尽的碧空,我都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欣喜。然而,唯独面对那些轻狂而不明事理的人,他们的言行粗鲁无礼,字迹潦草难辨,却让我倍感不耐。”
在释通琳的眼中,世界本是一片和谐宁静的景象。无论是遥远的星辰,还是近处的水草,都充满了生命的韵律和美感。他的心灵,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平等地映照出世间万物的真实面貌。
然而,当那些轻狂而不明事理的人出现时,他们的言行举止就像是一块块粗糙的石头,打破了释通琳内心的平静。他们的粗鲁无礼,让他感到愤怒;他们的字迹潦草,让他感到无奈。这些不慧之人,就像是一股浊流,冲刷了释通琳心中的美好。
释通琳的这番话,既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的平等心态,也揭示了他对那些轻狂之人的不耐。在他的世界里,美好与丑陋并存,喜悦与不耐交织。但无论面对何种情境,他都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接纳这个世界。
《浮山一鉢萧然》
在平湖的云林寺,有一位名叫圣潜的僧人。他字师林,号浮山,出生时颇为神奇——他的母亲曾见到一位紫衣僧人进入她的房间,随后他便降临人世。圣潜自幼便吃素,对佛学有着天生的亲近感。
当他年满十八岁时,他正式脱去了俗世的束缚,披上了僧袍。不久后,他在灵隐寺的硕公大师那里受戒,并回到了鹿苑寺居住。他的名声很快在竹溪一带传开,他的佛学造诣和声望甚至超越了众多老一辈的僧人。
圣潜渴望进一步深造,于是他游历了云门、天童等名刹,虚心向各位高僧请教。后来,他来到金粟寺,参拜了碧露和尚。某个夜晚,圣潜在如厕时突然有所领悟,他立刻回到房间,写下了一首偈语,并呈给碧露和尚看。碧露和尚看了后,笑着点头,表示赞许。
圣潜回到鹿苑寺后,过上了清贫而宁静的生活。他闭门不出,专心侍奉母亲,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生活简朴至极,一个钵盂、一张床铺,便是他全部的家当。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宁静与喜悦。
岁月如梭,转眼间,圣潜己经年过七十。他的身体虽然日渐衰弱,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最终,他在德藏寺的妙严山房中安详示寂,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的离世,让鹿苑寺的竹林间仿佛失去了某种声音,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却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心中。
《静山宣经阐教》
清朝顺治年间,有一位名叫静山的僧人,他的法名是静渊。静山从小就对佛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嘉兴的石佛寺正式剃度出家,受到了息乾禅师的悉心教导,成为了石车老人的孙子辈弟子。
初入佛门,静山以应付为业,为寺庙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他辛勤劳作,不仅帮助寺庙维持了日常运转,还成功购置了数十亩的田地,用于供养寺庙的僧众。
后来,静山的佛学造诣日益精进,他接替了楞严寺的讲席,开始宣经阐教,传播佛法。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很快就名震祇林,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听讲。
在楞严寺讲经的日子里,静山还结识了金粟祖亭的天岸和尚。两人经常一起探讨佛法,问答之间,静山的回答总是敏捷而深刻,让天岸和尚赞叹不己。
随着时间的流逝,静山逐渐步入了晚年。他选择了海盐的隐庵作为自己的归宿,过上了清净的隐居生活。在那里,他除了日常的修行和诵经之外,最喜欢的就是吟咏诗歌。每当闲暇之余,他就会坐在窗前,伴着粥鱼和茶板的声音,轻轻吟咏着心中的诗篇。
静山的诗篇充满了对佛法的领悟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歌不仅在寺庙内广为传颂,还逐渐传到了寺庙之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佛法的智慧和美好。
就这样,静山在隐庵中度过了他的晚年,他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宁静和喜悦。他的故事和诗歌,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探寻佛法的真谛。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