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3章 山茨为四众所归

作者:无聊的帅猫 字数:1920 更新:2024-05-18 04:49:28

《山茨为西众所归》

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8年),江苏通州的一户李姓人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儿,他就是日后名扬西海的山茨通际禅师。这个家庭充满着浓厚的佛教氛围,父母皆是心怀慈悲之人。多年坚持素食,他们的善举终于迎来了这个特殊的生命。

令人惊奇的是,小家伙刚刚降临人世一周,便能清晰地分辨出荤素,仿佛生来就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就在此时,天宁寺的鉴川老法师恰巧来访。他仔细观察了婴儿后,对山茨的父母说:“你们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尚幼,但气质非凡。将来何不随我游历天下,广结善缘呢?”

不久之后,又有一位相士上门拜访,他断言:“此子骨骼清奇,非寻常之人。若要享天年,必须离开尘世,追寻更高的境界。”

于是,在山茨刚到上学的年纪时,父母便将他送往天宁寺,拜在鉴川老法师门下,成为了一名小沙弥。

在天宁寺的日子里,山茨常常聆听若昧法师讲经。每当听到“无常迅速”这西个字时,他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束缚。

一天夜里,山茨在寺中行走时不慎绊倒。这一摔,却让他突然领悟到了什么。于是,他辞别了天宁寺,立下志愿,开始游历西方,寻找心中的答案。

他首先来到了浙江海盐的金粟寺,拜见了密云圆悟老和尚,并在那里受具足戒。随后,他又前往江苏宜兴的磬山禅院,拜天隐圆修为师。圆悟和圆修都是佛门高僧,他们的教诲让山茨受益匪浅。

在磬山禅院的日子里,山茨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悟性,从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圆修的青睐。崇祯八年(1635年)的秋天,杭州司理黄端伯来到磬山禅院,请圆修出任东明寺的主持。然而,圆修当时正病重缠身,无法胜任。于是,他向黄端伯推荐了山茨,并嘱咐道:“你跟随我多年,如今应该各自修行。你不要在此滞留了,去东明寺吧。”

山茨在东明寺住了三年,将寺院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因为一些不法之徒盗占了祖塔,他不得不依靠当地士绅的支持才得以恢复。事后,他感慨道:“佛门本应以和为贵。我不能以德服人,却要用力量平息纷争,真是惭愧啊!”于是,他心生去意,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然离开了东明寺。

崇祯十一年(1638年),山茨游历了庐山等地,参拜了多处祖塔。最终,他来到了南岳衡山。他登上祝融峰顶,感受着天地的壮阔;又流连于掷钵峰,欣赏着那崖石林立、拔地千仞的奇景。他决定在这里结茅而居,追随陈朝慧思大师、北宋神鼎洪諲禅师、大觉禅师的足迹。他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继隐庵”,以示自己继承古贤遗志的决心。

然而,初到掷钵峰的山茨面临着缺水的困境。他西处寻找水源,终于在屋左的龙岗石下听到了潺潺的泉水声。他拨开荆棘,攀上危崖,却发现泉水遥不可及。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寻找。终于,他又发现了一处岩下泉流,泉水如垂珠喷雪般涌出。他欣喜若狂,立即叫来民夫挖掘。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疏通了泉眼,得到了三股清泉。山茨将这三股泉水命名为“三老泉”,以纪念那三位古贤,并写下了《三老泉铭》以志其事。

全谢山是与通际交好的一位文人,他曾这样评价通际:“明朝灭亡后,有人询问通际的俗家姓氏,他回答说姓季。原来,他是恨自己与李自成同姓,不愿与那个导致明朝灭亡的罪人有一丝一毫的关联。”

山茨禅师在山中修行时,常向老法师们请教南岳佛教的法脉传承和高僧大德的故事,但每次都失望而归,因为众人都对此茫然无知。他并未因此气馁,反而下定决心要亲自寻找答案。

于是,山茨开始研读新旧岳志,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整理出一百三十三位高僧的事迹,并汇集成《南岳禅灯录》。正志禅师(熊开元)在序文中赞叹道:“此集一出,必将有从纸缝中窥见真理者。”

山茨还收集了宋、元、明时期诸位高僧的机缘法语,编为若干卷,附在大慧宗杲的《正法眼藏》之后。他深情地对众人说:“这些法语,乃是我们佛门弟子的慧命所系啊。”

南岳之中,有几位高僧,如懒残、谷泉、怀志和祖庵主,他们居草庵、宿岩洞,过着坚志苦行的生活,不愿主持丛林。山茨对他们的高风亮节深感敬佩,认为他们的道德持守,即使千载之后,依然令人敬仰。

山茨曾作《渔父词》西首,以表达对这些高僧的敬仰,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据说他结茅之地,原是虎穴,但他对此毫不在意,只是淡然一笑。

桂林王听闻山茨的名声,派人前来问候,并邀请他入宫供养。山茨多次婉拒,但桂林王并不甘心,最后竟派人烧了他的庵堂。面对此景,山茨只是淡淡地说:“此火不能烧我之心。”桂林王听闻后,心生敬意,亲自步行三百里前来道歉,并为山茨重建庵堂。

在继隐庵住了三年后,山茨决定率徒众迁移到南岳后山的中山沟,筑建绿萝庵。临行前,他作诗与庵前的龟石告别,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绿萝庵位于烟霞峰后麓,环境幽美。山溪流过庵前,汇成一片龙潭。与缺水少土的掷钵峰相比,这里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