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作者:花三落 字数:2068 更新:2022-03-09 19:27:58

李斯他所学的帝王之术让他应对起这些事情来也游刃有余,这对他来说即是危险又是机遇,两人之间的争斗只会让他的价值越来越高,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位置,让自己变得在两人眼中更重要,以便将来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随后李斯开始展露所学,为秦皇嬴政出谋划策,

劝说秦始皇趁山东六国疲弱之际,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李斯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计谋,并且封他做了长史。

接着李斯让秦国用金钱去收买六国君王的宠臣,让他们离间君王和忠臣的关系,如果有不愿意被收买的,便趁机暗杀他们。借助这个办法,秦国在攻打六国的过程中,省了不少力,比如李牧、司马尚等人,便是因为被小人离间,惨遭君王杀害。

秦始皇因为韩国派郑国来做奸细的事情,决心驱逐六国的客卿,李斯以六国人才对秦国利大于弊为论点,成功说服了秦始皇废除了《逐客令》……

李斯种种建议大获成功,让秦皇嬴政刮目相看,他在秦皇嬴政心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屡屡委以重任,就在李斯为自己的事业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另一边他此生最大的对手也踏上了寻找荀子拜师之路。

根据《史记》记载,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实际上韩非的身世要比史记记载中曲折的多,按理说韩非是正儿八经的王子出身,那么,既然是王子,显然是有资格获取王位。不过,虽然有资格成为王子,但是也仅仅是资格而已,对于韩非子而言,他没有实力,更没有机会。韩非的祖父是韩襄王。韩襄王生了3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韩婴、韩虮虱和韩咎。韩婴是嫡长子,按例被立为太子;三儿子韩咎也是嫡出子。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二儿子韩虮虱是妃子所生,但是却深受韩襄王喜爱。

不过,后来韩虮虱流落楚国民间,娶了民女生下了韩非。韩非从小就口吃,而且性格内向,平时也是少言寡语。尽管如此,韩非的才能非常高,在十岁的时候,韩非的父亲才告诉了他自己的身世。后来,韩非被楚王发现,并回到了韩国,以公子的身份,拥有了自己的封地和食邑。

韩非的身世经历大家是否看得格外眼熟,典型的现代肥皂剧中豪门私生子戏码,

皇子遗落在外的私生子,虽说同样是皇子,但其地位难免有些尴尬,即便被授予封地得到皇室认可,那也只是明面上的认可,再加上韩非天生口吃,并不被广大皇室子弟所接受,好在韩非生性聪敏天资不俗,受人排挤冷落,韩非落得清闲,这也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当年荀子在楚国任职过,韩非在楚国之时也曾听闻荀子大名,闭门造车一段时间,韩非觉得自己的学问到了瓶颈,有很多的问题想不通,于是便向韩王提出向荀子求学的打算。

当时的荀子已经辞官回到齐国兰陵修书教学,韩王听后自然没有理由拒绝,随后韩非前往齐国兰陵求学,而这时的李斯早已学满离开,更在秦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自己的大业。

韩非生于战国末期,祖国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国,离秦国又近,被秦国百般欺凌,积贫积弱。他受够了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原地踏步无异于等死。

所以他这次来向荀子求学带着自己浓浓的目的,想要从荀子学问里面找到一条使韩国富强的道路。

韩非虽不善言辞却极其理性,而在他冷酷的外表之下,隐藏的却是一颗赤子之心。

目光纯澈心无杂念比起心术不正的李斯来说,韩非算得上一块璞玉,荀子不禁起了爱财之心。

悉心教导一番之后,荀子对韩非的品行愈发满意,荀子的帝王之术,“术”是玩弄人心之术,在那个连年征战尔虞我诈的时代,容不得一个有作为的统治者是一朵不懂人心鬼蜮的白莲花,玩弄权术人心,犹如玩火自焚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荀子认为人心本恶,知晓人心是有多么的险恶,唯有赤子之心才能保证不受人心里面最阴暗的情绪所侵扰。

所以荀子在教导李斯的时候只教给他王佐之术,正是因为荀子怕日后的李斯会无法保持住自己本心,但是从韩非身上荀子看到了自己衣钵传承的可能。

又经过几次考验之后,荀子逐渐确定,自己这个不善言谈的弟子,拥有一颗济世救民,普度天下的赤子之心!

选择韩非作为自己的衣钵传人,荀子还有更甚一层的考虑,那便是柏氏一族口中所说的为人间立规矩。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4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