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乾河地区的发展,要立足于沿海优势,位于北京上海中间区位优势和当地优质的资源和人文优势,在全省全国率先发展。
具体路径是:
建立大交通格局。横的东接海港,西向延伸内陆。竖向北接北京,南连上海。铁路、高速公路早上比晚上强,上比不上强。
建立大钢铁。充分利用沿海优势,发展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的大型钢铁企业。
建立大石化。招商引进外国资金和资源,借鉴大钢铁经验,培育大产业。
建立大产业。支持乾河地区食品、建材、机械、制鞋等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建立大市场。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全国性的物流产业,促进地产品加工民营企业的发展。
建立大城建。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要有前瞻性的规划布局,做大做强乾河市区,优化提高县域经济。
建立大民生。加强教育、医疗、居住、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积极争取升格乾河师专为综合性大学,筹建乾河理工大学,为乾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建立大扶贫。综合社会各个方面力量,实行产业扶贫、救助扶贫、移民扶贫等措施,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如果做好了以上工作,乾河地区经济总量十五年可以翻两番,财政收入更是跨入全省前三或者全国前二十,乾河将会成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全国性区域性城市。
……
孙宗远侃侃而谈两个半小时,直到五点才结束。
他的演讲在党校一个阶段成为学校和学员们讨论的重点,个别班级还专门拿出时间来讨论一些观点,学员们拿出做的笔记,有时候还争吵的脸红脖子粗。
第二天,地委办公室来了个秘书,把孙宗远的讲稿和学校的录音拿走了。
地委办公室根据讲稿和录音,重新整理成材料,报给李传友书记、孙配清专员和沈从德副专员,党校也要了两份,一份给了金校长,一份送给经济教研室。
李俊廷和刘珺等教研室的几位老师认真翻看着他的演讲材料,心里纳闷:
这是个学员写的材料吗?感觉应该是省级经济研究所或者大学教授研究心得啊?
李俊廷主任自己也拿不准,就又复印一份,发给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个师兄,现在是博士生导师的朱长青教授,请他给综合评价这个材料的水准。
一个周时间过去了,周长青教授打来电话:
非常具有专业经济学知识,研究和提出的方法具有高度的全局观和超越时代性,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请告知作者如果合作把核心内容进一步深化,可以发表在国家级经济学刊物是。
又过了三天,周长青专门赶到党校,在李俊廷主任和刘珺老师的陪同下,一起和孙宗远深入探讨了材料中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孙宗远利用前世丰富的发展经济的经验和学识,把其中的超前性的问题解释的清清楚楚,并且同意和朱长青教授合作修改这篇讲稿,发表在相关刊物上促进国家发展,避免前世走的那些弯路。
在这几天里,孙宗远也够忙活的。
李传友让孙宗远到市委给常委们又做了一次讲解,孙宗远感觉可能一些观点太超前了,再者乾河的财力有限,又不会像前世建立融资平台搞开发,估计效果不大。
不过让这些精英们如果对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个人受到启发,那也就难得这场口舌之力了!
在小会议室,李传友对孙宗远说:
“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你写这个材料目的不是显示你的文采和口才的吧,你现在给我说要地委适合做哪些方面?”
孙宗远红着脸暗道:姜还是老的辣,做的这么巧妙还是让他们发觉了!
“李书记,我哪敢在如来佛前耍花招啊,不过我还是有点想法的。”
“别遮遮掩掩的,我们早就知道你的心思。”孙配清接着说。
“好吧,我一个一个说。”孙宗远装着委屈的样子。
“大制造,我感觉地区可以出台支持政策,力度要大。大市场,现在发展形势还可以,估计今年就可纳税2000多万,还需要在周围交通和营商环境是继续深入。”
“大民生得一步一步的来,师专升格大学和筹备理工大学的事情,可以利用乾河是革命老区的条件,先给上面打申请,估计两年三年批不下来,但是我们得排队啊,四五年下去我们地区财政收入如果过了十个亿,才有钱建设大学和支持民生事业。”
“大交通的事情,我们今年年底公路基本完成了,下步重点是横竖两条铁路和高速公路,也是提前打招呼,估计上面正在规划,就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