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御川得知仁昭皇后是积忧成疾病逝之后,顿时怒急攻心。
一方面是对萧姮沉溺于儿女情长,还为此丢了性命的行为感到不满与失望。她身为萧家人,罔顾萧家多年来替她铺路筹谋,不但没能为萧家争取到更多的利益,竟还泥足深陷奢望能得到玄武帝的真心?自古帝王多薄幸,玄武帝此人心机颇深,莫要说她是萧家人,就算是普通的官家小姐也是痴心妄想,简直愚不可及!
另一方面则是对萧姮后来与世无争的态度感到痛心疾首,就算玄武帝再宠爱翎贵妃又如何?她萧姮乃是北溟的皇后,执掌凤印、统领后宫,他萧御川又手握重兵,她若肯争,玄武帝又怎会独宠翎贵妃?最令他想不通的是,萧姮病重如此大的事,她竟擅作主张刻意隐瞒消息不让他知道!
仁昭皇后这一去,不仅削弱了萧家在朝中的地位,令其势力大减,更是让萧御川的心中惴惴不安。
这位翎贵妃如此得宠,加上背后又有墨族为靠山,就算玄武帝信守承诺不再立后,但她也是这后宫里唯一的贵妃,位同副后,往后若诞下皇子,说不定还会威胁到容洺的太子之位,这让他怎能安心?
经过几日的深思熟虑,萧御川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仁昭皇后下葬的那天,玄武帝与回来悼念女儿的萧御川秉烛夜谈了很久。
玄武帝为仁昭皇后薨逝之事一直耿耿于怀,他悲恸欲绝地向萧御川倾诉道:“当初若不是朕让姮儿身居后位,她也不会为了后宫诸事劳心劳力,以至于最后积劳成疾。是朕无用,没能治好她。”
萧御川闻言宽慰道:“是姮儿福薄,往后不能再伺候陛下,还望陛下保重龙体,切莫因此伤身。”
萧御川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但却是迫于无奈言不由衷。
玄武帝话里的弦外之音,他岂会听不出来?当初是你们萧家亲手将她推到皇后的宝座上,她的死萧家有很大的责任。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其职责便是统率六宫,维护皇室万世荣光。所谓地位越高责任越大,萧姮是因为后宫诸事繁杂才累到病重,如今连累到你们萧家势力被削,只能归咎于你们推选上来的人没有能力坐稳皇后之位,跟他玄武帝没有任何关系。更何况,他该做的都做了,天下皆知,玄武帝对仁昭皇后情深义重,为仁昭皇后的病已经竭尽所能,他萧御川又有何理由怪他?
这一夜,两人各怀心思,谁都没有再提及册封容洺为太子之事。
没多久,北境驻守的军队突然传回急报:北方蛮夷已经越过了墨族的疆域,正准备攻打北溟的边城。
这一消息震惊了朝野上下,北方蛮夷越过了墨族的疆域,而墨族却没有向北溟传递出任何消息,这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墨族已经沦陷,无法将消息传递给北溟。二是,墨族投靠了北方蛮夷,主动打开城门,放其过境。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对北溟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玄武帝与众大臣商议之后,立即调派了另一支军队前往南境接替萧御川的驻守军队,并授命萧御川立即率军从南境撤回,挥军北上。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墨翎的耳中,她跪在玄武帝跟前起誓,说墨族绝对不可能背叛北溟,一定是北方部落趁其不备攻陷了墨族,请玄武帝一定要救出她的族人。
玄武帝欣然应允,还安慰她说,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墨族会反戈相向,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将她的族人解救出来。
萧御川率军抵达北境战场不久,便向玄武帝传回一个震撼寰宇的消息:已经查实墨族叛变,他们与北方蛮夷沆瀣一气,正一起对抗北溟。
此事在北溟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官员联名上书,请玄武帝下旨剿灭墨族并处置翎贵妃,以此祭奠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鼓舞士气。
玄武帝被迫无奈,只能下令将墨翎软禁在寝宫中,从贵妃降为嫔妃,收回其代管六宫之权,并下旨让萧御川尽量留下墨族之人,将其带回上渊城审问。
面对来势汹汹的北溟大军,北方蛮夷由于兵器落后、粮草匮乏等问题,没能坚守多久便被萧御川率军击退,溃逃到了北边。
不久后,玄武帝便接到萧御川传回的军报:“北蛮溃不成军,已退至北部数百里之外;墨族殊死抵抗,臣已将其族覆灭。”
对于萧御川擅自灭掉墨族,玄武帝震怒不已,却又不能将其治罪。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此时刚打完那一场胜仗,他不能为此寒了将士们的心。
此战过后,萧御川却没有立刻班师回朝,而是上奏玄武帝,请旨留在北境驻守,以防北方蛮夷再次来犯。
萧御川的大部分势力都集中在南境,当日玄武帝调遣了另一支军队接替萧御川驻守南境,让萧御川率军北上,为的就是削弱萧御川的实力。若萧御川此时班师回朝,根本就不可能再重回南境,玄武帝便会借此机会将他留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逐渐架空他的兵权。萧御川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会主动请缨驻守北境。尽管在北境他的势力大不如前,可只要保住兵权,就不怕没有东山再起的那日,更何况,他还有容洺。
有萧御川坐镇北境,不论是朝野上下还是边境百姓,都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时间,天下都在大肆宣扬着萧将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