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和商贾,还有贪官污吏,朱元璋能照杀不误,不需要心慈手软。
但是读书人杀不得!
如果杀了,朱元璋就是暴君,遗臭万年。
读书人不能随便杀。
朱元璋问道:“乖孙认为,如何降低儒学比重?”
按照朱炫的意思,儒学是要改。
但是怎么改,需要有一个尺度,不会导致太大的后果。
朱元璋的心思被说得动摇了,忽然觉得,如果他能改变这一现状,在后人的历史上,说不定还有特别的评价,历史地位也会不一样了。
比如汉武帝和董仲舒独尊儒术,他改革儒学,能载入史册,流传千古。
朱元璋又看向朱炫,这孩子有些话,虽然说得很叛逆,比如反对儒学,会让天下人唾骂,但又很懂事,目光长远,格局很大,提出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一针见血。
“孙儿认为,儒学的精华,在于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其他的四书五经,天地君亲师等,可以酌情保留。”
“至于怎么取舍,孙儿就不太懂了。”
朱炫虽然读过不少书,但是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儒学。
现在能说的那么多内容,都是把后世的见识,搬一部分来告诉皇爷爷。
按照他的见解,儒学保留君子六艺即可,其他都可以抛弃,但又担心这样做,儒学名存实亡,外面的人,又是议论纷纷,各种进谏喷人等。
朱炫也不想皇爷爷被骂得太惨。
除开六艺,其他内容还是适当地保留。
六艺的作用是很大的,其中有两个,还是和打仗有关,儒学创建之初,追求的是文武双全,只不过被唐末两宋时期,那些酸儒曲解了。
再加上曲解之后的内容,符合统治者的需要,顺利延续至今。
被每一代统治者沿用。
“只留六艺。”
“其余的,酌情取舍?”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觉得乖孙把一个难搞的决定,交给了自己。
他看得出来,朱炫其实只想留六艺,但担心会有麻烦,就把其他酌情取舍,但是应该留下哪些,留下什么方面会对大明有用?这个暂时无法确定。
很难取舍。
如果只留六艺,那些读书人还不炸锅了。
甚至有可能挑起叛乱,后果很严重。
“乖孙这是给咱挖了一个坑啊!”朱元璋叹息道。
朱炫把八股取士的弊端,全部说了出来,使得他心思动摇,觉得那些弊端,会导致大明陷入危机,那么必须改掉。
需要怎么改,朱炫也给出答案。
但是这个答案并不完全可以用,哪怕朱元璋的铁手腕,也不敢直接对天下读书人挥动屠刀,关于取舍方面,又确实难以确定。
如果什么都不做,按照旧制。
明知道八股取士不行,又不打算去改,这是看着大明消沉下去。
朱元璋不想看到大明消沉,但怎么改又成了问题关键。
“孙儿的能力有限,帮不了皇爷爷太多。”
朱炫故作思索道:“能想到这些,已经是孙儿的极限了。”
毕竟他还是个孩子,没有谁会要求一个孩子,做到十全十美,什么都会,也什么都懂。
朱元璋笑道:“乖孙能想到那么多,已经很好了,至少你皇爷爷,根本没考虑过如此,这是咱的问题,咱这个皇帝,当得还不够好。”
朱炫摇头道:“皇爷爷已经很好了,作为皇帝,要兼顾的东西很多,很难面面俱到,肯定有疏忽的地方。”
这个说法,朱元璋是认同的。
皇帝不是神仙,哪能什么都做得到,唯有尽可能地把所有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