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那个假意投降朱棣,再刺杀朱棣,要为朱允炆报仇的人?
最后得到一个瓜蔓抄。
这个景清,貌似还是个忠臣。
“正是臣,殿下也知道臣?”
景清继续跪着,讶然地往朱炫看去。
朱炫也不解释知不知道,问道:“你来找我,有何事?”
景清的仕途,还是有点复杂。
现在只是一个参议,隶属北平布政使,这个官职,他肯定认为配不上自己的能力。
朱炫在北平,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毛遂自荐的机会,便来上书了,朗声道:“关于藩王一事,臣有本奏。”
“哦?”
朱炫没想到,景清还考虑过藩王的事情,道:“呈上来。”
藩王的问题,是朱炫最重视的。
景清要把朱炫这部分心理摸清楚了,其实也很容易,要知道现在的朱炫,正在处理关于藩王的事务,甚至亲力亲为,一定很想解决藩王的问题。
他就赌这一把!
朱炫看了看景清的奏章,感到还挺有意思的。
首先,景清上奏的内容,就是利用藩王,而不是一刀切地削下去,把藩王利用成征战的大将军,往外面打出去,这一点和朱炫所想的,让藩王们打外面的土地,打下来了就是藩王的封地,不谋而合。
其次,景清还建议,可以给藩王军权,但是指挥权,必须在朱炫手里,以此削弱藩王的军权。
用电报传递消息的便利,把如何打仗,如何作战的指挥权,从京师传出,命令就来自朱炫,或者五军都督府。
要知道有电报,信息传递可以很方便。
从应天到北平,也不过讯息之间。
第二点想法,朱炫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但是认真想了想,这一点要实行下去不太行,甚至可以说不切实际,但也有部分可取的地方。
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果全部由应天出战略,这场仗不用打了。
景清提出的第二点想法,就是很明显的文人观念。
“还行!”
朱炫合上奏章。
就算没有这份奏章,但是知道有景清这个人存在,朱炫也不会放过,想要带回去起用。
景清窃喜,但依旧跪着不动。
“起来吧!”
朱炫又道:“侯显,赐座。”
“多谢殿下!”
景清心中大喜,但按下喜悦,行了一礼。
坐下来之后,他表现得还是很恭敬,也不敢和朱炫对望,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
“你来见我,又刻意上奏,不过是想得到我的赏识,想得到重用,对吧?”
朱炫如何不懂他的想法,淡淡地问道。
景清也不否认,大方地承认道:“回殿下,是的!”
景清也是有抱负的,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炫最近一直留在北平,就是他的希望,只要出言献策,如果做得好,打动了朱炫,就能进入大明皇太孙的视线之中,将来应该能有一个挺好的前程。
作为读书人,谁不想当官?
就算再怎么高风亮节,都不会例外。
读书就是为了当官,为了考科举等等。
听到他那么直接地承认,朱炫再打量了对方一会,问道:“你还没体会过战场吧?”
作为一个读书人,景清确实从来没到过战场,但是也明白朱炫为何有此一问,摇头道:“回殿下,未曾。”
朱炫说道:“收拢军权,军令战略,从京城发出,通过电报传到各处边地,听起来是挺不错,但战场上的局面瞬息万变,你能保证京城传出去的命令一定适合战场的情况?”
景清沉默了。
哪怕电报通讯再怎么通达,对敌人的描述再怎么详细,很多时候远不如亲临战场来得真实。